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澍洽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房
  • 4篇皮瓣
  • 3篇脂肪
  • 3篇切取
  • 3篇自体
  • 3篇细胞
  • 3篇胶原
  • 2篇移植物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脂肪移植
  • 2篇乳腺
  • 2篇软骨
  • 2篇缺损
  • 2篇注射性
  • 2篇自体脂肪
  • 2篇自体脂肪移植
  • 2篇组织工程方法
  • 2篇组织工程化
  • 2篇瘢痕
  • 2篇胶原凝胶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5篇许澍洽
  • 13篇许扬滨
  • 10篇刘祥厦
  • 6篇唐庆
  • 4篇曾瑞曦
  • 3篇程钢
  • 3篇林珣珣
  • 3篇苏爱云
  • 3篇朱家恺
  • 2篇张毅
  • 2篇朱昭炜
  • 2篇黎志明
  • 1篇陈育贞
  • 1篇陈流华
  • 1篇韦南茉
  • 1篇江丽
  • 1篇朱洪章
  • 1篇张展强
  • 1篇黄洁新
  • 1篇秦王驰

传媒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诱导时间对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类许旺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比较诱导时间对脂肪干细胞(ADSC)向类许旺细胞(iSC)诱导分化时的增殖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选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腹股沟脂肪分离培养ADSC,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标志阳性蛋白CD29、CD90及阴性蛋白CD45。iSC诱导液培养ADSC。通过S1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确认ADSC分化为iSC。诱导后第1、4、7、10、13、16和19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SC均有S100、GFAP蛋白的表达。诱导第7天时细胞增殖率较诱导前明显减慢(A值分别为0.330±0.020和0.400±0.004,P<0.05),并与诱导时间负相关;第19天时,iSC增殖率低于诱导前的50%(A值分别为0.016±0.003和0.400±0.004,P<0.05)。iSC细胞凋亡较同期ADSC明显。结论ADSC诱导的iSC增殖率可能在诱导7d时活力最佳。
黄昭伟朱昭炜许澍洽林珣珣韩兵刘祥厦许扬滨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类许旺细胞许旺细胞
微孔引流在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微孔引流在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中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研究组为选择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及微孔引流治疗患者,共51例;对照组为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及胶片引流治疗患者,共58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切口哆开及表皮坏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术及微孔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少.
许澍洽刘祥厦唐庆曾瑞曦许扬滨
关键词:腋臭并发症
BMSCs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综述BMSCs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BMSCs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支架为软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细胞因子和基因修饰可促进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三者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三维支架的改良、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提高,将推动临床上软骨重建技术的发展。
许澍洽许扬滨
关键词:组织工程软骨BMSCS基因修饰细胞因子
自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胶原海绵多孔支架构建大鼠乳腺脂肪组织的初步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干细胞复合胶原海绵多孔支架构建大鼠乳腺脂肪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离心方法分离并培养6只雌性SD大鼠的脂肪干细胞.对脂肪干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及鉴定.将自体脂肪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海绵多孔支架进行体外培养.将自体脂肪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海绵多孔支架移植到大鼠右上侧乳腺(实验组),将Ⅰ型胶原海绵多孔支架移植到大鼠左上侧乳腺(对照组),共移植6例.12周后观测有无新生脂肪形成;测量新生脂肪组织湿质量;组织切片行HE及油红0染色.结果 SD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具有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体外培养2周,胶原支架内可见ASC生长.实验组可见乳腺与胸肌之间有脂肪样新生组织形成,平均湿质量为(121±9) mg.对照组见乳腺与胸肌之间有胶原海绵样组织形成,平均湿质量为(77±6) mg,两组间湿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E及油红O染色证实,实验组新生组织主要为成熟脂肪组织;而对照组主要为胶原纤维.结论 自体脂肪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海绵多孔支架可在大鼠乳腺区域形成脂肪组织.
