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肿瘤
  • 2篇胃肠
  • 2篇内分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分泌
  • 2篇病理
  • 2篇肠癌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预后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上皮细胞黏附...
  • 1篇神经内分泌瘤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杨逸
  • 5篇王志刚
  • 3篇阎钧
  • 3篇龚剑锋
  • 1篇赵俊功
  • 1篇杨治力
  • 1篇杜航向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C133抗原联合EpCAM识别转移性结直肠癌干细胞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利用AC133抗原联合EpCAM检测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结直肠癌干细胞,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结直肠癌干细胞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新鲜结直肠癌组织,无血清悬浮成球培养,流式细胞检测AC133、EpCAM的表达情况,Balb/C小鼠移植观察其成瘤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从人原代结肠腺癌中分离、纯化AC133+EpCAM+结直肠癌干细胞,结直肠癌原代细胞中AC133+EpCAM+细胞比例为1.5%~35%(平均4.8%)。单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其比例为2.18±0.15%,分离获得的AC133+EpCAM+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成球',在血清诱导下能贴壁分化;将AC133+EpCAM+细胞移植在Balb/C裸鼠体内,表现出很强的致瘤性,移植瘤中AC133+EpCAM+细胞比例为4.9%~40.2%(平均17.2%)。结论人结肠腺癌组织中存在AC133+EpCAM+细胞群,具有和普通干细胞相类似的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可为人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杜航向杨治力杨逸盛能全王志刚
关键词:AC133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17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肿瘤占肠腔周径、术前CA199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无关(P>0.05),而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术前CEA水平、术前CA125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有关(P分别为0.001、0.004、0.004、0.02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术前CEA、CA125水平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的重要相关因素.
盛能全杨逸尤伟强阎钧龚剑锋王志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
无直接影像证据的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提出“无直接影像证据的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栓形成”,并探讨其所致急腹症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2—4月间收治的3例无直接影像证据的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过程及临床结局。结果3例患者均因急腹症入院,体征与腹痛程度不符,体温正常。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肠淤血和血运性肠梗阻征象,但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直接证据。D-二聚体轻度升高。诊断为SMVT,推测血栓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管。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例患者均对治疗反应良好,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病情进展至需剖腹探查。保守治疗2周后均治愈出院,随访3月,无血栓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无直接影像证据的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栓形成是一类特殊的SMVT,需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结合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腹部影像学资料可作出早期诊断,及时予以抗凝治疗可获良好预后。
杨逸盛能全阎钧龚剑锋赵俊功王志刚
关键词:急腹症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
93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年5月-2013年5月93例GE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结果:男女比例1.4∶1,平均年龄57.1岁,发病高峰60~69岁.病灶位于直肠(31.2%)、胰腺(25.8%)、胃(18.3%)、阑尾(12.9%)、十二指肠(8.6%)、结肠(2.1%)、输卵管(1.1%).其中,非功能性GEP-NENs占84.9%,无特异临床表现,多见腹部胀痛(63.4%)、消化道出血(28.0%)等,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多提示占位性病灶.84例患者获得成功病理复片,其中神经内分泌瘤(NET)占73.8%,神经内分泌癌(NEC)占23.8%,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占2.4%;G1、G2和G3级GEP-NENs分别占52.4%、21.4%和26.2%.初诊时,52.5%的患者肿瘤浸润肌层/浆膜层,18.8%浸润周围组织,20.0%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1 4.0%发生远处转移.9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74.3%和65.8%.结论:GEP-NENs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非功能性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总体预后较好,肿瘤病理分级、分类、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与预后相关.
杨逸盛能全阎钧龚剑锋王志刚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预后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T)是起源于消化道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肿瘤,能产生肽类激素,引起类癌综合征,但临床上出现典型症状者较少见。由于诊断技术及对该病认识的进步,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治疗措施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的综合疗法。
盛能全杨逸王志刚
关键词: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