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翼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秋番茄浙杂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 1993年
- 番茄是营养丰富、高产量、高效益的蔬菜作物之一。本省栽培一般以春季为主,但蔬菜市场供应从8月份以后渐缺,如果秋番茄能及时上市,对繁荣市场、增加淡季蔬果品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省平原地区栽培秋番茄难度较大,主要由于生长前期(7~8月)气温高,且常遇台风,暴雨或连续高温、干旱等不良气候,往往使秋番茄受病毒病为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生长后期如早遇霜冻则产量颇受影响,因此在秋番茄育种上主攻三个目标:①早熟、果大、产量高;②抗病、耐寒又耐热,③风味好、耐贮运、裂果少。
- 马忠翼姚建明
- 关键词:番茄育种栽培
- 番茄新品种浙杂806的选育
- 2001年
- 浙杂 8 0 6的母本为品质极佳的加工品种浙红 2 0和美国引进材料ManapalTm 2 nv的杂交后代经多代株系选育而成的T2 17,具有高抗TMV的Tm 2 nv基因和黄绿叶、绿茎双隐性标记性状 ,可方便剔除假杂种。父本 87 12 2 4是从上海地方品种小鸡心中系选而成。该杂种一代为无限生长类型 ,适合长江流域冬春大棚栽培 ,尤适春季露地和夏秋高山栽培 ,高抗TMV、中抗CMV ,单果质量 2 2 0g ,果实大红色、高圆形 ,可溶性固形物 4.6 % ,品质风味佳 ,每6 6 7m2 产量在 5 0 0 0kg左右 ,高产可达 70 0 0kg以上。在浙江、福建等地已推广 10 0 0hm2 。
- 杨悦俭马忠翼周国智
- 关键词:番茄杂种一代选育栽培要点
- 番茄Manapal Tm-2^(nv)中的抗性基因对TMV的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对Manapal Tm-2^(nv)及其子代的水平方向试材——转育材料和杂一代与垂直方向试材——自交和回交后代,在苗期接种TMV1株系的结果为:转育材料与Manapal Tm-2^(nv)抗性水平一致(HR);F_1均有不同程度感病,抗性水平下降(R);自交和回交后代的发病牢和病情指数与幼苗群体中所含的R(抗性因子)值呈负相关。认为Tm-2^(nv)基因对TMV的抗性遗传是独立而稳定的,且在F_1中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_1抗病程度关键在于作抗病亲本的选择。
- 杨悦俭林瑞芬陈绍马忠翼金登迪余舰斌姚建明
- 关键词:番茄抗性育种
- 番茄畸形果与品种性状的相关及其遗传表现被引量:9
- 1995年
- 以15份普通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var.vulgare)和1份樱桃番茄(L.esculentumvar.cerasiforme)为试材,苗期自然低温处理,春季露地栽培,在全结果期调查其畸形果.试验结果表明:大果形番茄品种的早熟率与其畸形果率呈显著正相关(r=0.7392,y=-12.75+0.7970x)。自封顶品种的果实心室数与其畸形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91,y=-15.97+7.5635x);畸形果性状在大部分F1代中表现为负向部分显性,且F1代的畸形果率与其中亲值Mp是极显著正相关(r=0.9397,F1=-5.83+1.0873Mp);畸形果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69.78~83.24%,狭义遗传力为51.14~62.58%。
- 姚建明马忠翼
- 关键词:番茄畸形果遗传力品种性状
- 红茄新株系──长虹早茄
- 1996年
- 马忠翼姚建明
- 关键词:红茄选育栽培要点
- 早熟茄子新品种长虹2号的选育被引量:1
- 2001年
- 长虹2号的母本为杭州红茄经多代单株筛选出的优良株系杭-2-95-4,父本为引进地方品种E92经多代单株筛选出的优良株系E92-96-5.该杂种一代生长势强,结果层密,叶片绿色带紫晕,花紫红色,果实长直,紫红色,皮薄肉白,口感好,早期产量每 667m2达1590kg以上,总产量3400kg以上.适于长江流域冬春早熟大棚栽培,也适合夏季高山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
- 杨悦俭马忠翼周国治
- 关键词:茄子早熟品种选育栽培要点
- 加工和鲜食兼用的番茄新品种浙杂5号被引量:2
- 1991年
- 本省是加工番茄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近年来,由于番茄病毒病的流行使番茄产量和加工品质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地区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据调查和鉴定认为:侵害番茄的主要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TMV)
- 马忠翼陈绍杨悦俭姚建明
- 关键词:番茄选育
- 优质多抗番茄新品种“浙杂806”选育
- 2001年
- 浙杂 8 0 6为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杂交一代品种。母本为加工品种浙红 2 0和美国引进材料ManapalTm 2 nv的杂交后代中经多代株系选育而成的T2 17,它具有高抗TMV的Tm 2 nv基因和黄绿叶、绿茎双隐性基因控制的标记性状 ,可方便剔除假杂种。父本 87 12 2 4从上海地方品种小鸡心中系选而成。该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冬春大棚栽培 ,尤适春季露地和夏秋高山栽培 ,高抗TMV、中抗CMV ,单果重 2 2 0g ,果实大红色、高圆形 ,产量 5 0 0 0kg/ 6 6 7m2 左右 ,高产可达 70 0 0kg/ 6 6 7m2 以上。在浙江、福建等地已推广 10 0 0hm2 ,2 0 0 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认 )定。
- 杨悦俭马忠翼周国治
- 关键词:番茄育种一代杂种
- ‘浙杂5号’番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 1990年
- 马忠翼
- 关键词:番茄栽培技术
- 我国番茄病毒病主要毒源种类研究及抗病育种的进展被引量:7
- 1992年
- 一、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群及其变化 1.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群及其分布我国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类在70年代末开始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根据来自全国9个省(市)番茄主要产区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季节和方式的3914份标样的研究,结果认为,侵染我国番茄主要病毒仍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分别占总样本的63.2%和33.9%。
- 杨悦俭马忠翼姚建明
-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病源抗病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