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非庸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行中医手法复位术肩关节脱位患者选择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的优劣势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对行中医手法复位术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优劣势。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七氟烷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异丙酚组(C组)。A组20例患者使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B组21例使用利多卡因臂丛阻滞麻醉,C组21例使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记录患者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VAS评分法[3]评定复位时的镇痛效果,并以自制量表评定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A、B、C3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0%、76.20%、95.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麻醉诱导时间、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和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和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施行中医手法复位术的肩关节脱位患者选择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
- 赵梓煜陈非庸张序忠陈瑞海胡林彬
- 关键词:七氟烷麻醉方式肩关节脱位
- 韩氏刺激仪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韩氏刺激仪治疗带状疱疹(HZ)相关疼痛(ZAP)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韩氏刺激仪治疗(HANS).结果 在对HZ急性期疼痛治疗前,两组简明麦吉尔疼痛问卷调查评分S、A、T、VAs、P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各项评分差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疼痛经HANS治疗患者1个月Z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ZAP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NS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急性期HZ患者疼痛强度;HANS治疗HZ急性期疼痛和ZAP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 黄丽娜陈非庸叶文婧吴安生
- 关键词:疼痛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疗效对比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两种不同方法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动脉旁臂丛阻滞方法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臂丛阻滞提供安全、快速、简便、阻滞更完全的人路方法。方法我院120例ASA分级I~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为受试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成功率、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成功率、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动脉旁臂丛阻滞方法,因为有锁骨下动脉的指引使其定位迅速、准确,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阻滞更完全的入路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 赵梓煜陈非庸张序忠王钱东吴安生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肌间沟法上肢手术
- 韩氏刺激仪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韩氏刺激仪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韩氏刺激仪治疗(HANS)。结果在对HZ急性期疼痛的治疗前,两组简明麦吉尔疼痛问卷调查...
- 黄丽娜陈非庸叶文婧吴安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