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三鸣

作品数:194 被引量:983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4篇医药卫生
  • 18篇化学工程
  • 10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6篇药剂学
  • 24篇药物
  • 16篇制剂
  • 12篇盐酸
  • 12篇包合
  • 11篇体外
  • 11篇缓释
  • 11篇给药
  • 11篇包合物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色谱
  • 10篇体外释放
  • 10篇相色谱
  • 10篇辅料
  • 9篇糊精
  • 9篇处方
  • 8篇液相色谱法
  • 8篇色谱法
  • 8篇渗透泵
  • 7篇微乳

机构

  • 184篇沈阳药科大学
  • 8篇沈阳药学院
  • 6篇解放军第20...
  • 4篇沈阳药大药业...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千叶大学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篇吉林省药品检...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辽东学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东省中医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作者

  • 194篇李三鸣
  • 30篇刘洪卓
  • 28篇王齐放
  • 20篇袁悦
  • 17篇徐璐
  • 17篇王岩
  • 15篇郎轶咏
  • 14篇姚慧敏
  • 13篇韩飞
  • 13篇张向荣
  • 11篇车鑫
  • 10篇王中彦
  • 10篇李红菊
  • 10篇卢方正
  • 10篇刘华
  • 8篇郑梁元
  • 7篇张宇
  • 6篇陈洪涛
  • 6篇金玲宇
  • 6篇何媛

