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钧

作品数:86 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胆管
  • 27篇切除
  • 22篇术后
  • 21篇肿瘤
  • 20篇内镜
  • 19篇切除术
  • 18篇造影
  • 18篇逆行
  • 17篇胆管造影
  • 17篇胰胆管
  • 17篇胰胆管造影
  • 17篇胃癌
  • 14篇十二指肠
  • 13篇胰腺
  • 13篇逆行胰胆管
  • 13篇逆行胰胆管造...
  • 13篇内镜逆行
  • 12篇胆囊
  • 10篇胆道
  • 9篇胆管造影术

机构

  • 7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绍兴第二医院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6篇顾钧
  • 48篇刘颖斌
  • 46篇王雪峰
  • 41篇张文杰
  • 40篇吴文广
  • 30篇董平
  • 27篇李茂岚
  • 26篇陆建华
  • 25篇吴向嵩
  • 21篇赵铭宁
  • 19篇翁昊
  • 16篇杨佳华
  • 16篇丁琦晨
  • 12篇陶怡菁
  • 11篇全志伟
  • 11篇庄明
  • 11篇张林
  • 10篇龚伟
  • 9篇陈磊
  • 9篇穆嘉盛

传媒

  • 15篇中国实用外科...
  • 8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肝脏外科...
  • 4篇上海医学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肠吻合术后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疗效评估(附17例报告)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并发胆管结石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ERCP治疗17例胆肠吻合术后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中,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病人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管空肠吻合病人4例。成功进入空肠输入袢到达胆肠吻合口14例(82.4%)。4例行诊断性ERCP,10例为治疗性操作,均成功行取石+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无消化道穿孔及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胆肠吻合术后胆管结石的病人,使用ERCP进行诊治安全、可行。
梅佳玮张毅张毅张毅张文杰赵铭宁顾钧吴文广陶怡菁
关键词: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胆肠吻合术胆管结石
肝尾状叶切除术被引量:1
2013年
肝尾叶即是Couinaud分段法的第1段,其具有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双侧、多源性血供和多渠道的静脉血流出道。因肝尾状叶复杂的解剖学位置,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肝脏外科中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肝尾状叶手术切除难度高、风险大。本文以1例肝尾状叶肿瘤切除为例,详细介绍肝肝尾状叶切除的手术步骤。
刘颖斌顾钧董平陆建华杨佳华
关键词:肝尾状叶切除术解剖生理特点肝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切除手术步骤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本科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6例(新辅助化疗组),与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8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58.4%(27/46),TMN分期降期转好30例(64%);手术切除率85%(39/46),其中根治性手术26例(67%),姑息性手术13例(33%)。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78%(67/86),其中根治性手术39例(58%),姑息性手术28例(42%)。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
董平顾钧陆建华刘颖斌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
球囊造影引导进镜法在Billroth Ⅱ式及Braun吻合术后ERCP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球囊造影引导进镜法在BillrothⅡ式及Braun吻合术后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6例BillrothⅡ式及Braun吻合术后因胆胰疾病入院病人资料。所有病人均沿最佳进镜路径,使用球囊造影引导进镜法操作。结果 BillrothⅡ式及Braun吻合术后病人的总体进镜成功22例,治疗成功21例。术中发生输入襻穿孔1例,无消化道出血病例。结论沿最佳进镜路径,使用球囊造影引导进镜法可能改善BillrothⅡ式及Braun吻合术后病人的进镜和治疗成功率。
吴文广梅佳玮张文杰张文杰顾钧赵铭宁庄明刘颖斌陶怡菁
关键词:BILLROTH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及治疗医源性胆漏48例被引量:2
2012年
胆漏是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可以由外伤造成,如肝脏破裂伤,肝外胆管撕裂伤等,但多数为医源性所引起。医源性的因素包括:胆囊切除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结扎不牢,损伤胆总管、副右肝管、右肝管等胆管,胆道吻合(包括胆道的端端吻合、胆肠吻合等)术后吻合口漏,胆道T管旁关闭不严致胆漏,T管窦道胆漏,或者T管引流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导致胆道梗阻,夹闭T管后胆漏,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胆漏等。
庄明张文杰顾钧陶怡菁王雪峰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残余结石内窥镜肝脏部分切除
