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慧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脂蛋白
  • 11篇毛细管
  • 9篇毛细管电泳
  • 8篇电泳
  • 8篇血清
  • 6篇蛋白
  • 5篇分离血清
  • 5篇氨基酸
  • 4篇血清脂蛋白
  • 4篇类风湿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 4篇风湿关节炎
  • 3篇阴性
  • 3篇微流控
  • 3篇微流控芯片
  • 3篇微流控芯片电...
  • 3篇毛细管区带
  • 3篇毛细管区带电...

机构

  • 23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3篇王忠慧
  • 18篇王跃国
  • 18篇王惠民
  • 9篇鞠少卿
  • 7篇杨曙梅
  • 6篇丛辉
  • 6篇黄一红
  • 5篇张芹
  • 4篇周锦红
  • 4篇金庆辉
  • 4篇贾春平
  • 3篇孙承龙
  • 3篇王建新
  • 3篇黄荣
  • 3篇杨春兰
  • 3篇宋宏伟
  • 2篇宋红伟
  • 2篇曹金德
  • 1篇戴林
  • 1篇李丽

传媒

  • 5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2007年全...
  • 1篇2007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脂质代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脂蛋白组成、含量和脂质代谢酶的活性。方法用毛细管等速电泳法(cITP)将血清脂蛋白分成9种成分,结合总胆固醇(TC)浓度定量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根据代谢酶催化的底物/产物比值反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脂蛋白脂肪酶(LPL)和三酰甘油酶(HL)活性。慢高密度脂蛋白(sHDL)和快高密度脂蛋白(fHDL)相对峰面积的比值可反映LCAT活性;乳糜微粒(CM)/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和I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值分别反映LPL和HL活性。底物/产物比值越大,酶活性越低。结果cITP定量测定HDL-C、LDL-C与常规方法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83,P<0.001]。NS组sHDL/fHDL、CM/IDL、IDL/LDL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CAT、LPL和HL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结论cITP可作为分析脂蛋白组成、含量和反映脂质代谢酶活性的新方法。
王跃国王惠民张芹杨曙梅王忠慧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速电泳肾病综合征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对肝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的方法探讨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氨基酸变化, 方法:用毛细管电泳法对17种常见氨基酸的2,4-二硝基氟苯(DNFB)衍生物进行了分离研究,优化缓冲液浓度、pH、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对分离影响的条件,对正常人, 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各20例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 结果:在优化条件下,17种氨基酸除亮氨酸,异亮氨酸外均达到基线分离.9 min内分离18种氨基酸,线性在20- 1 000μmol/L范围,回收率为77.5-113.3%,批内精密度2.6-11.4%,批间精密度5.8-19.7%.肝硬化组酪氨酸、丝氨酸、色氨酸明显升高,丙氨酸明显下降;肝癌组酪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明显升高,脯氨酸明显下降. 结论:以浓度为30 mmol/L pH9.9的硼砂溶液含150 g/L异丙醇为运行缓冲液,分离氨基酸DNFB衍生物效果最佳,分离时间30 min, 出峰17个.毛细管电泳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对肝癌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跃国王惠民鞠少卿王忠慧宋红伟李丽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患者高效毛细管电泳氨基酸酪氨酸缓冲液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的方法。方法Beckman毛细管电泳仪分离NBD-酰基鞘氨醇预染的血清脂蛋白,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比较几种缓冲体系缓冲溶液浓度、pH和表面活性剂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pH10·015mmo1/L硼砂溶液中添加0·001%Brij35,可在8min内将脂蛋白分出3条区带。结论毛细管电泳方法稳定,重复性好,与常规方法有一定可比性,可作为临床分析血清脂蛋白的选择方法。
王跃国王惠民王忠慧杨曙梅周锦红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血清脂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与血清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RA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进行分组统计,并与病情活动程度的有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活动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补体C4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稳定组患者补体C3、C4较活动期患者更低。年龄、性别、病程等多因素校正后,IgA、C3与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多个指标相关,与DAS28的相关性独立于CRP。结论 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可辅助诊断RA和判断病情活动程度。
