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冬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脂肪酸
  • 3篇羊肉
  • 3篇蠕虫感染
  • 3篇瘤胃
  • 3篇瘤胃液
  • 3篇绵羊
  • 3篇挥发
  • 3篇挥发性脂肪酸
  • 3篇放牧
  • 3篇放牧绵羊
  • 3篇VFA
  • 2篇燕麦
  • 2篇食用品
  • 2篇食用品质
  • 2篇香肠
  • 1篇淀粉酶
  • 1篇血液指标
  • 1篇羊肉香肠
  • 1篇益生菌
  • 1篇应激

机构

  • 6篇内蒙古农牧业...
  • 3篇澳大利亚联邦...
  • 2篇内蒙古畜牧科...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赤峰市农牧科...

作者

  • 8篇王晓冬
  • 4篇张园园
  • 4篇王莉梅
  • 3篇王洪荣
  • 3篇冯宗慈
  • 3篇卢德勋
  • 3篇纳钦
  • 2篇康连和
  • 2篇郭天龙
  • 1篇翟琇
  • 1篇连海飞
  • 1篇马萨日娜
  • 1篇王德宝
  • 1篇李志明
  • 1篇任家琨
  • 1篇张园园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内蒙古畜牧科...
  • 1篇肉类研究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1997
  • 1篇199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马铃薯燕麦速食面的配方优化被引量:1
2020年
以马铃薯全粉、燕麦粉和小麦高筋粉为原料,制作马铃薯燕麦速食面。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马铃薯燕麦速食面感官指标、复水率、断条率、质构特性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马铃薯燕麦混粉添加量为50%,马铃薯全粉和燕麦粉配比为1∶1,谷朊粉添加量为3%,食盐添加量为1.5%时,制得的速食面煮熟后光滑爽口、有嚼劲、富有弹性,感官评分为85分,复水率为1.880%,硬度为15.394 N,可为马铃薯燕麦速食面的加工提供参考。
张园园张园园王莉梅王德宝王莉梅宏生王晓冬
关键词:马铃薯燕麦速食面
成熟时间对燕麦羊肉香肠食用品质、脂质氧化及风味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通过接种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复合发酵剂,制作发酵燕麦羊肉香肠,并探究不同成熟时间对燕麦羊肉香肠食用品质、脂质抗氧化及风味物质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工过程香肠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依次为醛类、醇类、萜类、酯类及酸,其中醛类占风味物质总量50%以上,具有水果香味的己醛和庚醛对风味含量贡献率最大;加工4 d时香肠中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成熟结束(7 d)、发酵结束(1 d)、腌制结束(0 d)3个阶段;成熟3 d时呈现水果香味的己酸酯、辛酸酯含量也有小幅上升;脂质过氧化值降为0.39 mg MDA/kg,与0 d时的差异不显著。香肠红度值(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发酵结束时最高,成熟3 d时降为45.47,二者差异不显著。成熟3 d时香肠pH值为4.89,显著低于发酵肉制品安全酸度5.30;且此时水分活度(aw)降为0.83,低于大部分微生物生长及酶活性表达所要求的水分活度。成熟3 d后,香肠中己醛、庚醛、己酸酯、辛酸酯及萜烯类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升高,脂质氧化呈度降低,红度值改善,该时间点是提高发酵燕麦香肠品质最佳工艺结束点。
王德宝马文淑王柏辉张俊英康连和王莉梅张园园乔建敏李星云王晓冬郭天龙
关键词:脂质氧化食用品质风味
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
1992年
选用敖汉细毛羊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进行了三年试验.第一年试验在同一饲养水平下设对照组,常规驱虫组和缓释胶囊驱虫组;第二年和第三年又在常规饲养和改进饲养两种饲养方案下进行驱虫试验.所有试验羊在以披碱草、羊草和冰草为主的同类草场上放牧,每年进行三次驱虫处理.试验表明:放牧绵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季节呈动态变化.其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在青草期内较高;在枯草期内较低.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低,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发酵处于最低水平,发酵质量不高.另外,绵羊瘤胃液pH值随季节变动幅度较小.但发现在枯草期内的瘤胃液pH值高于青草期,特别在冬春季节内较高.蠕虫感染严重的时期内,蠕虫会影响绵羊瘤胃发酵水平,使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但常规驱虫法与缓释胶囊驱虫法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饲养与常规饲养方案对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B.PurserD.W.PeterJ.Lindsay
关键词:放牧绵羊VFA蠕虫感染
产淀粉酶益生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应用微生物学传统分离、培养、筛选的方法,对14株菌株进行了活化、保藏,同时对试验菌株进行了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进行了淀粉酶菌株的初筛、复筛,目的是获得产淀粉酶较强的菌株,并对其酶活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HZ9、HZ23为乳酸菌,且分解淀粉的能力相对较弱;HZ4、HZ5为芽孢杆菌,分解淀粉能力较强,该菌株在37℃时生长旺盛,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较快;其余菌株对淀粉无分解能力。因此,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产淀粉酶且活力较强的菌株为HZ4、HZ5。
