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祖望

作品数:71 被引量:66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造影
  • 25篇成像
  • 24篇动脉
  • 24篇血管
  • 24篇磁共振
  • 17篇静脉
  • 16篇MRA
  • 15篇血管造影
  • 13篇门静脉
  • 9篇CT
  • 9篇磁共振成像
  • 9篇磁共振血管
  • 8篇NMR
  • 7篇心肌
  • 7篇下肢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7篇X线
  • 6篇颈动脉
  • 6篇静脉造影

机构

  • 70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71篇陈祖望
  • 60篇周康荣
  • 24篇沈继章
  • 24篇陈财忠
  • 16篇王佩芬
  • 16篇林江
  • 16篇施伟斌
  • 13篇唐光才
  • 9篇杨培强
  • 8篇杨军
  • 7篇颜志平
  • 7篇叶建荣
  • 6篇吴东
  • 6篇曾维新
  • 5篇王建华
  • 5篇崔珊静
  • 4篇王灏
  • 4篇陈刚
  • 3篇王文平
  • 3篇程洁敏

传媒

  • 2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5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计算...
  • 4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3篇2001
  • 15篇2000
  • 11篇1999
  • 10篇1998
  • 10篇1997
  • 5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7
  • 2篇198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部搏动性肿块的MR诊断与鉴别
1997年
唐光才陈祖望
关键词:颈部肿块搏动性肿块MR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诊断方法对照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通过对6例患者10条股动脉的二维和彩色血流显像与X线造影和手术的对照研究,发现该技术可以明确地反映病变股动脉的形态、内径、截面积、管壁的厚度和粥样斑块的大小和范围。其测定股动脉内径和狭窄率也与相应部位X线造影的测量结果相关(r分别为0.83和O.86,P<0.001)。
朱慧君潘翠珍沈学东陈祖望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波诊断
腔静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DCEMRA)用于诊断腔静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5 2例疑有腔静脉畸形、血栓形成、狭窄、闭塞或受压的患者接受了 3DDCEMRA成像检查。分析 3DD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各种腔静脉病变和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 ,并把 33例 3DDCEMRA同常规腔静脉造影术 (15例 )和手术 (18例 )进行比较。结果  5 2例 3DDCEMRA图像均无伪影 ,血管显示清楚 ,达到诊断要求。 3DDCEMRA均清楚地显示了腔静脉正常解剖、畸形和各种病变 ,对腔静脉梗阻的部位、程度、梗阻原因和侧支分布均显示较好。以常规腔静脉造影和手术为标准 ,3DDCEMRA显示腔静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为 10 0 % ,另外它还具有能同时显示血管外病灶和多方位显示病变等优点。结论  3DDCEMRA简单易行 。
林江陈祖望周康荣沈继章陈财忠施伟斌崔珊静
关键词:静脉造影术腔静脉
正常成人下腔静脉的CT测量及其意义被引量:10
1995年
连续测量100例正常成人下腔静脉(IVC),其紧贴右心房水平的最大宽径及最小宽径(以下分别简称长径、短径)分别为32.74±3.94mm及22.70±2.75mm。IVC长径及短径与同一层面降主动脉(DA)长径及短径的比值分别是1.37±0.23及0.98±0.13。IVC短径及其与同一层面DA短径的比值是判断IVC增粗与否的简单、敏感的指标。其正常成人值分别为<30mm及≤1.30。
唐光才陈祖望周康荣
关键词: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
子宫肌瘤的MRI诊断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其表现特征。方法 对 2 6例疑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行B超和盆腔MRT1WI、T2 WI多方位扫描 ,其中 11例同时行动态增强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除 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内膜息肉和卵巢炎性假瘤外 ,余MRI诊断均与术后病理相符 ,诊断准确率为 92 %。B超确诊 2 2例 ,准确率 85 %。以手术病理为标准 ,MRI病灶检出率为 89%(5 5 /6 2 ) ,B超检出率为 6 9% (43/6 2 ) ,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17.86 ,P <0 .0 5 )。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或轮廓改变 ,宫腔变形。肌瘤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 ,T2 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 ,动态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 MRI在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宫腔的关系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郑蔚巍王述静周康荣陈祖望沈继章陈财忠
关键词:子宫肿瘤磁共振成像子宫肌瘤B超
三维DCE MRA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的应用被引量:30
1998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分成像(3DDCEMRM)检查的最佳技术,评价3DDCEMRA在该系统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行3DDCEMRA108次,二维(2D)DCEMRA10次。比较两种力法显示门静脉右支的能力,不同层厚对3DDCEMRA显示门静脉右支的影响,并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在3DDCEMRA的显示情况以及各种病变的3DDCEMRA表现一分析。结果3DDCEMRA显示门静脉右支级数优于2DDCEMRA(P<0.05),且层厚越薄,显示分支越细(p<0.01)。3DDCEMRA能较好地显示门脉主干(显示率93%)、左右分支(88%.97%)、肝静脉(81%)和腔静脉(83%),并能显示多种疾病。结论3DDCEMRA能较好地同时显示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多种疾病的显示和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林江陈祖望周康荣杨军王佩芬王建华颜志平沈继章陈财忠施伟斌
关键词:门静脉肝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小心肌梗死的MRI诊断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心肌梗死的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例心绞痛患者进行MRSE和MR电影成像,分析MRI表现与心肌核素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冠状动脉狭窄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2例心绞痛中MRI(T2WI和Gd-DTPAT1WI)发现5例有高信号的小心肌梗死灶(≤2cm),与无高信号病冽(7例)相比,其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效果差,冠状动脉狭窄严重,SPECT有明显局限性灌注缺损或稀疏区,心酶谱阳性率高,心电图有缺血表现(P<0.05);结论:MRI是检测小心肌梗死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施裕新周康荣陈祖望童步高王敏华黎盟
关键词:心肌梗塞NMR成像
下腔静脉重复畸形(附9例报告)被引量:10
1994年
下腔静脉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变异。本文报道9例,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成机制、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对下腔静脉畸形的分型标准。
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曾蒙苏
关键词:下腔静脉重复畸形CT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用于诊断腹腔含脂病变的价值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腹腔含有脂质病变的价值。方法 把 35例腹腔病变分成含脂病变组和非含脂病变组。均行梯度回波同相 (in phase,IP)和反相 (opposed phase ,OP)扫描 ,观察这些病灶在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 ;测定其信号强度 ,计算IP和OP像上信号强度变化率 ,并作非参数统计检验。结果 腹腔内含脂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 ,其信号强度变化率的中位数为 37.1% ,而非含脂病灶信号强度变化不大 ,中位数为 3.3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u =4.5 6 ,P <0 .0 1)。结论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简单实用 ,对检测腹部病变是否含有脂质有一定帮助。
林江陈祖望周康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脂肪组织脂肪肝
螺旋CT门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门静脉造影 (CTP)对门静脉系统的显示能力 ,评价其在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 0例疑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了CTP检查 ,其中经手术治疗者 47例 ,常规血管造影者 12例 ,以此为对照 ,对肝脏肿瘤定位及门静脉癌栓、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和不同疾病的CTP表现做一分析。结果 CTP能清晰成像门静脉系统 ,精确定位肝内病灶 (10 0 % ) ,CTP原始图像和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 (MPVR)检出门静脉癌栓的准确率达 10 0 % ,并可检测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范围和估计严重程度 ,以及显示多种疾病。结论 螺旋CT门静脉造影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
吴东周康荣陈祖望陈刚陈锦陈惠明
关键词:螺旋CT门静脉造影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