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岩 作品数:15 被引量:17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辽宁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 目的 肠梗阻是进展期、晚期结直肠癌常见的并发症,外科手术治疗是解除肠梗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肠梗阻的目的.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 王燕庆 刘峥嵘 宫本松 王红岩 赵晓丹 潘林虎 李国胜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99 2015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分析软件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5 044例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在手术时间上多于后者,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疗效等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后者。结论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术者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术式时应予以考虑,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王红岩 赵晓丹 李国胜 傅元 匡立润 崔仕健 刘峥嵘关键词:META分析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先行经鼻和经肛两种途径置入肠梗阻导管,通过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32例患者中19例经鼻及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双侧同时性置入成功,另13例仅完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置管12~36 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26例于48~96 h后腹痛、腹胀症状完全消失。比较所有患者置管前、后腹围缩小程度,置管24 h后为(81.3±19.6)%,明显小于置管前的100%(t=3.586,P=0.02)。32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治疗5~7 d后,均成功施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王红岩 董齐 柳青峰 李胜昔 刘峥嵘 王燕庆 富永明关键词:肠梗阻导管 结直肠癌 肠梗阻 DBC2在胃癌中的甲基化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DB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从而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方法检测DBC2 m RNA表达水平,并利用MS-PCR方法检测DBC2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分析胃癌组织中DBC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DBC2的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随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其甲基化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以及TNM分期的提高,胃癌组织中DBC2启动子区具有更明显的甲基化水平。结论胃癌中DBC2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红岩 刘峥嵘 赵晓丹 谢锋关键词:胃癌 甲基化 生物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1999/2008发表的应用补片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29篇及1篇英文文献,从临床资料、手术结果、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加以整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应用补片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总结。结果:应用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特别在复发性疝的治疗中显示出极佳效果,从而证实腹股沟疝修补中应用补片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应用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潘林虎 王红岩 刘峥嵘 李国胜关键词:补片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 65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65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发生感染率、吻合口出现出血率、切口脂肪发生液化率、不完全肠梗阻率、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2%与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1%和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赵晓丹 王红岩 刘峥嵘关键词:结肠肿瘤 腹腔镜 肠梗阻导管保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经胃镜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肠梗阻病人经胃镜置人肠梗阻导管治疗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吸引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同时还需要补液及使用抗生素。(2)经... 李胜昔 王红岩 张志强 李国胜 金永兰 吕俊杰 王莉关键词: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 胃镜 文献传递 青年乳腺癌2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8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中老年乳腺癌病例作对照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39.0%;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73.0%,2组在肿瘤直径、肿瘤分期、组织学分型、腋淋巴结转移数及5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青年乳腺癌患者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比较,预后较差。 李加生 王红岩 毕文海 富永明关键词:青年女性 乳腺癌 生存率 预后 淋巴结标记及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改良淋巴结显示液(MLNRS)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联合法对胃癌术后标本进行区域淋巴结检查,分析其对病理分期(pTNM)的影响方法:以46例胃癌术后标本为研究对象。先行传统法检出淋巴结,再经MLNRS染色进一步检出淋巴结,所有淋巴结经HE染色诊断是否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检测微转移。结果:传统法检出淋巴结共1 456枚,HE:染色130枚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检测出63枚存在微转移标本再经MLNRS染色后又检出1 377枚淋巴结,其中HE染色106枚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102枚存在微转移联合检查法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均较传统检查法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检查方法分组比较,pN分期以及pTNM分期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LNRS能够提高胃癌区域淋巴结平均检出数,IHC法有助于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检出率。 王红岩 刘峥嵘 徐惠绵关键词:胃癌 淋巴结 微转移 自发性肠系膜血肿致上消化道梗阻1例报告 2019年 自发性肠系膜血肿是某节段肠管的肠系膜血管树局部出血形成的血肿,是普外科的罕见疾病。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诊断困难,常易误诊。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1例肠系膜血肿病例。报告如下。 王艺桦 匡立润 王红岩 刘峥嵘关键词:腹腔内出血 消化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