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扫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 2000年
- 陈文华
- 关键词:髋臼骨折CT
-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诊断(附4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FH,分析其临床和MRI表现。结果4例患者临床上均因局部出现肿块就诊,肿瘤发生于大腿深部软组织2例(左右各一),右侧上臂深部软组织1例,右颈深部1例。病灶均较为巨大,T1WI表现为低信号(其中可见更低信号阴影2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夹杂不规则低信号3例,增强后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其中1例肿瘤内可见点、线状血管流空影,3例病灶邻近骨未见明显改变,1例见邻近骨质破坏,但边界较锐利。结论MRI能确定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确切部位和范围,具备一定特点,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全面的术前评价,是一种最佳的检查手段。
- 陈文华金中高祝跃明吴晓
-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组织MRI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3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道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金中高徐炜何剑顾晓丽祝跃明吴晓陈文华张亮亮宣浩波
- 关键词:胃肿瘤
- 多层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诊断头颈部动脉瘤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MSCTA)对头颈部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头颈部动脉瘤患者行CT扫描、三维血管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多平面重建法(MPR)及容积积分法(VR)技术重建。结果发现1例颈内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瘤破裂伴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2例脑动脉瘤。结论MSCTA是目前诊断血管性病变的一种无创、快速、正确的重要手段,对头颈部血管瘤具有确诊价值。
- 吴晓何剑李凤琪顾晓丽陈文华宣浩波
- 关键词:MSCT三维血管成像头颈部动脉瘤血管性病变
- 肾上腺损伤的CT诊断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CT随访证实的9例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结果单侧肾上腺损伤7例(右侧6例,左侧1例),双侧肾上腺损伤2例。肾上腺损伤肿胀型2例,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密度增高;肾上腺血肿形成7例。肾周脂肪内出现条纹状出血影6例;膈脚增粗5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8例。结论CT,尤其是多排螺旋CT能准确显示肾上腺损伤的多种病理解剖改变,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金中高祝跃明吴晓陈文华张亮亮顾晓丽田萍何剑
- 关键词:肾上腺CT
- 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胃肠道间质癌(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CT 检查对 GIST 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但对腔...
- 祝跃明徐炜金中高董吉顺平金良吴晓田萍顾晓丽陈文华
- 文献传递
- 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CT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但对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定位有时亦较为困难,病灶起源无法确定则定性诊断无从说起,...
- 祝跃明徐炜金中高董吉顺平金良吴晓田萍顾晓丽陈文华
- 关键词:CT诊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