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西志
- 作品数:100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贾第鞭毛虫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贾第鞭毛虫的方法,属于食源性寄生虫的检测技术领域,首先依据贾第鞭毛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tim)设计特异性引物及焦磷酸测序引物;再提取待...
- 孙涛邓明俊肖西志王群郑小龙凌宗帅
- 2009年国际马病疫情动态被引量:3
- 2010年
- 2009年在世界各国发生了数十起马病疫情,其规模不等、强度不一。如西尼罗热(哥斯达黎加)、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英国、阿联酋)、马鼻肺炎(克罗地亚、南非)、马脑病(以色列)、马传染性贫血(法国、德国)、水泡性口炎(美国)、马梨形虫病(美国、爱尔兰)、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哥斯达黎加、伯利兹)、马脑脊髓炎(伯利兹、委内瑞拉)。马脑病作为一种新发病首次出现在以色列,马脑脊髓炎多次出现在拉丁美洲国家,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在赛马业高度发达的美国、英国似乎变成了地方性流行病,这些动物疫病在流行病学上出现了新变化,应引起我国兽医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严防疫情疫病传入传出,特别是防止新发疫病(马脑病、西尼罗病毒病)传入国境,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 朱来华谭乐义郑小龙于红光肖西志邓明俊辛学谦王群马丰忠姜迪来
- 兔皮中有害细菌16s rDNA RFLP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离自进口兔皮中的6种细菌,即莫拉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皮氏罗尔斯顿菌、产色葡萄球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嗜铜菌属,分别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然后以所提取的DNA为模版,用16s rDNA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PCR...
- 肖西志梁成珠张彦明李甲新龙玲邓明俊朱来华臧伟卢瑜郑小龙徐彪
- Ⅰ型鸭肝炎病毒PCR-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11年
- 用RT-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建立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获得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 I)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RT-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以正常鸭胚尿囊液、正常鸭肝组织、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鸭源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作对照进行特异性检测;将强毒株核酸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同时将该方法与病毒分离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做人工感染样品的平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4 pg的DHV I核酸模板,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PCR-DHPLC对DHVⅠ强毒株人工感染鸭组织脏器的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脑、脾、肺病料的检出率显著(P≤0.01)高于病毒分离,PCR-DHPLC与荧光RT-PCR检测方法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DHVⅠ的符合率为100%。研究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诊断Ⅰ型鸭肝炎病毒,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 孙涛肖西志徐彪梁成珠凌宗帅张太翔岳志芹
- 关键词:RT-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 NDM-1基因新型染料Ever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11年
- 研究初步建立了NDM-1基因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鉴定方法。研究根据超级细菌NDM-1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检测引物(ND-E-F和ND-E-R),对NDM-1质粒DNA和其他11个标准菌株进行了EVER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携有NDM-1基因的质粒DNA模板都出现了很强的特异信号,而其他对照病菌均未出现特异荧光信号,证明这套引物及探针具有NDM-1基因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测定结果,此体系可检出10fg/μL质粒DNA模板。研究表明,Ever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NDM-1基因检测方法。
- 吴兴海赵立青魏晓棠魏秋月肖西志封立平厉艳
- 关键词:NDM-1
- 美洲锥虫病——美洲新型艾滋病被引量:2
- 2013年
