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运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铁路
  • 5篇沉降
  • 4篇地基
  • 4篇载体桩
  • 4篇高速铁路
  • 3篇路基
  • 3篇复合地基
  • 2篇软土
  • 2篇沉降变形
  • 1篇地基沉降
  • 1篇动力触探
  • 1篇压缩模量
  • 1篇软土地基
  • 1篇软土地区
  • 1篇深厚软土
  • 1篇深厚软土地区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受力
  • 1篇受力分析
  • 1篇双曲线法

机构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中国铁路设计...
  • 2篇铁道第三勘察...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作者

  • 9篇陈洪运
  • 7篇马建林
  • 3篇杨彦鑫
  • 2篇宋绪国
  • 2篇许再良
  • 2篇胡伟明
  • 1篇覃小纲
  • 1篇王功博
  • 1篇郭世周
  • 1篇苏春晖
  • 1篇董捷
  • 1篇胡中波
  • 1篇陈红梅
  • 1篇张志民
  • 1篇刘晶磊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
  • 2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轨道交通路基段减隔振屏障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屏障减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得到300 Hz内10 Hz整数倍的不同频率简谐荷载引起的振动波在地表的传播衰减规律,并对比分析无屏障及钢筋混凝土板、泡沫塑料板、非连续空井排、连续空井排、不同排距排桩、不同排数排桩等不同减隔振屏障措施的减隔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板屏障的减隔振效果最好;非连续空井排屏障与排桩屏障的减隔振效果无明显差异;当桩距固定为1.5倍桩径,调整排距至2.5倍桩径时,排桩屏障的减隔振效果最佳;排数越多,排桩屏障的减隔振效果越好;在各类减隔振屏障后均存在一定范围的振动隔离区,在振动隔离区范围外,屏障的减隔振效果消失。
陈洪运
关键词:轨道交通模型试验简谐荷载
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高速铁路中载体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分别采用Boussinesq法和Mindlin法对载体桩复合地基下卧层的附加应力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indlin法计算得到的载体桩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比采用Boussinesq法所得的附加应力小。并采用与土层深度有关的天然状态下的压缩模量修正公式对下卧层的压缩模量进行修正,计算了压缩模量修正前后的地基沉降量,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压缩模量修正后Mindlin法计算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该法对高速铁路中载体桩复合地基加固后的沉降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洪运马建林胡中波杨彦鑫
关键词:载体桩沉降
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由于载体桩首次应用于高速铁路正线段深厚松软土地基加固,为了解其加固机理,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经载体桩加固后的桩端扩大头附近土体的挤密效果显著,其中扩大头位置处土体的N63.5提高了1倍。通过对试验段沉降变形的长期监测得出:监测结束时,试验段工后沉降为8mm,满足高速铁路要求;由于载体桩桩长短、桩体刚度大及桩端扩大头形成的端阻大,使得载体桩加固区的土体变形量较小,仅为8mm,不到总沉降量(100mm)的1/10。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载体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地基加固中的作用模型,为今后高速铁路载体桩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参考。
陈洪运马建林杨彦鑫
关键词:高速铁路软土地基载体桩重型动力触探沉降变形
加筋水泥土桩在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由于路基病害及运能提高等因素,部分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强度已无法满足当下运营需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为了不影响既有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营,提出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固措施。结合朔黄线某路基现场试验段,介绍该加固措施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操作参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采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是可行的,施工期间线路正常运营,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
宋绪国张志民陈洪运郭世周董捷刘晶磊
关键词:既有铁路重载铁路路基加固水平旋喷桩
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结合近些年来载体桩在各大工程领域中施工及应用的经验,对载体桩的工程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将载体桩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加固,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廊坊段现场施工情况,介绍了载体桩在高速铁路应用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通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验了载体桩对桩周土体的挤密效果,分析探讨了载体桩加固挤密区的范围。
陈洪运马建林王功博
关键词:高速铁路复合地基载体桩施工技术
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对桩筏结构载体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深厚软弱地基加固中的沉降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单点沉降计与液位沉降计的联合监测法,在京沪高速铁路廊坊试验段进行了载体桩与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段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受桩长影响,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约为CFG桩复合地基的2倍,同时其沉降稳定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
陈洪运马建林许再良宋绪国
关键词:高速铁路载体桩CFG桩桩筏基础沉降变形
桩筏结构复合地基中筏板受力分析的理论计算模型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由于缺乏刚性桩复合地基之上筏板受力的合理计算公式,目前中国高速铁路桩筏结构复合地基中筏板的设计计算仍采用简化算法,其计算结果的准确合理性尚不满足要求,为此拟对桩筏基础之上的筏板进行理论求解。选取桩筏结构中单桩作用的筏板区域作为求解单元,将该单元结构视为位于单桩和Winkler弹性地基共同支撑的四边滑支Reissner矩形中厚板,将Reissner矩形中厚板的基本方程导入Hamilton体系,利用辛几何中的分离变量及本征函数展开等方法,求出矩形中厚板弯曲问题的解析解,进而可求得复合地基上筏板的内力、挠度、桩顶反力和桩间土压力等设计值。最后将现场试验实测值与理论模型解析解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文中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筏板弯矩、桩顶轴力及桩间土压应力等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在桩筏结构复合地基的筏板设计中,提出的理论模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计算方法。
陈洪运马建林陈红梅许再良胡伟明
深厚软土地区大桥群桩沉降现场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准确预测高速铁路沉降量,严格控制高速铁路沉降,达到高速铁路的平顺性标准,以某一软土地基高速铁路桥梁墩台为监测对象,采用液位-单点联合自动监测法对天津某特大桥沉降进行了长期观测。实测数据分析显示,单点沉降计布置合理的情况下能准确确定压缩层厚度。与现有规范的压缩层及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误差最大,压缩层厚度比实测值大141.1%,沉降量比实测值大182.9%;按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得到的沉降量计算值比实测值大4.0%;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得到的应力比为10%,沉降量计算值比实测值大8.9%。与液位沉降计测得的总沉降相比,《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计算的沉降值偏大,其余规范计算的沉降值均偏小。从可靠性和安全角度考虑,建议采用以10%应力比为条件的"应力控制法"计算压缩层厚度,采用铁路规范方法计算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层的桥梁桩基总沉降。
陈洪运马建林苏春晖杨彦鑫
关键词:深厚软土超长群桩沉降
双曲线法拟合高铁路基沉降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改进常规双曲线法拟合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中的"小量级、波动型"沉降时相关系数较低、预测沉降误差较大的不足,引入基于等效填筑时间修正和坐标变化推导得到的全量双曲线法和TS双曲线法。通过对某单点实测沉降的拟合,对比3种方法的结果差异,分析拟合起讫点的选择对相关系数和预测最终沉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种方法的总体适用性。结果表明,TS双曲线法抗数据波动性强,预测沉降较稳定,在3种双曲线法中最适用于高速铁路工程的沉降拟合。
陈洪运马建林覃小纲胡伟明
关键词:安全工程双曲线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