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巧愚

作品数:30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4篇PET/C
  • 14篇PET/CT
  • 13篇显像
  • 10篇脱氧
  • 10篇脱氧葡萄糖
  • 7篇发射型计算机
  • 7篇18F-FD...
  • 6篇时相
  • 6篇双时相显像
  • 6篇细胞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膀胱
  • 5篇膀胱癌
  • 4篇术后
  • 4篇肿瘤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18F-F...

机构

  • 2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上海联影智能...

作者

  • 28篇王巧愚
  • 26篇王全师
  • 26篇李洪生
  • 25篇吴湖炳
  • 10篇韩彦江
  • 8篇周文兰
  • 8篇王明芳
  • 6篇理东丽
  • 5篇叶香华
  • 2篇王欣璐
  • 2篇田颖
  • 1篇郭晓君
  • 1篇李葆元
  • 1篇王丽娟
  • 1篇许乙凯
  • 1篇李华
  • 1篇唐刚华
  • 1篇黄顺
  • 1篇任云燕
  • 1篇张冬萍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核医学杂...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核技术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首届全国肿瘤...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RNAi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构建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法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DNA序列、U6启动子序列和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特异性小干扰RNA对应的DNA序列,随后将与之相应的DNA序列片断依次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XSN中,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对该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鉴定。以荧光显微镜和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重组病毒表达EGFP蛋白的情况。以MTT方法检测初步分析重组病毒对人Hela细胞的RNAi效果。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小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以磷酸钙共转染法制备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定了病毒滴度后,重组病毒感染人Hela细胞24h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得EGFP表达的阳性率为24.1%。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Hela细胞48h时,MTT实验测得细胞死亡率为53.2%。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并制备了重组逆转录病毒,初步观察了效应,为进一步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研究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王全师王欣璐李华王巧愚王全颖杨广笑
关键词:RNA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18F-FDG PET/CT在肝癌治疗后AFP升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肝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血清AFP升高患者123例,皆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诊断及临床随访而确诊。随访时间均〉6个月。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检验。结果123例患者中,明确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者111例^18F-FDG PET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78例,其灵敏度为70.3%(78/11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97例,灵敏度提高至87.4%(97/111,χ^2=9.744,P=0.002)。^18F—FDG PET/CT诊断肝癌复发和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87.0%(107/123)、98.0%(97/99)和41.7%(10/24)。9例高分化肝细胞癌患者均确诊为肿瘤复发和(或)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其肿瘤复发和(或)转移5例,灵敏度(5/9)明显低于总体灵敏度(87.4%;χ^2=6.616,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检测原发性肝癌治疗后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高分化肝细胞癌可能出现假阴性。
李洪生吴湖炳王全师王巧愚
关键词:肝细胞瘤甲胎蛋白类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
PET显像检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hTRET活性的抗肿瘤研究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作为转导手段,实施双链RNA干扰技术(siRNA),使活化的端粒酶逆转录酶静寂、敲低,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同时使用PET进行HSV1-TK报告基因显像,以检测目的基因在荷瘤裸鼠体内转导的
李洪生王全师王巧愚
18F-FHBG PET裸鼠移植瘤的HSV1-tk基因显像
王全师李洪生唐刚华理东丽王巧愚吴湖炳王明芳
18F-FDG PET/CT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7例依据IgG4-RD综合诊断标准诊断为IgG4-RD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和18F-FDG PET/CT表现。结果 :47例IgG4-RD中,以男性为主(35/47,74.47%),年龄23~79岁,平均47.5岁。43例出现多器官受累,以淋巴结(29/47)、胰腺(27/47)及唾液腺(16/47)多见。所有受累病灶均表现为代谢增高,以唾液腺摄取最高(SUVmax为6.44±4.98),其次为淋巴结及胰腺。81.58%的外分泌腺受累患者(31/38)表现为腺体对称性或弥漫性肿胀伴代谢均匀或不均匀性增高。根据血清IgG4是否升高进行分组分析,发现IgG4升高组更容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前列腺受累,同时受累的泪腺及胰腺摄取程度更高,对激素治疗更敏感(P均<0.05)。41例IgG4-RD有效随访中,65.85%的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治疗后血清IgG4下降不明显,但其受累病灶的18F-FDG摄取程度明显降低。结论:PET/CT在IgG4-R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活检部位的选择、全身脏器受累情况、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杨少习李洪生傅丽兰黄顺吴湖炳王巧愚王全师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全身^(18)F-FDG PET/PET-CT在脑转移瘤寻找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
2004年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发生颅内转移十分常见,据统计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5%~20%。本文总结因脑转移瘤查原发灶的62例患者的原发灶发现情况及全身转移灶情况,旨在评价全身^(18)F-FDG PET/PET-CT 在脑转移瘤寻找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因脑转移瘤查找原发灶为主诉的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52例患者的原发灶位置得到了确诊,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3.8%(52/62).其中原发性肺癌占55.7%(29/52),所有肺癌中低分化腺癌占44.8%(13/29)。除可检出原发灶外,^(18)F-FDGPET/PET-CT 全身显像还检出肺转移、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肝转移及其它少见部位的转移灶。全身行^(18)F-FDGPET-CT 扫描对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4.6%;行全身 ^(18)F-FDG PET 扫描对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2.6%;与^(18)F-FDG PET-CT 相比,~F-FDG PET 图像对肺转移病灶的检出率仅为10.9%。结论:^(18)F-FDG PET/PET-CT 的全身扫描有利于发现原发灶及其他转移灶,对恶性肿瘤发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王全师王欣璐吴湖炳王明芳郭晓君王巧愚李洪生
关键词:原发灶^18F-FDG全身PET-CT脑转移瘤转移灶
18F-FDG PET/CT在肝细胞癌治疗后 AFP 升高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FDG PET/CT 诊断肝细胞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肝细胞癌治疗后血清 AFP 升高患者124例,高中分化肝细胞癌45例,低分化肝细胞癌79例。所有患者皆行全身F-FD...
李洪生吴湖炳王全师王巧愚叶香华周文兰张冬萍
文献传递
11C-MET PET/CT对脑胶质瘤术后残余或复发病灶的诊断价值
李洪生王巧愚理东丽吴湖炳王明芳王全师
^18F-FDG PET/CT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黑色素瘤诊断、临床分期及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黑色素瘤患者61例,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诊断。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对黑色素瘤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40/44)、88.2%(15/17)和90.2%(55/61)。其中12例治疗前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3.3%(10/12)。在黑色素瘤病灶局部切除、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残余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检出3例;4例远处转移灶患者全被检出,提高了临床分期,改变了治疗方案。首先发现转移性黑色素瘤病灶并且手术切除后,寻找原发灶的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2例,4例其他转移灶全被检出。黑色素瘤患者根治术后监测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33例,^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19/19)、85.7%(12/14)和93.9%(31/33)。与同期临床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更多,33例患者中,16例(48.5%)病灶提高临床分期;7例(21.2%)排除可疑病灶,降低临床分期;10例(30.3%)检出病灶与临床一致。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黑色素瘤的诊断,残余病灶、复发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临床分期的明确具有重要价值。
理东丽李洪生王全师王巧愚吴湖炳
关键词:黑色素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膀胱癌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 双时相显像在膀胱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膀胱癌初诊患者73例,男54例,女19例,年龄58.7(41~80)岁.所有患者18F-FDG PET/CT 常规全身显像后,口服40 m...
李洪生吴湖炳王巧愚韩彦江王全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