- 美洲锥虫病,又称查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潜在致命的寄生虫性人兽共患病。除人外,在美洲200多种哺乳动物感染了克氏锥虫。人和动物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锥蝽,偶尔通过非吸血昆虫媒介机制传播,如输血、污染食品、母婴感染。该病的临床症状因感染阶段不同而异,早期急性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隐匿期亦无症状,慢性期的典型症状为渐进性慢性心脏和消化系统损害,持续终生,部分病例死亡。因克氏锥虫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早期传播模式、漫长的潜伏期和难以治愈等方面极其相似,有专家将查加斯病称为"美洲的新艾滋病"。该病曾局限于美洲地区,但现已随人口迁移传播到欧洲等大陆,成为全球性疫病。在急性期,使用苄硝唑和硝呋替莫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很有效;在慢性期,也可延迟或防止症状恶化,但仍有部分慢性病例最终发展成致命的心脏和消化道衰竭。查加斯病可通过病原鉴定、血清学和分子学技术进行诊断。目前尚无查加斯病疫苗,媒介昆虫控制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论文详细介绍了美洲锥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以及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 朱来华王宁宁王树峰邓明俊肖西志孙涛魏乃林于红光赵玉然郑小龙王群
- 关键词:克氏锥虫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23抗原基因在家蚕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被引量:1
- 2004年
- 将日本血吸虫 2 30 0 0膜蛋白 (Sj2 3抗原 )基因从原核表达载体 p ET2 8(c)中亚克隆入转移载体 p Bac PAK- His1,构建了 p Bac PAK- his1- Sj2 3转移载体 ,并与线性化家蚕杆状病毒共转染家蚕细胞 ;经 PCR鉴定得到重组病毒 ,经过蓝、白斑筛选得到纯化的重组病毒 ;SDS- PAGE显示日本血吸虫 2 30 0 0膜蛋白基因在家蚕细胞中实现表达 ,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6 0 0 0 ;重组 Sj2 3经 Western-
- 肖西志林矫矫于三科张亮程国峰顾越星金亚美沈阳苑纯秀刘金明付志强张福来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家蚕细胞原核表达
- 施马伦贝格病毒被引量:1
- 2013年
- 施马伦贝格病毒病(Schmallenberg virus,SBV)是一种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因于2011年底在德国施马伦贝格镇首次发现而临时得名,随后蔓延于西欧(包括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西班牙、英国和丹麦),并分别在奥地利、波兰、瑞典和芬兰等国的牛、山羊、绵羊中检测到抗体。遗传分析显示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西姆布血清群病毒(Simbu serogroup viruses)的亲缘关系最密切,西姆布血清群病毒是已知的反刍动物病原,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蚊、蠓)传播。施马伦贝格病毒病有2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成年牛出现短暂轻微/温和的病症(产奶量减少、发热、腹泻)和新生哺乳动物(牛、羊)死产和先天缺陷。因为同群类似的病毒不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无该病毒致人发病的证据,但现阶段尚不能完全排除。尽管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但因已有类似病毒(赤羽病)的疫苗,疫苗接种应是控制该病的可能选项。因施马伦贝格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许多方面尚不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朱来华郑小龙王群肖西志邓明俊魏乃林于红光辛学谦孙涛赵玉然王宫璞
- 关键词:施马伦贝格病毒反刍动物
- 免疫PCR检测微量H5亚型禽流感病毒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有效检测低浓度禽流感病毒,笔者通过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痕量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间接免疫PCR方法和间接"三明治"抗体夹心免疫PCR方法。以TopYield 96孔板为固相免疫吸附载体,以禽流感病毒H5蛋白为检测对象,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及亲和素-生物素桥联作用,将生物素标记的报告DNA分子和生物素标记的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体分子连接。充分洗涤后,在TopYield板孔中添加PCR反应液,对板壁偶联的报告DNA进行PCR扩增,间接达到检测微量禽流感病毒H5蛋白的目标。通过优化报告DNA分子和链亲和素的浓度,2种免疫PCR技术都可检测到约1fg的禽流感病毒H5蛋白,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灵敏性提高了近1 000倍。
- 邓明俊肖西志吴振兴张彦明辛学谦郑小龙王群王昌军
- 关键词:免疫PCR禽流感病毒
- 马动脉炎病毒的液相芯片检测引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动脉炎病毒的液相芯片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从样品处理到出结果仅需4小时左右;由于采用了接近生物反应体系的液相芯片系统和特异性的探针,使该方法可与荧光定量PCR相媲美。...
- 郑小龙徐彪梁成珠王群朱来华邓明俊岳志芹肖西志赵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