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自体
  • 3篇微小颗粒
  • 3篇微小颗粒骨
  • 3篇颗粒骨
  • 3篇骨形态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直肠
  • 2篇手术
  • 2篇缺损
  • 2篇肿瘤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自体微小颗粒...
  • 2篇化生
  • 2篇肠癌
  • 2篇肠肿瘤
  • 2篇成骨
  • 1篇带血供
  • 1篇带血供肌瓣
  • 1篇蛋白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作者

  • 14篇王洪伟
  • 7篇张滨
  • 5篇闫景龙
  • 5篇汪宇
  • 4篇王锡山
  • 3篇夏景君
  • 2篇吕松岑
  • 2篇韩竹
  • 2篇刘正
  • 2篇王贵玉
  • 2篇陈瑛罡
  • 1篇薛震
  • 1篇冯占军
  • 1篇姜争
  • 1篇曲国蕃
  • 1篇王玉学
  • 1篇荣杰生
  • 1篇崔亚利
  • 1篇郁雷
  • 1篇陶树清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肠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围手术期的注意要点被引量:1
2014年
一、小肠移植的发展历程   1967年当Lillehei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小肠移植时[1],抗免疫排斥药物才刚刚起步,肠外营养技术尚未应用于临床。随后的几十年中,小肠移植技术并没有太突出的进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Roy Calne和David White及他们的团队将瑞士科学家 Borel 发明的环孢素 A ( cyclosporine )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实体脏器移植才恢复生气。1988年加拿大的Grant医生首先成功的实施了肝肠联合移植手术,应用于短肠综合症和抗凝血酶III缺乏综合症的治疗并取得成功。他克莫司(又称KF506)的问世大大延长了移植小肠的存活时间,从而将小肠移植推进到临床应用阶段[2-3]。
王洪伟郁雷王锡山
关键词: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短肠综合症实体器官移植BOREL围手术期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骨缺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2.49),(73.71±9.75)N,P<0.05];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
汪宇闫景龙张滨王洪伟夏景君
关键词:骨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微小颗粒骨诱导成骨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在诱导成骨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的表达及成骨机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 48只 ,随机分为微小颗粒骨 (A组 )、块状骨 (B组 )两组 ,每组 2 4只 ,取左侧髂骨 ,修剪成 0 .3cm× 0 .5cm×l.0cm骨块 ,A组将骨块制成微小颗粒骨 ,B组骨块不处理 ,均植入右侧臀大肌肌袋 ,于术后 1、3、5、7、1l、14、2 1、2 8d取材 (包括移植物及周围软组织 ) ,做组织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做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 1)在异位成骨过程中 ,微小颗粒骨吸收迅速、替代完全 ,BMP释放量大 ;( 2 )骨诱导伴随着成骨的全过程 ,BMP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3 )微小颗粒骨可能起到骨化中心的作用。结论 :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强于块状骨 。
张滨闫景龙夏景君王洪伟汪宇
关键词:自体微小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成骨
1810例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索其临床及生物学特性的区别,为后续开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结直肠肿瘤外科,1810例经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984例,女性826例,平均年龄为59.7±11.9岁。右半结肠癌921例,占50.9%。应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左、右半结肠癌临床表型的区别。结果左、右半结肠癌在年龄(χ2=11.4792,P<0.01)、性别(χ2=6.8361,P<0.01)、大体型态(χ2=4.7157,P<0.05)、T分期(P<0.01)、病理类型(χ2=40.9880,P<0.01)、病理分化(χ2=25.4816,P<0.01)、淋巴结切除数(χ2=85.5153,P<0.01)中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年龄组小于50岁和大于69岁发病率高;女性较男性多发;病理分期较晚的患者中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见。结论左、右半结肠癌在临床及生物学特性间存在差异,表明左、右半结肠癌可能为不同性质的肿瘤,存在不同的致癌机制。
陈伟王贵玉陈瑛罡姜争刘正王猛王洪伟徐永鹏王锡山
关键词:结肠肿瘤
滑膜肉瘤组织中p27和cyclin E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组织中p27蛋白和cyclin E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为46例滑膜肉瘤标本及10例正常滑膜组织的存档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27蛋白和cyclin E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46例滑膜肉瘤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率为19.6%(9/46),正常滑膜组织中为90%(9/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与性别、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27蛋白低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者,P=0.01。cyclinE在滑膜肉瘤和正常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cyclin E的过表达在滑膜肉瘤的5年生存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p27低表达和cyclin E过表达与滑膜肉瘤的发生有关,是其预后差的有意义指标。联合检测p27和cyclin E表达对判断滑膜肉瘤的预后更有价值。
孙志海曲国蕃王玉学冯占军王洪伟张磊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2例,皮瓣面积为1.0cm×1.8cm~1.3cm×2.2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结论该术式避免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的损伤,手术简便,是临床修复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顾清林韩竹王洪伟
关键词: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指端缺损手术方法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生成被引量:8
2003年
转化生长因子—β(TGF - β)是一族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骨组织中含量丰富 ,它通过调整细胞增殖、分化及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在骨的发生。
王洪伟闫景龙张滨汪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转化生长因子-Β骨生成
直肠癌术后评估肛门功能的方法
目的 探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手术后评估肛门功能的方法,分析影响肛门功能的因素.方法 对国内、外有关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评估的相关研究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目前常通过患者的排便感觉、排便次数、控便功能、感觉功能、排便...
王洪伟王锡山
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介绍经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前臂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0岁。损伤原因:切割伤14例,手术损伤1例,桡骨骨折1例。病程1 h,2个月,平均14天。结果术后随访5-14个月,优(M_4)12例,良(M_3)3例,可(M_2)1例。结论经前臂后内侧入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手术简洁、视野清晰、效果满意。
张滨韩竹王洪伟吕松岑陶树清
关键词:桡神经桡神经深支神经损伤前臂
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过程中TGF-β_1的表达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自体微小颗粒骨 (30 0~ 5 0 0 μm)异位成骨过程中的表达 ,探讨微小颗粒骨移植的成骨机制。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造股二头肌肌袋模型 ,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及自体块骨。术后 1、3、5、7、11、14、2 1、2 8d取材 ,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TGF β1及TGF β1mRNA表达并作图像分析。结果 ①术后 5d ,颗粒骨组开始有软骨生成 ,7d时达到高峰 ,2 1d后有骨吸收 ;块骨组则以骨吸收为主。②术后 1d见基质及血肿中TGF β1阳性染色 ,亦见骨细胞TGF β1阳性染色。 5~ 11d颗粒骨组见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间充质细胞及骨细胞表达大量TGF β1。 14d以后TGF β1渐减少 ,2 1d以后渐平稳。颗粒组TGF β1表达高峰出现早、强度高、持续时间长。③颗粒骨组TGF β1mRNA阳性表达细胞出现早 ,高峰在术后 5~ 11d ,主要为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间充质细胞。结论 颗粒骨异位成骨能力强于块骨 ,TGF β1表达高峰出现时间早、量大、持续时间长。TGF β1mRNA定位细胞广泛 ,信号明显强于各期块骨组。
王洪伟闫景龙张滨夏景君汪宇
关键词:微小颗粒骨转化生长因子Β1异位成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