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患者活化T细胞、辅助性T细胞亚群水平及CXCR3的表达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及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7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24例)、不稳定心绞痛组(B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C组,3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D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四组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h1、Th2及CXCR3的表达。结果 B组、C组外周血活化T细胞百分比、Th1细胞mRNA和CXCR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D组(P<0.05)。A组、B组、C组Th2细胞mRNA表达水平低于D组(P<0.05)。结论活化T细胞水平、Thl/Th2比例失衡及CXCR3高表达提示冠脉斑块不稳定。
- 梁仪陈艳严金川陈蕊
- 关键词:活化T细胞CXC趋化因子受体3冠心病
- 小鼠Th17细胞体外诱导扩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此类细胞以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为标记,所以目前尚没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实验探讨了体外扩增Th17细胞的实验方法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表型与功能奠定基础。
- 王文红邵世和焦志军陈艳尤海燕陈蕾汪毅
- 关键词:TH17细胞体外诱导扩增自身免疫性疾病小鼠分离纯化方法影响因素
- 一种鼻饲管道温度测量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饲管道温度测量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设有控制面板,且壳体的外壁靠近控制面板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排布有鼻饲管道,且鼻饲管道的中部设有滴斗,所述滴斗处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壳体靠近...
- 陈艳
- 文献传递
- 开展预防性护理对ICU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了解开展预防性护理对ICU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9年1月的68例ICU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就诊ICU脑出血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组对于就诊ICU脑出血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ICU脑出血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炎性指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34(100.00%),常规护理组则是24(70.59%),P<0.05.预防性护理组炎性指标低于常规护理组.预防性护理组ICU脑出血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防性护理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更少,P<0.05.预防性护理组肺部感染的发生有3例,常规护理组肺部感染出现了9例.结论 ICU脑出血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效果确切.
- 陈艳
- 关键词:术后肺部感染
- 无需抽提RNA直接定量血浆microRNAs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无需抽提RNA直接以血浆中的microRNAs(miRNAs)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新方法。方法方法学建立。采集健康人EDTA—K,抗凝静脉血并分离血浆,取7.5μl血浆用等量含2.5%(体积比)Tween20的缓冲液处理后进行逆转录及PCR,建立血浆miRNAs直接检测法。用该方法检测健康人血浆标本中U6snRNA、miR-24—1—5p和miR--4634表达水平,评估其扩增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同时与传统的抽提RNA定量PCR检测法的阈值循环数(cq)值进行比较并作相关性分析。另外,应用建立的血浆直接检测法,比较了混合引物和单个引物逆转录法检测健康人血浆标本中U6snRNA、miR-24—1—5p和miR-4634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血浆直接检测法融解曲线显示健康人血浆标本中U6、miR-24—1—5p和miR-4634扩增产物分别在8l、83、84.2℃时出现单一峰,无引物二聚体峰和其他非特异峰出现。血浆直接检测法检测miR.24—1—5p扩增效率为1.1,同一份样本中U6、miR-24—1—5p和miR-4634这3种基因的扩增曲线平行,说明扩增斜率一致。直接检测法检测miR-4634的cq值为30.98±0.17,高于RNA抽提法的29.2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5,P〈0.01),而2种方法检测u6(直接检测法32.43±0.08,RNA抽提法32.57±0.06;t=1.354,P〉0.05)、miR-24—1-5p(直接检测法20.73±0.14,RNA抽提法21.064-0.21;t=1.749,P〉0.05)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检测U6(r=0.8605,P〈0.01)、miR.24—1—5p(r=0.7289,P〈0.05)和miR-4634(r=0.7485,P〈0.01)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混合引物和单个引物逆转录后PCR的cq值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建立的血浆直接检测法只需对血浆标本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并可使用混合引物进行逆转录定量PCR,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中华
- 张莹莹焦志军段唐海刘美红王文红陈艳刘强熊御云
- 关键词:微RNAS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血浆
-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脾脏髓样抑制细胞检测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用牛II型胶原建立DBA/1J小鼠CIA模型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在CIA诱导的第21d、28d、35d、40d和45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A小鼠及正常对照小鼠脾脏中CD11b+Gr-1+的MDSC比例动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5dCIA小鼠和正常小鼠脾脏MDSC表面CD80、CD86和MHCⅡ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CIA造模小鼠脾脏中MDSC比例在第二次免疫时(第21d)即明显增高,至第28d达最高峰(P均<0.05)。CIA诱导第35天脾脏中MDSC比例和绝对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IA小鼠脾脏MDSC 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MHCⅡ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MDSC在CIA小鼠造模和发病过程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提示MDSC可能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
- 段唐海王文红刘美红王瑞张莹莹陈艳熊御云焦志军
- 关键词:CD80CD86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检测及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s)的水平,分析其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RA患者36例,根据临床资料计算DAS28评分,将其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另选取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MDSCs、Th1及Th2细胞的比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MDSCs与Th1/Th2细胞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MDSCs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均<0.05);稳定组MDSCS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MDSCs与Th1细胞呈负相关(P<0.05);而与Th2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MDSCs在RA活动期显著增高,且与CD4+T细胞亚群关系密切,可作为辅助评估RA活动状态的指标。
- 许为民龚爱华王慧花盛浩王旭辉陈艳尤海燕焦志军
-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TH1细胞TH2细胞类风湿关节炎
- 骨性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Notch受体及靶基因的表达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Notch信号途径相关分子表达是否存在异常。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滑膜FLS,采用LPS或LPS联合Notch信号阻断剂DAPT处理3~5代FLS,应用RT-PCR检测滑膜细胞Notch受体及下游靶基因Hes-1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es-1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O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Notch受体1、2、3以及Hes-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LPS处理可显著上调OA患者FLS的Notch受体1、2、3(Notch4表达量较低)及Hes-1表达。DAPT处理可下调OA患者FLS的Hes-1蛋白质表达水平。结论:Notch信号途径在OA患者FLS中呈现明显的活化状态,其在OA关节局部炎性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王慧花盛浩王文红王旭辉刘强陈艳尤海燕焦志军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 DAPT对食管鳞癌细胞株增殖与凋亡影响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培养的食管鳞癌Eca109和TE-1细胞株以阻断Notch信号,分别应用CCK-8试剂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食管鳞癌细胞株的增殖与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定量PCR检测细胞Notch受体及靶基因Hes-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结果:DAPT处理明显抑制了食管鳞癌Eca109和TE-1细胞株增殖,5μmol/L DAPT处理Eca109细胞株72h、TE-1细胞株96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1.8±5.3)%和(59.8±2.9)%,与DMSO对照组(17.2±2.6)%和(7.0±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和P<0.000 1,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DAPT可诱导Eca09和TE-1细胞株凋亡,5μmol/L DAPT处理组Eca109细胞凋亡率在24和48h分别为(18.24±2.60)%和(21.77±5.82)%,与相应对照组(10.49±2.27)%和(9.74±3.38)%相比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 8和0.036 4;处理组TE-1细胞凋亡率在24和48h分别为(20.21±5.90)%和(32.14±5.92)%,与相应对照组(8.00±2.84)%和(12.59±3.72)%相比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 1和0.008 4。DAPT处理下调两种细胞株Notch2受体、Notch信号靶基因Hes-1及Cyclin D1的表达水平。DAPT处理可上调Eca109细胞Bcl-2水平,但下调了TE-1细胞中Bcl-2水平。结论: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株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DAPT阻断Notch信号活化、调控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有关,阻断Notch信号通路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 王旭辉花盛浩王慧王文红刘强陈艳尤海燕焦志军
- 关键词:食管肿瘤DAPTNOTCH信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