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仁金

作品数:50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中国荷斯坦
  • 16篇中国荷斯坦牛
  • 16篇荷斯坦牛
  • 13篇多态
  • 13篇体细胞
  • 13篇基因
  • 11篇体细胞评分
  • 9篇细胞
  • 8篇遗传多态
  • 8篇遗传多态性
  • 8篇泌乳
  • 7篇乳房炎
  • 7篇泌乳性
  • 7篇绵羊
  • 7篇PCR-SS...
  • 6篇多态性
  • 6篇泌乳性状
  • 5篇奶牛
  • 5篇分化
  • 5篇干细胞

机构

  • 36篇扬州大学
  • 14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奶牛育种...

作者

  • 50篇陈仁金
  • 33篇杨章平
  • 30篇毛永江
  • 19篇陈莹
  • 14篇常玲玲
  • 13篇朱孝荣
  • 13篇冀德君
  • 12篇李云龙
  • 11篇袁红花
  • 10篇朱裕华
  • 10篇胡安康
  • 9篇吴连连
  • 8篇吴海涛
  • 8篇王珍珍
  • 7篇李锐
  • 7篇施雪奎
  • 6篇张亚琴
  • 5篇王小龙
  • 5篇黄丹丽
  • 3篇瞿冬艳

传媒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畜牧杂志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牛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遗传
  • 1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7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荷斯坦牛IL8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以及体细胞评分的关联被引量:10
2010年
以上海某奶牛场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Interleukin-8(IL8)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了IL8基因突变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测定日乳脂率、测定日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测定日体细胞评分7个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生产实际的分子标记。共检测到KK、KA和AA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87、0.451和0.362,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412和0.588。该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305d乳蛋白量、305d校正产奶量和305d乳脂量以及体细胞评分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测定日乳蛋白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测定日乳脂率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KK基因型对测定日产奶量、305d校正产奶量、305d乳蛋白量和305d乳脂量极显著高于AA和KA基因型(P<0.01)。KK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KA、AA基因型(P<0.01)。对于测定日的乳蛋白率AA基因型显著低于KA、KK型(P<0.05)。IL8基因遗传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中国荷斯坦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陈莹常玲玲冀德君吴海涛李云龙李锐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遗传多态性PCR-SSCPSCS
雷帕霉素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雷帕霉素Treg细胞的调控作用是否与细胞自噬有关。方法取小鼠脾脏,经研磨后用细胞分选试剂盒分选细胞。细胞经抑制剂或干扰分子处理改变细胞自噬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的生成比例。结果抑制自噬Treg细胞生成比例显著下降。结论细胞自噬参与调控Treg细胞功能。
陈全刚陈仁金袁红花
关键词:TREG细胞雷帕霉素细胞自噬
中国荷斯坦牛乳铁蛋白基因5′侧翼区的遗传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PCR-R FLP技术检测了来自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乳铁蛋白(LF)基因5′侧翼区的基因多态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在LF基因启动子区的-3727(C/G)、-3717(A/G)存在连锁碱基突变,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发现3种基因型CCAA、CGAG和GGGG,频率分别为0.674、0.300和0.026,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824和0.176。该位点突变对体细胞评分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GGG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数极显著小于CGAG和CCAA基因型(P<0.01),CGA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数显著小于CCAA基因型(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基因该突变位点对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有很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中国荷斯坦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王小龙杨章平陈仁金毛永江冀德君
关键词:乳铁蛋白基因体细胞评分PCR-RFLP中国荷斯坦牛
牛亚科6个群体LYZ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牛亚科6个群体溶菌酶(LYZ)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上海福特牛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样本中(水牛除外),有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定义了9种单倍型;群内核苷酸多样性(Pi)在0.000 00~0.001 96之间,说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瘤牛、蒙古牛、鲁西黄牛间关系密切,瘤牛和普通牛与牦牛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大额牛关系相对较远。
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冀德君常洪陈莹施雪奎吴海涛
关键词:牛亚科系统进化