王忠慧王建新戴林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球蛋白补体
毛细管电泳在脂蛋白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王忠慧王惠民王跃国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脂蛋白肌酐参考值
剖宫孕妇及其窒息新生儿FIB、DD、AT-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剖宫孕妇及其窒息新生儿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探讨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剖宫分娩的67对孕妇及新生儿,分为A、B、C组;A组为窒息组(n=25),孕妇有高危疾病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B组为非窒息组(n=19),孕妇有高危疾病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无窒息;C组为对照组(n=23),孕妇及新生儿健康。检验并分析各组母婴的血浆FIB、DD、AT-Ⅲ水平,对A组母婴3个凝血指标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母亲3个指标对新生儿窒息的预测效能。结果A组孕妇及新生儿与B、C组比较,D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A组孕妇AT-Ⅲ水平较B、C组低(P〈0.05),B组孕妇AT-Ⅲ水平较A、C组高(P〈0.05),各组间新生儿AT-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及新生儿FIB水平较C组低(P〈0.05),而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母婴DD水平成正相关(r=0.429,P〈0.05),FIB、AT-Ⅲ水平无相关。ROC曲线下面积:孕妇DD曲线下面积为0.902,敏感度88.0%,特异度76.2%;AT—Ⅲ曲线下面积为0.819,特异度92.0%;FIB曲线下面积为0.627。结论孕妇的血浆DD水平可预测新生儿窒息,联合AT-Ⅲ及FIB有助于判断剖宫产的时机,防止新生儿窒息。
邵志莉孙宝兰王忠慧高薇薇李海英吴尤佳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
CZE法分离血清脂蛋白影响因素的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的影响因素。方法血清脂蛋白经荧光染料NBD C6-酰基鞘氨醇预染,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分析了几种缓冲体系中缓冲溶液浓度和pH及表面活性剂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缓冲溶液的浓度、pH和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都能改善分离结果。结论用含0.001 ml/dl Brij 35 pH10.0的硼砂溶液作电泳缓冲液,10 min内可将脂蛋白分成3条区带。
任晓娟王跃国王忠慧杨曙梅周锦红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血清脂蛋白NBD
毛细管电泳分离脑脊液中神经递质类氨基酸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人脑脊液中神经递质类氨基酸的方法。 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了40例正常脑脊液、38例病毒性脑炎病人脑脊液、42例脑出血病人脑脊液神经递质类氨基酸. 结果:在20分...
王跃国黄荣王惠民鞠少卿杨春兰黄一红王忠慧
关键词:氨基酸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脑脊液检测
文献传递
MDQ型毛细管电泳仪分离血清脂蛋白方法学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的方法。方法用75μm(i.d.)×60 cm(L)未涂层熔融硅毛细管,含0.001 g/d l B rij35 pH 10.0的硼砂溶液作电泳缓冲液,分离经NBD-酰基鞘氨醇预染的血清脂蛋白,激光诱导荧光(L IF)检测。结果10 m in内可将脂蛋白分成3条区带。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为血清脂蛋白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王跃国王惠民张芹杨曙梅黄一红王忠慧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血清脂蛋白
轻链λ对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评价类风湿因子(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关节炎患者就诊时血清轻链λ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患者初诊的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和轻链等数据。根据RF和抗CCP抗体水平,RA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将血清阴性RA患者作为实验组,与非RA关节炎患者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轻链λ对RA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关节炎患者的轻链λ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ROC分析表明轻链λ对关节炎患者发展为RA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665[95%CI(0.518,0.812)];以620.5mg/dl为临界值,预测RA的敏感性为0.565(0.345,0.768),特异性为0.804(0.661,0.906);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后轻链λ仍然与关节炎患者发生RA相关(OR=3.551,P=0.037)。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轻链λ水平对关节炎患者发展为RA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忠慧杨曙梅王惠民鞠少卿王建新丛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轻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