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飞

作品数:35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色谱
  • 10篇相色谱
  • 10篇高效液相
  • 9篇液相色谱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液相
  • 6篇栀子
  • 5篇色谱法
  • 5篇栀子大黄汤
  • 5篇纳米结构脂质...
  • 5篇黄汤
  • 5篇大黄汤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药学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氟比洛芬
  • 4篇HPLC
  • 3篇鸦胆子

机构

  • 35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沈阳药大药业...
  • 3篇江苏恒瑞医药...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国药控股沈阳...

作者

  • 35篇韩飞
  • 13篇李三鸣
  • 11篇宋爱华
  • 10篇尹然
  • 4篇刘洪卓
  • 4篇毕开顺
  • 3篇王雪
  • 3篇朱鹤云
  • 3篇李文
  • 2篇徐勇猛
  • 2篇王芳
  • 2篇张宇
  • 2篇杨静玉
  • 2篇金玲宇
  • 2篇牟艳华
  • 2篇陈晓辉
  • 2篇王立辉
  • 2篇吴春福
  • 2篇姚慧敏
  • 2篇张弘

传媒

  • 18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剂学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山东化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化工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高等药学教育...
  • 1篇2014第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30余篇,从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药物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的分布形式及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稳定性,能在皮肤表面产生包封效应,增加皮肤水合作用,具有药物靶向性。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经皮给药系统。
韩飞刘洪卓李三鸣
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经皮给药系统
HPLC法同时测定苦碟子中4个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
201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中4个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Z、11,130r—DihydroixerinZ、8-Desoxyartelin和IxerinZ1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10Ds2(250mm×4.6Inini.d.;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2nln。结果IxerinZ、11,13“-DihyoixerinZ、8-Desoxyartelin和IxerinZ1色谱分离良好,线性分别为2.067—103.4、1.142~57.12、0.923~46.17、1.240~61.98mg·L-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提取回收率为96.4%~100.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苦碟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尹然韩飞王迎陈晓辉毕开顺
关键词:苦碟子高效液相色谱法倍半萜内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葛花-枳椇子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葛花-枳椇子治疗酒精性肝损伤(ALI)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数据库搜集与葛花、枳椇子药材相关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并以口服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对化合物进行筛选;同时,使用GeneCard、DrugBank数据库获取与ALI相关的靶点,借助韦恩图映射葛花-枳椇子治疗ALI的潜在作用靶点,再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药材-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接着在DAVID和Reactome数据库中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在葛花-枳椇子中,共筛选出21个与疾病相关的潜在活性成分和431个潜在作用靶点,涉及蛋白结合、ATP结合等273种生物功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90条KEGG代谢通路和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等362条Reactome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21个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激酶B(Akt)1、肿瘤蛋白p53(TP53)、IL-6均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葛花-枳椇子治疗ALI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并预测了可能的药效物质、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为其新药开发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汪亚楠闫孝明张晴宇宋爱华韩飞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栀子大黄汤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体内外实验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栀子大黄汤(Zhi-Zi-Da-Huang decoction,ZZDHD)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效作用。方法建立体外酒精性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考察ZZDHD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的增殖(methylthiazoletrazolium,MTT)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泄漏的影响。建立酒精性大鼠肝损伤体内模型,不同剂量给药后测定血清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与活性,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体外细胞试验中,体积分数为20%的含药血清能非常显著提高损伤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降低细胞ALT泄漏(P<0.01),其活性最佳。大鼠体内,ZZDHD高、中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由酒精诱导的血清ALT、AST和TG水平的升高(P<0.01或P<0.05);均能非常显著性降低受损肝组织中的MDA含量(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力和GSH含量(P<0.01),同时组织病理学也得出上述一致的结论。结论 ZZDHD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对肝细胞的损伤有关。
张晓书韩飞朱鹤云毛新娟尹然
关键词:栀子大黄汤酒精性肝损伤含药血清血清药理学肝保护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批次葛根药材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同时进行含量测定。以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250 mm×Φ4.6 mm,5μm)为固定相,以乙腈-0.1%甲酸水(体积分数)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表明,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峰面积RSD值小于2.0%,加样回收率在97.6%~103.6%。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为葛根药材化学成分定量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晓莉李思齐宋爱华韩飞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异黄酮
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的物理性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并对其物理性质如流变学性质、黏附性和凝胶强度等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同轴圆筒流变仪和物性分析仪研究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流变学性质、黏附性和凝胶强度,并研究了不同贮存温度对上述性质的影响。结果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FP-NLC凝胶具有良好的黏弹性,为假塑性流体,高温不利于保持其内部网状结构;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凝胶剂在低温贮存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黏附性和凝胶强度。结论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的流变学性质、黏附性和凝胶强度等物理性质受贮存温度影响较大,将其开发成制剂时需考虑其放置稳定性。
罗岩韩飞素贞李三鸣
关键词: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流变学黏附性凝胶强度
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注射用别嘌醇钠中的有关物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别嘌醇钠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250mm×6mm,5μm),以1.25g·L^-1磷酸二氢钾-甲醇(体积比为90:10~70:3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种杂质(1—5)能与别嘌醇得到有效分离,分离度大于1.5;检测限为4.5ng,精密度良好(RSD为0.71%)。结论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可用于测定注射用别嘌醇钠中的有关物质。
姚慧敏李三鸣刘洪卓韩飞殷丹姚慧娟
药学有机波谱解析实验教学改革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2016年
目的针对目前药学有机波谱实验教学的现状,探讨药学有机波谱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方法尝试从教学理念、实验操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药学有机波谱解析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结果与结论药学有机波谱解析实验教学的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努力地将该项工作推向深入。
韩飞宋爱华沙沂李文
关键词:药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桂枝甘草汤抗失眠作用的潜在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桂枝甘草汤抗失眠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首先,利用TCMSP、Swiss、SuperPred和Stitch数据库寻找与桂枝甘草汤方中2味中药材有关的化学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并设定OB≥30%、DL≥0.18为阈值对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再利用文献检索加以补充;同时,通过OMIM、TTD、Gene Card、Pharm Gkb等数据库获取与失眠症相关的靶标,并进一步建立桂枝甘草汤抗失眠作用的靶点;然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失眠症相关的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度值和介数值分析,确认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结果在桂枝甘草汤中,共筛选出101个与失眠相关的潜在活性成分,主要涉及MAPT、ESR1、CYP19A1等85个潜在作用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共包含293条富集结果,主要涉及蛋白结合、质膜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18条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等。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桂枝甘草汤治疗失眠症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并预测了其可能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强汪亚楠韩飞刘明
关键词:失眠桂枝甘草汤网络药理学靶点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本文介绍了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的基本构造,阐明了其基本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其主要技术参数如分辨率和准确度等,并对其在药学研究领域如小分子化合物精确分子量测定、中药复杂体系化学成分分析、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的的应...
韩飞宋爱华李文
关键词:技术指标结构特征药学领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