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琳

作品数:41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5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大学生
  • 7篇心理
  • 6篇心理健康
  • 4篇学生心理
  • 4篇生心
  • 3篇大学生心理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满意度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心理健...
  • 2篇大学生自杀
  • 2篇道德
  • 2篇心理健康状况
  • 2篇心理社会
  • 2篇心理社会因素
  • 2篇心理学
  • 2篇学生心理健康
  • 2篇学生自杀
  • 2篇医患
  • 2篇医患关系

机构

  • 38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东南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江苏经贸职业...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 1篇淮安市教育局

作者

  • 40篇王志琳
  • 15篇郑爱明
  • 4篇朱婷婷
  • 4篇江宁玉
  • 3篇张伟杰
  • 2篇钱东福
  • 2篇乔学斌
  • 2篇袁勇贵
  • 2篇刘取芝
  • 2篇姜飞月
  • 2篇李勇
  • 2篇孟国祥
  • 2篇陈家应
  • 2篇胡鹏
  • 1篇林振平
  • 1篇胡月
  • 1篇夏媛媛
  • 1篇王静
  • 1篇马向真
  • 1篇何源

传媒

  • 5篇医学与哲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科学大众(智...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职教通讯(江...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宽恕与健康: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宽恕对人的影响,并对宽恕影响身体健康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sycINFO1990-01/2005-12期间的宽恕与健康关系的文章,检索词包括“forgiveness;health;psychology;mecha-nism”等,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查阅英文书籍相关章节。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并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从心理学角度,对宽恕与健康(心理、生理)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章。排除文献中重复的研究综述,从伦理学、宗教学角度的考察该主题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搜索到29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排除8篇,其中重复的研究综述4篇,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宽恕与健康的关系4篇。选择13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宽恕通常将被界定为停止抗争且无条件地把对方作为“人”加以认同和接纳。与宽恕相关的心理学包括愤怒、A型行为、自恋、抑郁和自我效能等;宽恕影响身体健康,可以从生理及心理社会机制进行分析:个体通过增加宽恕他人和自己,以及要求和接受宽恕的频率,可能有助于减少痛苦(愤怒、谴责及报复性的想法和感受)的持续时间,降低疾病风险。宽恕可能孕育更高的安全感,及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乐观思想,减少患病的风险。宽恕可以培养更强的能力感和自我效能感,以减少疾病的发作或者致病因,宽恕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社会和情绪支持,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结论:宽恕与身体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着关联,从心理社会和生理机制方面可以揭示其对健康的影响。
王志琳郑爱明
关键词:宽恕健康
希望理论与认知心理治疗的整合被引量:17
2007年
作为传统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希望可以被整合进入认知心理治疗中。咨询实践也证明,将希望理论与先前基于症状减少策略的认知疗法整合,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帮助其建立力量感并增加长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界定希望的概念;将希望模型与相关模型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在认知疗法的不同阶段运用希望理论的策略。
王志琳张伟杰郑爱明
关键词:认知疗法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0
2015年
为全面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工作,文章在对大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UPI)及个别约谈的基础上,发现大学新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倾向与焦虑、抑郁倾向、缺乏自信、情绪困扰、躯体症状等问题,建议分类追踪,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干预及矫正措施。
王志琳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约谈
墨子节俭消费观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墨子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阐明了反映劳动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具有平等意识、平民性质、人道主义精神和小生产者空想色彩的节俭消费观。墨子的节俭消费观包括消费的原则、普遍实用的节俭消费基本标准、消费之保障以及反对不实用的娱乐享受性消费等方面。墨子的节俭消费观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们今天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有重要启示。
骆毅王志琳
关键词:墨子节俭消费观
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2013年
为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阳性症状以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所占比例较高;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各因子得分普遍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女大学生比较,恐怖和其它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王志琳
关键词:医学生症状心理健康
医科大学生无望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影响医科大学生无望感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选样540名医科大学生,根据Bech-H量表的得分,分为有无望感组(包括轻度无望感和重度无望感)和无无望感组,对两组学生进行年级、性别、专业满意度、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方面的对照分析。结果:(1)有无无望感的医科大学生存在着性别和专业满意度方面的统计学差异(!2=2.44、27.65,P<0.01);(2)有无望感的医科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社会支持的获得较少,遇到负性生活事件的频率高、强度大,应付方式不成熟。结论:伴有无望感的医科大学生存在着一定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郑爱明袁勇贵王志琳江宁玉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心理社会因素
大学生自杀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思考被引量:14
2007年
高校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教界的高度关注。构建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的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际,文章从危机预警与危机干预的概念界定,构建大学生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依据及构建的思路等方面,对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做了一些思考。
郑爱明江宁玉王志琳乔学斌孟国祥
关键词:高校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近年来.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这一心理问题不断见诸政府部门报告、学术论文、新闻媒体报道中,显示出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这一有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试图从心理一社会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
王志琳张伟杰郑爱明
关键词:青少年
健康型组织的管理内涵
2008年
健康的组织须同时包含有活力、有士气的组织,还有健康、热情而满意的成员。健康的组织应同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健康,包括个体、团体与组织,甚至外部环境健康。健康组织管理的终极目的,是通过管理(也就是干预),帮助被管理者实现健康良性循环,得以实现组织的健康发展。
王志琳
关键词:健康
皮亚杰的意识科学与当代意识研究的勾连
2023年
哲学家关于皮亚杰的意识研究工作提出了五个问题:(1)皮亚杰的工作是真正的意识研究吗?(2)皮亚杰的意识研究与意识研究的经典话题是同一回事情吗?(3)皮亚杰所研究的“意识”是什么?(4)意识研究能成为“意识科学”吗?(5)皮亚杰的意识研究对当代意识问题的讨论会有什么贡献?文章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回应。皮亚杰的工作都是围绕意识问题而展开的,皮亚杰通过发生认识论对意识做出了建构性的定义:意识是认识的结构化过程;皮亚杰的意识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在宏观尺度上的科学史观;皮亚杰的工作与当今的意识问题研究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勾连。
谢晓丹王志琳蒋柯
关键词:建构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