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脊柱
  • 6篇骨折
  • 3篇胸腰椎
  • 3篇腰椎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骨
  • 3篇椎体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植骨
  • 2篇融合器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
  • 2篇椎弓根钉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融合
  • 2篇椎间融合器
  • 2篇微创
  • 2篇内固定

机构

  • 13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王强
  • 12篇罗为民
  • 10篇王永福
  • 9篇许宇霞
  • 8篇何友智
  • 6篇汪学徽
  • 5篇罗琦山
  • 4篇王上元
  • 2篇阳国钧
  • 1篇谢杰
  • 1篇李远红
  • 1篇缪时金
  • 1篇罗一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体支撑体在儿童脊柱结核前柱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儿童脊柱结核前柱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行儿童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前柱重建手术23例,其中胸椎结核9例,胸腰段脊柱结核9例,腰椎结核5例。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D级14例,E级9例。采用VAS评分、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手术疗效,通过X线片及三维CT评价术后脊柱序列恢复、支撑体融合及移位下沉情况。结果 23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9~36)个月。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1.3)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1.8±1.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结核症状消失,病灶完全治愈,无复发。术前14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的D级患者均恢复到E级。病椎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5.2°±2.5°矫正至28.3°±2.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支撑体脱出、破裂、塌陷等情况出现。术后9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复查X线及三维CT示4例椎体支撑体出现轻微下沉,但n HA/PA66椎体支撑体与相邻椎体终板间均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结论 n-HA/PA66椎体支撑体能有效恢复及维持融合节段的生理高度及弧度,促进植骨融合,是一种儿童脊柱结核病灶清除脊柱前柱重建手术的理想支撑及植骨材料。
王强罗为民许宇霞何友智王永福
关键词:人工椎体脊柱结核儿童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头骨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运用微型钛板治疗复杂桡骨头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1例复杂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其中MasonⅡ型14例,Ⅲ型7例。均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切口,骨折复位后克氏针辅助固定,再行指骨钛板螺钉固定,确认关节面平整,关节旋转及伸屈运动无阻碍。术后予石膏外固定2~4周,石膏拆除后开始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5±15)min。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5~24)个月,术后3~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肘关节屈平均115°(110°~125°),伸平均5°(0°~10°),旋前平均55°(50°~60°),旋后平均50°(40°~60°)。1例遗留轻度肘关节疼痛;无肘关节外翻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根据Broberg和Morrey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运用微型钛板固定桡骨头骨折安全可行,能更好地恢复桡骨头关节面的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稳定性,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王强罗为民汪学徽谢杰何友智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器
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治疗30例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PKP)在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06-04/2008-02将30例老年人压缩骨折的36个椎体,在DSA监视引导下,镇痛后先予手法复位,采取PKP技术,注入骨水泥。结果: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 h下床行走。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能快速有效控制背痛,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
汪学徽罗为民缪时金罗琦山王强
关键词:老年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嗜酸性肉芽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7 年10 月~2011 年12 月,3 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在我院接受PV...
王强罗为民阳国钧汪学徽许宇霞王永福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脊柱损伤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其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何友智王永福许宇霞王强
关键词:脊柱创伤微创手术手术治疗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在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两种不同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该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62例,均采用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将所有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Ⅰ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Ⅱ组:后正中入路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Cobb角纠正率、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Cobb角纠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于Ⅱ组。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周时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于Ⅱ组;第2周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对比传统的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在保证压缩椎体高度复位满意的同时,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疼痛缓解早,术后早期康复等优点。
何友智罗为民王永福汪学辉王上元王强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脊柱骨折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25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置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手术,比较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伤椎楔变角、胸腰段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SI)、腰背疼痛VAS评分改善等指标。结果本组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神经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650mL。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16~28个月),术后各时间点伤椎楔变角、胸腰段后凸Cobb角、SI及腰背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能充分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恢复脊柱前、中柱力线结构,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减少长期腰背疼痛发生。
王永福罗为民王上元许宇霞何友智王强
关键词:椎弓根钉经椎弓根植骨
ROI-C自锁式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ROI-C自锁式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8月应用前路减压、ROI-C自锁式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28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节段:C3/4 4例,C4/5 8例,C5/6 11例,C6/7 5例。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平均53.7(30~130)ml;手术时间平均75(55~100)min。无神经血管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28例患者平均随访13(8~21)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7.2±2.1提高至14.3±1.9(P〈0.05),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7.2±1.4)mm VS(5.3±1.8)mm,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X线片提示内固定无松动,椎间高度无丢失。结论 ROI-C自锁式融合器有较优异的材料及力学性能,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简化手术操作步骤、对椎前软组织无干扰的优点,早期疗效满意。
王强罗为民何友智许宇霞王永福
关键词:颈椎病椎间融合器脊柱融合术
经皮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经皮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均行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术前和6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患者症状和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内固定稳定性。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也无固定失败。术后半年,所有患者伤椎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且Cobb's角低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JOA评分高于术前,而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可以增加内固定系统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许宇霞罗琦山李远红罗为民何友志王强王永福罗一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固定椎弓根螺钉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术,其中1个间隙融合5例,2个间隙融合12例,3个间隙融合4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根据JOA评分、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及X片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4.5±24.7)min,术中出血量(92.6±65.7)ml。术后随访12~47个月,平均26个月,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优6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4%;JOA评分由术前的(10.3±1.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3.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植骨均融合,椎间融合器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椎间融合器无沉降,颈椎前凸曲度保持良好。结论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王强罗为民汪学徽何友智罗琦山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