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光

作品数:44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3篇心肌
  • 13篇血压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左室
  • 10篇高血压
  • 10篇梗死
  • 9篇血管
  • 8篇肥厚
  • 7篇疗法
  • 7篇介入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心室
  • 6篇心脏
  • 5篇地平
  • 5篇心肺
  • 5篇心肺复苏
  • 5篇心脏骤

机构

  • 4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石家庄市第四...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44篇张晓光
  • 42篇姜志安
  • 28篇肖文良
  • 18篇赵淑健
  • 13篇赵维江
  • 12篇王涛
  • 9篇殷洪山
  • 9篇王士昌
  • 8篇戴华
  • 7篇李海滨
  • 5篇陈亚丽
  • 4篇董士民
  • 3篇张松
  • 3篇苏瑞瑛
  • 3篇李远
  • 3篇苏瑞英
  • 3篇李徽
  • 3篇陈涛
  • 3篇刘坤申
  • 2篇郄素芳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河北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CU病房心肺复苏程序的探讨
2000年
目的 :探讨发生在 CCU病房中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的程序 ,以便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近年来在 CCU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 16例患者 ,其中 6例心跳骤停患者尚存不规则的呼吸 ,首先给予心脏电除颤 ;7例呼吸完全停止的患者先进行人工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再给予电除颤 ;3例心脏静止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2 m g,异丙肾上腺素1m g,阿托品 2 m g治疗。结果 :16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按上述程序复苏 ,心肺复苏取得了成功。结论 :对发生在 CCU病房中心跳骤停的患者采取上述程序进行复苏 ,能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姜志安赵维江肖文良张晓光戴华刘芳田凤军陈亚丽赵淑健崔艳茹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CU病房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用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作对照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6 5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分为缬沙坦组 33例和氨氯地平组 32例 ,分别给予缬沙坦 80~ 16 0mg和氨氯地平 5~ 10mg口服 6mon ,疗程结束前后行 2 4hABPM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两组 2 4hABPM参数 2 4hSBP、2 4hDBP、dSBP、dDBP、nSBP、nDBP和心脏彩色超声参数IVST、PWT、LV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1)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 2 4h血压 ,并能使其左室肥厚明显消退 。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孙平吕秀华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氨氯地平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研究新型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21例和氨氯地平组2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口服,疗程结束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两组24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指标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24h血压,并能使其左室肥厚明显消退,这种作用与氨氯地平的作用相似。
姜志安张晓光郄素芳肖文良赵维江王士昌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心室肥厚氯沙坦氨氯地平
梗死相关动脉去哪了
2016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有效方法,但少数情况下,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相对困难,术者应认真研究以便尽早实现血运重建。
陈涛张付娥刘婷婷王涛殷洪山李小燕李建坤郭乘达陈哲赵淑健张晓光姜志安
关键词:梗死相关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
濒死呼吸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心脏骤停后呼吸不会立即停止,存在频率降低、呼吸深大或表浅和节律紊乱的呼吸,即濒死呼吸,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心脏骤停20~30 s后呼吸就会完全停止[1],在给予及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情况下,有些患者的濒死呼吸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以维持,有些濒死呼吸却会逐渐停止.本文旨在探讨濒死呼吸对心肺复苏率的影响.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戴华陈亚丽赵淑健王士昌赵维江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ABPM和超声心动图评价降压和左室肥厚消退
2000年
目的研究新型的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和对左室肥厚的消退诈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21例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指标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和心脏超声标志左室肥厚的指标IVST、PWT、LV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氯沙坦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24h血压,并能使其左室肥厚明显消退。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赵维江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药物疗法氯沙坦超声心动图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程序的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的程序,以便为心肺复苏提供更多的复苏途径.方法 选择近年来心肺复苏成功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五种不同复苏程序:ABCD、D、C、CD、CABD.结果13例呼吸完全停止的患者采用传统ABCD复苏程序;26例呼吸尚存的患者,7例现场直接给予电除颤(D),其余19例现场不具备立即除颤的,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其中3例通过心脏按压直接复苏(C),9例心脏按压再电除颤后复苏(CD),7例心脏按压时间较长,呼吸逐渐停止,给予人工通气、复苏药物及电除颤最终复苏(CABD).结论对原发性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复苏程序.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戴华陈亚丽赵淑健王士昌赵维江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人工通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胶原代谢与早期左室重构的相互关系。方法 AMI患者 48例 ,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与非重构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Ш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含量 ,并与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参数做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基线PⅢNP含量相似 ,AMI后患者第 4周、第 12周血浆PШNP含量分别为 (9 2 3± 3 13 ) μg/L、(6 3 3± 2 41) μg/L与第 2天 (5 2 2± 1 19) μg/L及正常对照组 (5 2 1± 1 18) μg/L比较明显升高 (P均 <0 0 1)。重构组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非重构组含量 (12 73±3 2 3 ) μg/L对 (6 53± 2 61) μg/L ;(6 49± 3 11) μg/L对 (5 49± 2 93 ) μg/L(P均 <0 0 1)。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与LVESVI有良好的正相关 (r =0 40 5;r =0 513 ,P均 <0 0 1) ,与VE/VA有良好负相关 (r =-0 3 86;r=-0 3 57,P 均 <0 0 1) ,与EF有明显负相关 (r=-0 42 6;r=-0 3 4 6,P 均 <0 0 1)。结论 AMI后早期左室重构过程与心肌胶原代谢增强有关 。
董士民刘坤申张晓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胶原代谢
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等各方面的特征,探讨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43例,按照血糖水平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组)56例、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组(糖调节受损组)3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55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并进行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单支、两支、三支病变的构成比分别为46.4%、35.7%和17.9%,糖调节受损组分别为18.7%、37.5%和43.8%,糖尿病组分别为18.2%、25.4%和56.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的构成比分别为41.1%、51.8%和7.1%,糖调节受损组分别为53.1%、46.9%和0,糖尿病组分别为7.3%、74.5%和1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7.9%、43.8%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是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FPG、2 hPG是弥漫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TC是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均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FPG、2 hPG是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与弥漫性病变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谦薛艳梅刘宽芝姜志安张晓光
关键词:冠心病糖调节受损心血管造影术
经改造球囊导管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再流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改造的预扩球囊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中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CNRP)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49)经改造的预扩球囊到达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处注射地尔硫卓2 mg,对照组(n=51)经指引导管于冠脉口注射等量地尔硫卓。观察两组CNRP发生率,术后ST段回落率(STR),术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CNRP发生率(P=0.032)降低,有效STR(P=0.045)升高;两组MACEs发生率(P=0.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STEMI患者行PPCI时,经改造球囊导管靶血管给药能够降低CNRP发生率。
陈涛姜志安张晓光殷红山王涛
关键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