中国荷斯坦牛LYZ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溶菌酶基因(lysozyme,LYZ)编码区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联性,寻找与乳房炎相关的分子标记,加快中国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进程。【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LYZ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LYZ基因的多态位点与SCS和305d产奶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YZ基因的外显子1上存在115(T>G)突变位点,突变使精氨酸变为亮氨酸;突变位点经PCR-SSCP法检测发现了3种基因型TT、TG和GG,频率分别为0.270、0.508和0.222,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GG基因型个体的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TT基因型个体(P<0.01),显著低于TG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的305d产奶量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高于TT基因个体(P<0.01),显著高于TG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115(T>G)位点GG基因型,对中国荷斯坦牛的SCS和305d产奶量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房炎抗性的筛选。
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陈莹常玲玲吴海涛冀德君李云龙张亚琴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PCR-SSCP多态性体细胞评分305D产奶量
乳房炎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毛永江陈莹陈仁金常玲玲施雪奎杨章平梁祥焕尹召华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泌乳性能体细胞数
4个绵羊品种Leptin基因部分片段的SNPs多态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利用PCR-SSCP技术对萨福克、陶赛特、得克塞尔及滩羊4个绵羊品种358个个体Leptin基因等2、3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7个SNPs,其中新发现5个SNPs。测序结果表明,在外显子2上无突变。内含子2上存在A99G、G115A、C150T、C171T位点。外显子3上,存在G271A;C316A;G387T位点。外显子3上的SNPs使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统计分析表明A99G、C150T和A99G+C150T位点与生长发育性状存在相关性。在A99G位点,Aa基因型初生质量、日增质量、体高、胸围和尻宽指标上均高于AA基因型,初生质量、日增质量和体高指标差异显著(P<0.05),胸围和尻宽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C150T和A99G+C150T位点结果一致,突变基因型日增重、体高、体长、胸围和尻宽指标均高于野生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
黄丹丽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李云龙田黛君陈亮赵晓勇
关键词:绵羊LEPTIN基因SNPS生长发育性状
大额牛溶菌酶(LYZ)基因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了对大额牛与其他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研究以及为大额牛群体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据普通牛溶菌酶(lysozyme,LYZ)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并测定了大额牛LYZ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444bp),并与GenBank上8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大额牛与普通牛、人、猪、家鼠、沟鼠、猊猴、鸡、斑马鱼各物种在LYZ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3%、76.6%、79.4%、81.8%、71.3%、68.2%、58.9%、50.5%,并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大额牛与其他物种间分子进化树,并得到了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大额牛与普通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其他物种聚为一类。该系统聚类结果与动物学分类一致,表明LYZ基因适合于构建不同物种间系统进化树。[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大额牛与近缘物种间分子进化,阐明大额牛的真正起源奠定一定实验基础。
李锐陈仁金杨章平陈莹常玲玲常洪
关键词:大额牛溶菌酶基因分子系统进化
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探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与自然月份、胎次、乳区、牛舍、泌乳月等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掌握奶牛隐性乳房炎与外界环境及奶牛泌乳生理状态的关系,为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通过对南方某牧场泌乳牛群进行隐性乳房炎的CMT逐月检测,分析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二、三胎牛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第五、第六个泌乳月和第九个泌乳月以上牛新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左乳区阳性率高于右乳区。[结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有随着胎次和泌乳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张亚琴陈仁金陈莹毛永江杨章平
关键词:隐性乳房炎奶牛
南方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011年
牛乳房炎是世界乳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除了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造成乳产量和质量下降、药品或兽医治疗费用增加外,还导致乳牛失去泌乳能力而被强制性淘汰等严重经济损失。
陈莹杨章平陈仁金武秀香李云龙常玲玲张亚琴许兆君尹召华梁祥焕
关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泌乳能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