胆囊癌外科治疗与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胆囊癌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的有关因素,为提高胆囊癌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9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plan-Meier法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方式(x^2=32.209,P<0.001)、TNM分期(x^2=109.408,P<0.001)、淋巴结转移(x^2=69.691,P<0.001)、肿瘤部位(x^2=10.667,P=0.014)、p53(P<0.05)、MSH2(P<0.05)和CK7(P<0.05)影响胆囊癌预后,而年龄(x^2=10.039,P=0.844)、性别(x^2=0.664,P=0.415)等与胆囊癌预后无关。Cox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04)、淋巴结转移(P=0.008)为影响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癌呈现发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等特点。其中多数患者伴有腹痛、胆囊结石、黄疸、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越高的患者预后更差,根治性切除术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晓玲梁海滨王卫民黄灵刘颖斌顾钧
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治疗临床预后
外泌体在胃癌中的研究展望
2023年
外泌体是直径4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我国胃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外泌体内含物以多种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肿瘤的微环境。外泌体可在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作为早期的无创生物学标志物,也展现出药物运载体的潜能。本文综述近年来外泌体在胃癌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深入研究。
范清泉(综述)宋晓玲顾钧
关键词:胃癌外泌体MIRNA
单气囊小肠镜在Roux-en—Y术后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单气囊小肠镜(SBE)在Roux-en-Y术后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13例Roux—en—Y术后患者的14例次SBE辅助下ERCP治疗资料,总结内镜操作完成情况、操作时间、镜下治疗措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例次(78.6%,11/14)完成操作,到达胆肠吻合口的操作时间28~105min,平均63.7rain;其中4例次胆管造影无阳性发现,其余7例次行胆管结石取出术。ERCP诊疗中,所有患者耐受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无误吸、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亦未发生麻醉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结论针对Roux-en-Y术后发生解剖位置改变的胆系疾病患者,行SBE辅助下ERCP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张毅王雪峰张文杰顾钧瞿春莹周敏陈莺倪倩雯徐雷呜曹佳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单气囊小肠镜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胆胰相关远期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56.5岁(范围:13~76岁)。患者就诊时间为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个月至20年。术前经影像学诊断明确,胆胰远期并发症包括胆管结石51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近端胆管扩张42例,胰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远端胰管扩张11例。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常规十二指肠镜或单气囊小肠镜辅助ERCP治疗。结果62例患者共进行95例次的ERCP操作,每例患者平均1.5次。95例次中,因胆管结石56例次(58.9%)、因胆肠吻合口狭窄45例次(47.4%)、因复发性胰腺炎11例次(11.6%)、因胆肠吻合口异物6例次(6.3%)、因肝内胆管狭窄3例次(3.2%)。95例次中,内镜进镜成功82例次(86.3%),诊断成功76例次(80.0%),ERCP治疗成功72例次(75.8%)。1例患者行十二指肠镜ERCP发生小肠穿孔,后经外科手术修补痊愈。结论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通过ERCP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近期疗效安全有效,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
吴文广张文杰顾钧赵铭宁翁昊翁明哲张毅瞿春莹徐雷鸣刘颖斌王雪峰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24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统计高淀粉酶血症与PEP的发生率,观察ERCP后血淀粉酶变化的规律。结果高淀粉酶血症与PEP是ERC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总发生率达87.3%。结论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一般较轻,经保守治疗后均能恢复。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较低,但愈后较差。
杨勇张文杰王雪峰顾钧庄敏刘颖斌全志伟赵铭宁
关键词:ERCP胰腺炎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