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元
-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 000例细菌或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1 953)和病毒感染组(n=1 047),同时选取500例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SAA、CRP以及WBC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AA、CRP以及WBC诊断诊断细菌感染组儿童发生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SAA、CRP和WBC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SAA、CRP和WBC水平显均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SAA、CRP和WBC水平均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研究对象SAA、CRP和WBC检测结果与感染呈正相关(r=0.735,0.701,0.674,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通过SAA、CRP和WBC联合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83.3%,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和两两联合诊断(P<0.05)。结论 SAA、CRP以及WBC检测结果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性患儿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尤以细菌感染性患儿升高最明显;通过SAA、CRP以及WBC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刘智陆少颜林胜元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白细胞细菌感染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三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别采用EB病毒-DNA载量、EB病毒抗CA-Ig 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方法进行临床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EB病毒-DNA载量、EB病毒抗CA-Ig 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EB病毒-DNA载量、EB病毒抗CA-Ig M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均高于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方法,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EB病毒-DNA载量、EB病毒抗CA-Ig 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方法三种检测方法前两种检测价值更高,若是能够联合检测,那么检测价值能够进一步提升,改善对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结果。
- 林胜元
- 关键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D-二聚体及凝血3项联合检测预防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对应用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各5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孕妇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较非孕女性有明显差异,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事件的发生。
- 林胜元
- 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三项孕妇产前检查
- 可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细胞分析仪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测定OFT的细胞分析仪,由测定网织红细胞功能的传统细胞分析仪、原装细胞稀释液、第一稀释器、第二稀释器、低渗溶液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测定网织红细胞功能的细胞分析仪所提供的RBC‑0(光学法红细胞计数)...
- 黄显文林胜元冯建江林锡祥林琦云
- 自然流产的免疫学因素分析与探讨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为探讨自然流产与免疫学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对612例自然流产妇女进行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测定。结果流产组132例HCGAb阳性,阳性率为21.5%;150例EMAb阳性,阳性率为24.5%;184例ACA阳性,阳性率为30.1%;63.2%的患者体内有两种以上抗体并存,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是造成自然流产的不可忽视的免疫学因素。
- 钟林凌寿坚黎彩鹏林胜元伍淑瑶
- 关键词:自然流产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免疫学
- 江门市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空气PM2.5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江门市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空气PM2.5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该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 0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检测其呼吸道病毒病原,同时收集江门市空气PM2.5数据;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空气PM2.5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呼吸道病毒371例,检出率为37.10%(371/1 000);主要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检出率分别为22.90%(229/1 000)和5.10%(51/1 000),分别占所有检出病毒的61.73%(229/371)和13.75%(51/371);第一、二、三和四季度病毒检出率构成比分别占35.31%(131/371)、10.78%(40/371)、11.86%(44/371)和42.05%(156/371),第一季度病毒检出构成比显著大于第二和第三季度(P<0.001),第四季度病毒检出构成比显著大于第二和第三季度(P<0.001);第一、二、三和四季度空气PM2.5浓度日间值分别为(47±22)μg/m^3、(25±11)μg/m^3、(30±14)μg/m^3和(48±23)μg/m^3,第一季度空气PM2.5浓度日间值显著大于第二和第三季度(P<0.05),第四季度空气PM2.5浓度日间值显著大于第二和第三季度(P<0.05);Spearman分析显示,病毒总检出率与空气PM2.5浓度正相关(r=0.741,P=0.013),RSV病毒检出率与空气PM2.5浓度正相关(r=0.706,P=0.019),PIV3病毒检出率与空气PM2.5浓度正相关(r=0.635,P=0.011)。结论 RSV和PIV3是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空气PM2.5浓度与病毒检出率关系密切,可能增加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
- 林胜元吴振波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PM2.5呼吸道合胞病毒
- 骨碱性磷酸酶对佝偻病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BALP检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对BALP≥250U/L者,结合临床进行血清Ca、P、ALP和X线比较分析。结果:BALP检测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结论:BALP是目前佝偻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实验方法,值得普及和推广。
- 钟林伍淑瑶林胜元苏丹梅
- 关键词:佝偻病
- 江门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基因频率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基因频率。方法 应用G6PD/ 6PGD比值法。结果 6 312名新生儿(其中男婴330 9人,女婴30 0 3人)检出G6PD缺乏症30 5人,其中男婴183人,女婴12 2人,G6PD缺乏症基因频率为0 .0 5 5 3。结论 江门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率较高,应在新生儿进行常规筛查,以预防因G6PD缺乏而带来一系列疾病。
- 钟林吴细球林胜元
- 关键词:G6PD缺乏症基因频率新生儿
- 一种细胞分析仪用于测定红细胞低渗膨胀试验的低渗溶液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细胞分析仪用于测定红细胞低渗膨胀试验的低渗溶液,属于医疗诊断仪器用试剂领域,其配方特征:(1)抗凝剂:0.10~2.0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防腐剂:0.10~2.00g/L叠氮钠或0.10...
- 林锡祥黄显文王松柏林胜元冯建江 林琦云
- 探究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窒息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窒息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方法将37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选入本次研究,设为窒息组,病例选择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另从同一时期的健康新生儿中随机选择37例,设为健康组。对两组新生儿的外周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新生儿的外周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组间比较,可得窒息组的红细胞计数水平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孕妇外周血有核红细胞绝对计数水平有核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通过有核红细胞水平检测可以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诊断,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出现。
- 林胜元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有核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