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怀志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颈椎
  • 7篇疗效
  • 6篇手术
  • 6篇前路
  • 6篇前路减压
  • 5篇韧带
  • 5篇椎间盘
  • 4篇韧带骨化
  • 4篇轴性症状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纵韧带
  • 4篇颈前
  • 4篇颈前路
  • 4篇颈前路减压
  • 4篇颈椎间盘
  • 4篇颈椎间盘突出
  • 4篇后纵韧带
  • 4篇后纵韧带骨化
  • 4篇后纵韧带骨化...
  • 4篇骨化

机构

  • 21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陈怀志
  • 21篇胡成栋
  • 14篇周玉军
  • 13篇王飞
  • 13篇李东风
  • 11篇霍喜卫
  • 8篇王瑞
  • 8篇刘法敬
  • 6篇张恩录
  • 3篇刘曦
  • 3篇李海涛
  • 2篇赵亮
  • 2篇张伯勋
  • 1篇郭全义
  • 1篇魏民
  • 1篇武翠芳
  • 1篇王辉
  • 1篇李盼

传媒

  • 8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班膦酸钠对小细胞肺癌溶骨性骨转移瘤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对体外培养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6例溶骨性骨转移的肺癌患者,切取转移灶进行细胞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骨转移瘤细胞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2,4,8μg/L)的伊班膦酸钠,对照组加入同等质量分数的0.9%Na Cl,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差异及细胞对骨磨片的作用,并进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实验组细胞数明显减少,形态变化明显,骨磨片上骨吸收陷窝形成减慢,数量减少;实验组随时间递增和浓度梯度递减,其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各浓度组处理小细胞肺癌细胞48 h后均使Bcl-2蛋白表达FI≤1.0(即阴性表达),随着作用剂量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相对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在体外,实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伊班膦酸钠均能够抑制转移性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调控Bcl-2蛋白的表达,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王瑞李东风王辉胡成栋陈怀志王飞刘法敬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合理选用小腿部不同种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部位不同,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有选择的应用小腿部4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34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3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远端部分坏死3例,均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9个月~3年,平均随访19.3个月,所有皮瓣质地良好,外形较满意,感觉获得部分的恢复。4例肥胖患者术后1年再次行皮瓣修薄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面积不同,合理选用小腿部逆行岛状皮瓣,可一期覆盖创面,防止骨、肌腱、神经等组织外露所导致的病废。
赵亮胡成栋周玉军李东风陈怀志王飞王瑞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外科皮瓣
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联合C_(4—5)椎间孔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联合C4—5椎间孔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行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扩大术,B组75例行单纯椎管成形术。观察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轴性症状、颈椎曲度及稳定性的变化,比较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脊髓受损程度加重等情况发生。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术后2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JOA评分)、轴性症状(VAS评分)、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2%),B组出现7例(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对C4—5椎间孔进行适当扩大可降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且不会对颈椎曲度、稳定性及术后轴性症状造成影响。
王飞胡成栋霍喜卫陈怀志李东风刘法敬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
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腰椎间盘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腰椎间盘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玻璃化冷冻组、常规低温冷冻组和新鲜髓核细胞组,每组10只,将取下的腰椎间盘标本通过玻璃化冷冻法与常规低温冷冻法分别冻存30 d,复温洗脱后,利用MTT比色法测量两组腰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细胞的相对活性,利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其细胞存活率。结果 MTT比色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玻璃化冷冻组和常规低温冷冻组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存活率和相对活性均低于新鲜髓核细胞组,玻璃化冷冻组的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存活率和相对活性均优于常规低温冷冻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活性高,保存效果优于常规低温冷冻法。
胡成栋刘曦李盼周玉军陈怀志郭全义
关键词:椎间盘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表评估手术疗效,计算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3个月观察轴性症状发生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测量颈椎曲度指数(CCI)。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损伤情况。随访时间为13~46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再关门”出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分别为(8.2±2.5)分、(13.0±3.3)分和(13.9±3.6)分,JOA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4.8±18.5)%。术前CCI为(16.2±4.5)%,末次随访时减小为(14.7±4.7)%,CCI较术前减少(1.5±0.4)%。13.9%(5/36)的患者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结论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能有效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维持颈椎曲度的同时,可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李东风刘法敬胡成栋霍喜卫陈怀志周玉军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成形术微型钛板韧带复合体轴性症状
脱细胞鸡肌腱的制备与体外生物力学测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制备鸡的脱细胞屈趾肌腱,并对脱细胞肌腱进行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测定,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3~4个月龄的来亨鸡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脱细胞肌腱组)和对照组(新鲜肌腱组)。应用胰酶、Triton-X100等试剂对来亨鸡的趾屈肌腱进行脱细胞处理,将制备的脱细胞肌腱进行大体、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体外生物力学测定,并与新鲜肌腱进行对比。结果脱细胞肌腱大体观察无明显变化,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肌腱经脱细胞处理后无细胞残留,肌腱细胞外结构保存良好,2组肌腱内的羟脯氨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细胞肌腱的破裂强度为160.23MPa,应力应变曲线第二段的弹性模量1.47GPa,与新鲜肌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腱经脱细胞后,其细胞外结构保存较完整,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性能与新鲜肌腱无明显差异。
胡成栋刘曦张伯勋周玉军陈怀志李东风王飞
关键词:脱细胞肌腱异体生物力学
双孔腕管镜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双孔腕管镜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28例行传统手术。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但是术后3个月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患者两点分辨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和瘢痕痛的发生,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传统切开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短期效果好于关节镜手术方法,长期效果没有很大区分,术后3个月随访两点辨别觉也没有显著区分,但是传统手术有明显的瘢痕痛术后并发症。
李海涛胡成栋陈怀志周玉军张恩录王瑞王飞霍喜卫
关键词:传统手术关节镜手术腕管综合征
轻症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效果及手术时机选择
2014年
目的探讨轻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影响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90例轻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进行正规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时,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以JOA评分作为疗效评价的标准。同时,对影响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2 a以上的随访。78例获得完整随访且数据完整,其中有21例因神经症状加重进行了手术治疗(A组),其余57例始终行保守治疗(B组)。B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恢复。A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JOA评分有明显恢复(P<0.05),但末次随访时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颈椎管狭窄、节段不稳是导致轻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轻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正规保守治疗往往有效;当伴有颈椎管狭窄、节段不稳等危险因素时,保守治疗效果差,需给予手术治疗。
陈怀志胡成栋霍喜卫任冬云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颈椎前路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与轴性症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与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1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2个月时根据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将患者为3组:A组36例,椎间高度恢复〈2mm;B组48例,椎间高度恢复2~4mm;C组29例,椎间高度恢复〉4mm。对3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损伤及神经症状加重等情况发生。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均〈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患者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7%,8%和17%,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中,椎间隙撑开不足及过度撑开均易导致术后轴性症状产生,最适撑开高度应控制在2~4mm。
周玉军刘法敬胡成栋陈怀志张恩录李东风
关键词:前路减压内固定术颈椎间盘突出症轴性症状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短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短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入内固定术治疗的短节段OPLL患者32例,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53-120(81.8±23.5)min,术中出血量为60-520(210.7±56.2)m L,术中6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经积极治疗后均愈合。随访时间16-42(25.6±4.2)个月,患者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从术前的(6.8±3.6)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的(13.1±5.6)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3.9±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率平均为(70.6±17.0)%。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入内固定术是治疗短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术式,可从前方直接切除骨化物达到直接减压目的,但术中需注意硬膜粘连及脑脊液漏的发生。
霍喜卫胡成栋陈怀志周玉军李东风王瑞王飞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