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洪山

作品数:36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肌
  • 9篇血管
  • 8篇心率
  • 7篇心肌梗死
  • 7篇心率震荡
  • 7篇窦性
  • 7篇窦性心率
  • 7篇窦性心率震荡
  • 7篇内皮
  • 7篇梗死
  • 6篇血流
  • 6篇血压
  • 6篇介入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慢血流
  • 5篇高血压
  • 5篇冠状动脉慢血...

机构

  • 3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石家庄市第四...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6篇殷洪山
  • 18篇姜志安
  • 16篇王涛
  • 15篇肖文良
  • 11篇苏瑞瑛
  • 9篇张晓光
  • 6篇赵娟
  • 6篇邰炜彦
  • 6篇赵淑健
  • 5篇孙平
  • 4篇李远
  • 3篇张松
  • 3篇王永辉
  • 3篇陈亚丽
  • 3篇杨增芯
  • 2篇孙纪新
  • 2篇杨保军
  • 2篇张丽平
  • 2篇郝亚逢
  • 2篇陈涛

传媒

  • 8篇临床荟萃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第七次全国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2009年
苏瑞瑛陈亚丽赵娟王永辉肖文良殷洪山邰炜彦孙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心率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及口服应用美托洛尔对心率变异性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注射和口服美托洛尔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53例AM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美托洛尔组)27例,安慰剂组26例,2组均接受AMI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首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5 mg,共3次,然后口服美托洛尔每日200 mg;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静脉及口服方法与治疗组给药方式相同,入组后24小时及出院前分别记录2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AMI后24小时内2组HRV指数、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美托洛尔组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和心率变异三角指数均比美托洛尔组发病24小时数和安慰剂组出院前24小时明显提高(P<0.05或<0.01);出院前24小时美托洛尔组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的例数明显少于安慰剂组15(55.6%)vs 21(80.8%)和11(40.7%)vs 19(73.1%)(均P<0.01)。结论AMI早期静脉及口服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HRV,抑制AMI后发生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但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开始使用,以避免增加心源性休克的风险。
苏瑞瑛陈亚丽赵娟王永辉殷洪山肖文良孙平王治乾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率自主神经系统美托洛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直接PCI组、延迟PCI组和药物治疗组各50例,分别予直接PC、I延迟PC I和药物治疗。AMI后2~3周各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HRV指标:24 h时平均R-R间距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时间段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结果直接PCI组TO明显低于,TS、SDNN、SDANN明显高于延迟PC I组及药物治疗组(P均〈0.01);延迟PCI组TO明显低于,TS、SDNN、SDANN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均〈0.05)。结论直接或延迟PC I可有效地改善AMI心肌缺血,有利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的发生;直接PC I效果更优。
殷洪山苏瑞瑛赵娟邰炜彦孙平姜志安肖文良王涛
关键词:心肌梗死自主神经功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窦性心率震荡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vWF、D-dm及血小板CD62P的影响
本文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UFH)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浆vWF、血小板表面CD62P的影响,比较两者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优劣,评价血浆标志物变化对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王凤飞殷洪山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肝素低分子肝素血浆标志物
文献传递
牛蒡子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勇飞宋沐春杨晶王志华殷洪山李拥军王川
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将6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无狭窄或狭窄<50%,冠心病组先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2组:狭窄组(狭窄50%~99%),阻塞组(完全闭塞),然后根据主要冠状动脉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心率变异(HRV)的时域性指标:(1)24h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24h内每5分钟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比较冠心病组、对照组不同TO、TS、SDNN、SDANN值。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增高(P<0.01),TS值下降、SDNN、SDANN值减少(P<0.01);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范围越大,TO越高、TS及SDNN、SDANN就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关,提示HRT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殷洪山苏瑞瑛邰炜彦孙平姜志安赵娟王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CSF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者85例(对照组),CAG示CSF者85例(慢血流组),以及CAG示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者85例(狭窄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浆中NO、ET-1的水平。结果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ET-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ET-1低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N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血浆NO高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慢血流组和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1升高、NO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尿酸升高以及吸烟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吸烟可能参与CSF的病理生理发生过程,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王涛李远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殷洪山赵淑健张松杨增芯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1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左心室瘘1例
2009年
殷洪山郝亚逢肖文良苏瑞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畸形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尿激酶原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内分次注射与一次性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两种给药方式对术后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8~2017-10本院连续入选的102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49例于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后、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后分别于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4、3、3mL(共20mg),B组53例于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后一次性向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10mL(共20mg)。联合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术后90min ST段回落率(ST-segment resolution,STR)及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左室射血分数(1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估心肌灌注水平,比较术后第7天出血事件及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及术后第1天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artery,IRA)PCI术后,与B组比较,A组TIMI血流分级(P=0.038)、TMPG(P=0.015)改善明显,术后90min ST段回落明显(P=0.032),术后第7天LVEF也有所改善(P=0.001)。两组术后第7天出血事件及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PCI术中分次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较一次性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能更好地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MACE的发生率,最终改善预后。
曹亚丽姜志安陈涛张晓光赵淑健殷洪山王涛
关键词:尿激酶原无复流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65例和股动脉组65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桡动脉组术后局部出血、肢体水肿、患者不适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股动脉组(P均<0.05)。结论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临床应用中还需选择恰当的器械,掌握熟练的手术技术。
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刘燕君陈欣欣殷洪山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