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鹏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内科
  • 2篇内科学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糖
  • 1篇诊疗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诱导
  • 1篇伤风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大出...
  • 1篇神经损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手术中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胡鹏
  • 2篇魏捷
  • 2篇李建军
  • 2篇杜贤进
  • 2篇吴旭
  • 2篇吴淼
  • 2篇晏晨
  • 1篇余佳
  • 1篇陈莉
  • 1篇李佳
  • 1篇王卫星
  • 1篇邓文宏
  • 1篇田丹
  • 1篇赵亮
  • 1篇李文
  • 1篇杨文斌
  • 1篇徐瑶
  • 1篇王晶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变异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喉返神经变异更容易受到损伤。本文报道1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发现左侧喉返神经变异,分三支入喉,并结合既往文献复习手术中喉返神经变异情况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胡鹏余佳邓文宏赵亮王卫星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喉返神经损伤手术后并发症
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救治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破伤风是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仍然常见,若不进行规范的救治,病死率高。成人破伤风的病程为4~6周,在救治的持久战中,如何把控治疗的关键环节是救治成功的基础。本文对29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治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2017-01-2019-09期间收治成人破伤风患者共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1~85岁,平均63岁。Ⅰ/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予以环境控制、伤口处置、TAT和HTIG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控制肌肉痉挛、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综合救治。结果:3例患者放弃治疗回家,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症状缓解期10~32 d,电话随访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成人破伤风救治持久战中需要把控以下关键环节:阻止毒素产生是基本,中和游离毒素是必须,早期气管切开是关键,控制肌肉痉挛是要点,营养支持治疗是保证,主动免疫防止再发病。
杜贤进魏捷李佳晏晨吴淼吴旭杨文斌胡鹏李文徐瑶
关键词:成人破伤风
血管外膜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2
2003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的假说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在对其研究过程中,人们长期把注意力集中于血管内膜。最近证据表明,血管外膜炎症和血管外膜细胞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本文拟对血管外膜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胡鹏李建军
关键词:内科学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以多学科协作为导向的重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综合治疗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16-12-31期间于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接受MDT模式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4例,对该群患者的病例特点、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35.58%)及消化性溃疡(34.62%),采用MDT策略后,79.17%的患者在入院24h内完成内镜检查(治疗),最终92例(88.46%)患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93±8.34)d。结论:MDT策略的实施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疗效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田丹魏捷晏晨杜贤进吴淼吴旭胡鹏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
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外膜炎症对兔股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用脂多糖诱导兔股动脉外膜炎症,来观察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股动脉壁核因子κB p65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外膜炎症对内膜增生影响的分子机制。高脂饮食饲养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两侧股动脉按实验要求分为分为脂多糖组(n=24)和对照组(n=24)。制备用脂多糖诱导的外膜炎症模型,于术后0天(n=8)、3天(n=8)和2周(n=8)处死动物取得股动脉标本,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和内膜增生情况,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镜下观察核因子κB p65在动脉壁的表达。结果发现3天和2周时,脂多糖组血管外膜和内膜面炎症细胞明显增多。在3天时,脂多糖组血管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在胞浆中出现核因子κB p65阳性表达。计算机图象分析发现,2周时脂多糖组内膜面积(0.93±0.14mm2)和对照组(0.75±0.15mm2)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外膜炎症可导致兔股动脉内膜增生,而在内膜增生之前伴随着血管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核因子κBp65的阳性表达,外膜炎症可能是通过激活上述细胞中的核因子κB从而启动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内膜增生。
胡鹏李建军陈莉王晶
关键词:内科学免疫组织化学法股动脉核因子Κ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