连海飞王晓冬王德宝梁俊芳王乐王丽梅纳钦
关键词:淀粉酶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有害生物胺控制及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通过接种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将试验分为单一清酒乳杆菌组和复配发酵剂组,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探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发酵成熟过程p H值、水分活度(Aw)、亚硝酸盐、蛋白质分解(PI)、有害生物胺及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配发酵剂可快速降低香肠p H值,60 h发酵结束时,p H值降为4. 85,低于发酵肉制品要求安全酸度5. 3; p H值快速降低也促使复配组Aw下降速率快于其他两组; 37 d后复配组亚硝酸盐残留量(11. 30 mg/kg)显著低于国标规定30 mg/kg(p <0. 01);在发酵成熟过程(0. 5~9 d),复配组蛋白质分解(PI)速率快于其他两组,此时腐胺、酪胺、组胺含量变化较为显著,成熟后期(6~37 d)复配组生物胺总量急剧下降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综上表明,复配发酵剂可快速降低香肠p H值、Aw,有效抑制和降低香肠中亚硝酸盐和饱和脂肪酸及有害生物胺含量,干燥后期对不饱和脂肪酸释放起到一定作用。
王德宝王晓冬康连和梁俊芳纳钦王莉梅张园园
关键词:发酵剂羊肉发酵香肠生物胺游离脂肪酸
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
1997年
选用敖汉细毛羊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进行了3年试验。第一年试验在同一饲养水平下设对照组、常规驱虫组和缓释胶囊驱虫组;第二年和第三年又在常规饲养和改进饲养两种饲养方案下进行驱虫试验。所有试验羊在以披碱草、羊草和冰草为主的同类草场上放牧,每年进行3次驱虫处理。试验表明:放牧绵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季节呈动态变化。其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在青草期内较高;在枯草期内较低。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低,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发酵处于最低水平,发酵质量不高。另外,绵羊瘤胃液pH值随季节变动幅度较小。但发现在枯草期内的瘤胃液pH值高于青草期,特别在冬春季节内较高。蠕虫感染严重的时期内,蠕虫会影响绵羊瘤胃发酵水平,使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但常规驱虫法与缓释胶囊驱虫法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饲养与常规饲养方案对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BPurserDWPeterJLindsay
关键词:放牧绵羊VFA蠕虫感染
不同屠宰方式对蒙古羊应激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内蒙古蒙古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抹脖子屠宰、掏心式屠宰及电击晕屠宰对蒙古羊应激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利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对蒙古羊血液指标及食用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电击晕后屠宰,肉羊血液中乳酸含量、皮质醇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种方式,肉羊在屠宰过程中应激反应也最小;相比于抹脖子及掏心式屠宰2组,电击晕组羊肉的蒸煮损失率较低,而嫩度高于抹脖子组,且与掏心组差异不显著,红度值(a~*)高于上述2组,且电击晕组羊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最低;营养方面,电击晕及掏心式屠宰可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此,从肉羊屠宰食用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比较,电击晕屠宰方式可以减小肉羊应激反应,提高肉羊屠宰企业的经济效益,符合动物福利屠宰要求。
王德宝王晓冬郭天龙王莉梅纳钦张园园李慧梁俊芳翟琇
关键词:蒙古羊屠宰方式血液指标应激食用品质
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选用敖汉细毛羊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进行了3年试验。第1年试验在同一饲养水平下设对照组、常规驱虫组和缓释胶囊驱虫组;第2年和第3年又在常规饲养和改进饲养2种饲养方案下进行驱虫试验。所有试验羊在以披碱草、羊草和冰草为主的同类草场上放牧,每年进行3次驱虫处理。试验表明:放牧绵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季节呈动态变化。其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在青草期内较高;在枯草期内较低。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低,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发酵处于最低水平,发酵质量不高。另外,绵羊瘤胃液pH值随季节变动幅度较小。但发现在枯草期内的瘤胃液pH值高于青草期,特别在冬春季节内较高。蠕虫感染严重的时期内,蠕虫会影响绵羊瘤胃发酵水平,使瘤胃液VFA浓度降低;但常规驱虫法与缓释胶囊驱虫法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饲养与常规饲养方案对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 B PurserD W PeterJ Lindsay
关键词:放牧绵羊VFA蠕虫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