许澍洽许扬滨江丽朱家恺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
超声刀下切取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术的术中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超声刀下切取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6年8月完成的24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宣教、器械物品准备充分;术中做好有效的体位安置及患者自体皮瓣保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乳房假体的管理;术后观察及超声刀的使用、保养与维护等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24例患者实施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术的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5 h,平均(4±0.5)h,术中出血量100~200 ml,平均(136±14.8)ml,其中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血肿,未出现皮瓣坏死、感染及护理不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切取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术中使用超声刀的热损伤小,止血效果好。术前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充足,安全摆换手术体位,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植入物的安全管理等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陈育贞韦南茉郭妍许澍洽
关键词:超声刀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护理体会
穿支定位在原瘢痕区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意义:附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穿支定位在腹壁瘢痕患者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时的作用. 方法 术前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以确定有未被损伤及足够粗的腹壁下动脉皮瓣穿支,术中探查已定位穿支血管,分离腹壁下动脉穿支及皮瓣,二期乳房再造1例. 结果 术前最优穿支体表定位位置与术中吻合,最大穿支位置位于脐水平左侧约2.8 cm处的垂直下方2.0 cm,内径1.3 mm.皮瓣成活好,术后随访半年,再造乳房外形良好,总体修复效果优良. 结论 腹壁瘢痕并非DIEP皮瓣的绝对禁忌手术指征,术前MDCTA可提供准确的腹壁下动脉穿支解剖学信息,术中探查最优穿支血管,保证了皮瓣的血运.穿支定位可作为原瘢痕区切取皮瓣的术前常规检查。
许澍洽朱洪章刘祥厦许扬滨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瘢痕
内镜辅助下切取背阔肌瓣结合假体隆胸修复Poland综合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乳房不对称畸形的微创修复方法。方法在内镜辅助下,采用腋窝皱襞、胸背部小切口,剥离乳腺后间隙、背阔肌前缘及浅、深面,保留血管蒂完整性,切取背阔肌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胸部乳腺后间隙后分点与深部筋膜固定,再造腋前襞等结构,Ⅱ期结合腋窝入路硅凝胶假体隆胸修复Poland综合征1例,重点分析切口选择、内镜辅助下背阔肌瓣剥离、蒂部游离等手术操作要点。结果术后随访2年,腋前襞成形好,再造乳房外形自然,双侧不对称明显改善,手术切口瘢痕愈合好,总体修复效果优良。结论内镜辅助下背阔肌带蒂转移术结合假体隆胸修复Poland综合征患者腋前襞及乳房不对称畸形美容效果好,手术创伤小,并可有效地减少手术切口瘢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刘祥厦许澍洽张展强陈流华许扬滨
关键词:POLAND综合征内镜背阔肌瓣隆胸术
4-甲基伞形酮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4-甲基伞形酮(4-methylumbelliferone,4MU)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分别用浓度为0、0.2、0.4、0.8mM的4MU处理,采用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4MU对KFs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ELISA、qPCR、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4MU对KFs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4MU不仅抑制KFs细胞增殖迁移,而且可减少KFs对IL-6和IL-8的分泌,同时抑制HAS2和HAS3 mRNA的表达及α-SMA、TLR4、CD44、NF-κB1、P65蛋白的合成。结论:4MU可以抑制KFs增殖和迁移,并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KFs炎症因子分泌,因此,4MU有可能成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新药物。
牛星堂林珣珣朱昭炜许澍洽唐庆
关键词:瘢痕疙瘩炎症因子
组织工程化乳房移植物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中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工器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织工程化乳房移植物及其构建方法。木发明所述的组织工程化乳房移植物,以可注射性材料I型胶原凝胶作为载体支架,以脂肪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所述种子细胞附着于载...
许扬滨朱家恺许澍洽刘祥厦程钢黎志明唐庆张毅曾瑞曦苏爱云
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策略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对51例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放疗、切缘距离及肿瘤大小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缺损面积4 cm×6cm至20cm×26cm,均I期予植皮、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30.4年,总体复发率为23.1%,1例复发7次的患者发生肺转移。非放疗组与放疗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缘≤2cm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2cm组(37.5%vs 19.4%,χ2=12.49,P〈0.01);肿瘤≤5cm组患者复发率为16.7%,肿瘤〉5cm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单纯局部切除复发率高,手术需行广泛切除,结合术后放疗并不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复发可能与肿瘤的大小、切缘距离等因素有关;多次复发可引起远处转移。
刘祥厦唐庆许澍洽黄洁新许扬滨
关键词:隆突性纤维肉瘤腹壁缺损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