杨立显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性前列腺结石22例误诊分析
- 2007年
- 本院2006年3月20日至12月28日共收治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结石患者。现报告如下。
- 赵宪龙包守芳姬永忠文心杨立显张正聪周行贵
- 关键词:前列腺结石误诊分析前列腺增生结石患者手术证实
- 术中颈内静脉置管致血胸的原因与预防被引量:3
- 2011年
- 1病例资料 【例1】女,1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5年入院。入院后经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拟于全麻下行左侧开胸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右颈肩垫高,用20号动脉套管针行右侧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穿刺顺利,回抽见静脉血,向前送入套管针,
- 王向阳李增运王洪远杨立显
-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颈内静脉血胸
- 参麦注射液与羟乙基淀粉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林格氏液补充,并维持患者中心静脉压在5∽12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对照组以羟乙基淀粉5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以参麦注射液100 mL+4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同时在患者手术结束时测量其血糖水平和乳酸水平,统计术中尿量。结果:治疗后2组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心率慢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进行复苏,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
- 杨立显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参麦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晶体液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人工流产术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病人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全凭静脉麻醉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ASAⅠ级行择期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成P、F、L3组,每组30例。P组直接连接靶控输注泵,F组芬太尼0.1mg加入20mL丙泊酚中靶控输注,L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mg/kg后丙泊酚靶控输注。消毒铺单时以1%丙泊酚、血药浓度为3~5μg/mL开始全凭静脉麻醉,逐渐增至5~7μg/mL,当睫毛反射消失时减至3~5μg/mL,术毕停药。结果:P组与F组诱导后3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BP)、HR明显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自主性肢体活动P组显著多于F、L组(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P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P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全凭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具有丙泊酚用量小,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抑制轻之优点。
- 李增运张鸿飞杨立显邓渊韬史志远
- 关键词:人工流产二异丙酚氯诺昔康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
-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单侧手臂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手术均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此基础上...
- 杨立显李增运黎旭霞
-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治疗剖宫产寒战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产妇寒战反应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4例,均在术中出现寒战反应.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3 μg/k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缓慢静脉注射盐酸曲马朵1 mg/kg,观察两组产妇寒战反应变化情况,记录用药前、后的Ramsay镇静评分,及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寒战治疗的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9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的Ramsay镇静评分为(3.21 ±0.73)分、(3.28 ±0.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0.71)分、(1.92±0.63)分(t=5.43、9.81,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4%(χ2=19.20,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寒战产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
- 杨立显李增运
- 关键词:剖宫产术寒战曲马朵
- 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1(annexin-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2例不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annexin-1和bFGF的表达,分析annexin-1、bFGF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级及不同病理组织间的关系。结果:在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2例不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率分别为29.8%、31.8%、100%;bFGF的表达率分别为65.7%、36.4%、30.0%。二种标记物在3组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nnexin-1在正常膀胱上皮呈强阳性表达,而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以及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病变中,均显示为表达明显下降。bFGF的表达与annexin-1相反。联合检测annexin-1、bFGF有望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判定和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客观指标。
- 赵宪龙包守芳姬永忠文心杨立显张正聪周行贵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膜联蛋白A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 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性对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用硬膜外导管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结果:术中胆道造影42例均获成功,42例均插管造影成功,其中阴性36例,阳性6例,发现胆囊管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结石2例,1例发现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1例发现胆囊管汇入右肝管。42例均治愈。结论: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中,使用简便,费用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姬永忠罗梅杨立显张正聪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造影术胆囊结石病
- 上、下腹部腹腔镜全麻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变化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比较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盆腔附件手术术中体位及气腹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组)与盆腔附件手术(GL组)患者各20例,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持续监测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电图、气道压(Paw)等。于麻醉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仰卧位5min(T2)、体位改变后即刻(T3)、体位改变5min(T4)及气腹结束后仰卧位(T5)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道压力指标,同时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MAP气腹后升高;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体位改变后,两组HR均有减慢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aw与PETCO2气腹后较气腹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PETCO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H值T4时点较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aCO2气腹后较气腹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体位变化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程度影响;气腹及体位变化对Paw与PETCO2影响明显。对于上、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管理应特别注意监测呼吸功能变化,防止出现高碳酸血症或呼吸性酸中毒。
- 李增运张鸿飞杨立显邓渊韬史志远
- 关键词:麻醉腹腔镜血流动力学
- 丙泊酚靶控输注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复合不同药物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自愿终止妊娠的女性120例(孕期<60 d)。随机分成P、F、L共3组,每组40例。鼻导管吸氧3 L·min^(-1),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3 mg、格拉司琼3 mg,利多卡因0.4 mg·kg^(-1)。P组直接连接丙泊酚TCI泵,F组芬太尼0.1 mg加入丙泊酚中TCI,L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1)后丙泊酚TCI。以1%丙泊酚维持血药浓度为3~5μg·m1^(-1)开始静脉注射,逐渐增至5~7μg·ml^(-1),当睫毛反射消失时减至3~5μg·ml^(-1),术毕停药。术中监测受术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所需药量及副作用。术毕,由术者进行麻醉效果分级。结果P组与F组镇痛后3分钟,SpO_2、MBP、HR明显下降,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自主性肢体活动P组显著多于F、L组(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P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P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静脉镇痛在人工流产手术中较单一使用丙泊酚,具有丙泊酚用量小,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抑制轻之特点。
- 李增运张鸿飞杨立显史志远
- 关键词:丙泊酚氯诺昔康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