传媒

  • 51篇沈阳药科大学...
  • 26篇中国药剂学杂...
  • 14篇药学学报
  • 10篇中国新药杂志
  • 9篇实验室科学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成药
  • 4篇沈阳药学院学...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2篇中国药业
  • 2篇第七届全国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25篇2008
  • 18篇2007
  • 17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_2O_2催化分解速率常数的测定及实验条件考察被引量:3
2014年
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属于一级反应,该反应是化学动力学研究中较经典的实验内容。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反应机制的确定是新药研究的基础,由于新药的稳定性及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多涉及一级反应动力学,因此在药学类专业开设H2O2分解实验具有实际意义。采用静态法测定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考察催化剂浓度、搅拌条件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常数越大;搅拌快慢及搅拌子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没有明显影响。H2O2分解反应作为物理化学创新性实验是可行的。
王岩刘洪卓王晶袁悦李三鸣
关键词:速率常数半衰期
四种表面活性剂对姜黄素和黄芩苷的增溶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4种表面活性剂对难溶性中药成分姜黄素、黄芩苷的增溶能力与表面活性剂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滴重法测定SDS、SDBS、CTAB和DTAB在p H值1.0盐酸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上述4种表面活性剂对姜黄素和黄芩苷的增溶能力。结果计算得25℃、p H值1.0盐酸溶液中SDS、SDBS、CTAB和DTAB的CMC分别为3.8、2.5、0.56和15.0 mmol·L^(-1),25℃时姜黄素在上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摩尔增溶比(MSR)分别为4.4×10^(-3)、3.2×10^(-3)、8.6×10^(-2)和7.4×10^(-3),lg K_m分别为3.38、5.51、4.64和2.66;黄芩苷MSR分别为1.7×10^(-3)、3.0×10^(-4)、2.3×10^(-2)和7.7×10^(-3),lg K_m分别为4.13、3.38、4.66和3.22。结论上述表面活性剂的p H值1.0盐酸溶液对姜黄素和黄芩苷的增溶作用顺序均为CTAB>DTAB>SDS>SDBS。
徐洁单爽黄静李三鸣
关键词:药剂学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姜黄素黄芩苷
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三组分的含量测定
2006年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中甘草酸及两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复方甘草甜素中甘草酸的含量;溴量法测定盐酸半胱氨酸的含量;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结果甘草酸质量浓度在0.03~0.61 kg·L-1内,盐酸半胱氨酸质量浓度在0.1~1.2 kg·L-1内,甘氨酸质量浓度在2~20 kg·L-1内线性相关良好(r=0.999 3、r=0.999 5、r=0.999 9),回归方程分别为A=3.614×106ρ–1.611×104、V=19.015ρ+0.146 6、V=1.330 2ρ+0.139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32%)、100.8%(RSD=1.17%)、100.5%(RSD=1.02%)。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检验的定量方法。
李红菊张向荣李三鸣杨婷媛
关键词:药剂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酰基β-环糊精对阿莫西林化学稳定性影响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考察乙酰基β-环糊精对阿莫西林化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加速法考察阿莫西林在乙酰基β-环糊精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水解动力学;通过数学拟合,确定水解动力学方程;运用Arrhenius公式预测阿莫西林水解反应的活化能及有效期(t0.9)。结果阿莫西林的水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随着乙酰基β-环糊精用量的增加有效期变长;当乙酰基β-环糊精与阿莫西林的摩尔比达到2:1时,水解反应速率最小,活化能达到最大。结论乙酰基β-环糊精的存在能显著减小阿莫西林的水解速率,提高其化学稳定性。
王齐放徐璐赵喆尚宏伟王青松李三鸣
关键词:药剂学物理法阿莫西林活化能有效期
新型磺胺嘧啶银微球的制备与释放度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制备磺胺嘧啶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研究微球的粒径、形态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38.2μm,体外5 h释药完全。结论磺胺嘧啶银微球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迅速。
闫静静郎轶咏王强朱晓红李三鸣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释放度
有机凝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介绍有机凝胶的分类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参阅国内外代表性文献资料,以其中的53篇为依据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阐明了不同种类有机凝胶的分子特点、结构类型及凝胶形成机理,并对其在经皮给药、皮下植入、口服和黏膜给药等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结论有机凝胶在药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王可可贾强李三鸣
关键词:有机凝胶经皮给药口服给药粘膜给药
线性变温法研究硫酸链霉素粉针剂的稳定性
1993年
用线性变温法对硫酸链霉素粉针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得出25℃时的降解反应速度常数 k_(25)为1.744×10^(-6)h^(-1)、化学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7.9kJ/mol,25℃时贮存的 t_(0.9)为6.9年。
李三鸣张元允姜丽李东吉苏德森
关键词:硫酸链霉素稳定性
密封控温法制备中药/β-环糊精包合物及工艺影响因素
目的:以中药丹皮酚为模型药物采用密封控温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制备工艺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主、客分子密封于容器内,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时间等因素使主、客分子间形成包合物.采用红外扫描、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验证包合物...
王齐放徐璐范晓文李三鸣
关键词:包合物丹皮酚Β-环糊精
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制备及pH敏感性研究
2009年
目的制备pH敏感型聚合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G-g-PAAm-AAc,GPAA),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链引发聚合法制备GPAA;用IR及NMR对GPAA结构进行表征;由元素分析结果计算丙烯酰胺接入率;端基滴定法测定丙烯酸的接入率。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GPAA为骨架材料制备酮洛芬脉冲控释片,采用γ闪烁示踪技术对其体内释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GPAA中丙烯酰胺的接入率为36.4%,丙烯酸的接入率为24.7%;酮洛芬脉冲控释片在胃内基本不释药,进入小肠后,药物逐渐释放,亮点逐渐扩散,7 h药物已释放大部分。结论作者合成的GPAA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是一种碱敏感型聚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郎轶咏王强姜同英李三鸣郑梁元
关键词:丙烯酸PH敏感共聚物
硫酸沙丁胺醇延迟释放片的制备与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制备硫酸沙丁胺醇延迟释放片的方法。方法:用湿法制粒制备片芯,PEG6000/EudragitS100聚合物的分散物做外层释药控制层,采用干压包衣技术制备延迟释放片,用DSC,X-ray衍射及傅立叶红外对PEG6000/EudragitS100共熔物进行鉴定,并进行延迟释放片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PEG6000和EudragitS100完全混合生成一种新的固体分散物聚合物,延迟释放片的体外迟滞时间为4h。结论:硫酸沙丁胺醇延迟释放片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崔平于晓光张向荣李三鸣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时滞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