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莉

作品数:51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20篇免疫
  • 14篇肿瘤
  • 14篇组织化学
  • 14篇免疫组织
  • 14篇免疫组织化学
  • 14篇病理
  • 13篇细胞癌
  • 11篇食管
  • 9篇蛋白
  • 9篇临床病理
  • 9篇鳞状
  • 9篇鳞状细胞
  • 9篇鳞状细胞癌
  • 8篇血管
  • 8篇食管鳞状
  • 8篇食管鳞状细胞...
  • 7篇文献复习
  • 7篇复习
  • 5篇肉瘤

机构

  • 23篇蚌埠医学院
  • 2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随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0篇马莉
  • 33篇陶仪声
  • 27篇柴大敏
  • 22篇武世伍
  • 8篇冯振中
  • 7篇李红伟
  • 5篇鲍正齐
  • 4篇张琼
  • 4篇张琼
  • 3篇李多杰
  • 3篇蔡兆根
  • 3篇胡建国
  • 3篇欧玉荣
  • 2篇马新义
  • 2篇承泽农
  • 2篇周蕾
  • 2篇王丹娜
  • 2篇谢群
  • 2篇钱立宇
  • 2篇甘怀勇

传媒

  • 10篇蚌埠医学院学...
  • 9篇临床与实验病...
  • 9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拟似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乳头实性状肾细胞癌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s PRCC)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鉴别。方法:对2例s PRCC进行光镜、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素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s PRCC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71岁,例2临床表现为腰痛。肿瘤长径分别为2.0 cm、3.5 cm,切面灰白色与周围肾实质界限清晰,例2局部伴出血、坏死。组织学上2例瘤细胞均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管状,部分区域瘤细胞相互挤压形成实性片状,例1部分区域瘤细胞排列成梁状,肿瘤边缘见少量乳头状结构,但无脉管轴心,间质内含少量黏液及砂粒体样钙化小体;例2间质内见泡沫细胞聚集,实性片状区域黏液性间质明显。免疫表型:2例均表达AMCAR、CK7、CK19、EMA、vimentin等,Ki-67<5%。FISH结果显示2例均有7号、17号染色体扩增及Y染色体丢失。结论:s PRCC为罕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与MTSC有较多重叠性,常难以区分,FISH检测可有效帮助鉴别。
雍翔张琼武世伍马莉柴大敏陶仪声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HI3L1、E-cadherin及Snail相关性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测CHI3L1、E-cadherin及Snail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对ESCC发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SCC新鲜组织及癌旁组织CHI3L1、E-cadherin、Snail蛋白及m 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SCC石蜡标本中CHI3L1、E-cadherin及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新鲜组织中CHI3L1、Snail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E-cadherin蛋白及m RNA表达降低(P<0.05)。肿瘤浸润深度深、发生淋巴结转移及p TNM分期高的患者的CHI3L1、Snail的阳性率高(P<0.05),而E-cadherin阳性率低(P<0.05)。CHI3L1、Snail高表达及E-cadherin低表达均提示ESCC患者预后不良,三者均可以作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CHI3L1可能参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促使ESCC发生侵袭及转移。CHI3L1、E-cadherin及Snail可能会成为候选靶向基因,从而为ESCC患者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赵文俊秦燕子马莉蔡兆根秦永明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E-CADHERINSNAIL
STAT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T3的表达,并对47例骨肉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肿瘤分期及临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同时计算骨肉瘤组织的MVD,分析骨肉瘤组织中STAT3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STAT3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P<0.01);在骨肉瘤Ⅱa期、Ⅱb期、Ⅲ期的STAT3表达均显著高于Ⅰ期(P<0.01),Ⅲ期的STAT3表达均显著高于Ⅱa期和Ⅱb期(P<0.01)。软组织浸润组的STAT3表达显著高于非浸润组(P<0.01)。骨肉瘤组织中STAT3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STAT3的表达与骨肉瘤的肿瘤分期有关,而且与肿瘤有无软组织浸润密切相关;STAT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提示STAT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尤其是与骨肉瘤的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陈晓东周新社李昭程马莉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和nm23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探讨VEGF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蛋白和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0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蛋白56例高表达,19例低表达,1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3.33%,在28例正常黏膜组织中6例低表达,阳性率为21.4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蛋白24例高表达,23例低表达,43例不表达,阳性率为52.22%,在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23例表达,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2.14%,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食管癌旁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表达率64%(32/50)较有转移组的表达率37.5%(15/4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和nm2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由此表明,VEGF阳性伴nm23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VEGF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鲍正齐陶仪声马莉汪国文唐劲天柴大敏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报道,并结合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镜下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及预后和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FDCS,1例发生于颈部淋巴结,另1例发生于肠系膜,镜检肿瘤由梭形及卵圆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漩涡状、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和CD35阳性;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且容易误诊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刘福兴于东红柴大敏马莉武世伍陶仪声
关键词: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免疫组化
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名学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EBM)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学生均为同一年级同一临床专业。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座谈会3种评价方法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提出问题、查循证据、分级筛选证据及应用证据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及师生座谈会发现,EBM教学有助于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证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质疑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结论:EBM理念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马莉柴大敏冯振中武世伍张琼陶仪声
关键词:循证医学本科教育病理学教学方法
Pokemon和MD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Pokemon及鼠双染色体2(MDM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3例ESCC组织、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中Pokemon及鼠双微染色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Pokemon及MDM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okemon在对照组织和E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30)和64.52%(60/93)(P<0.01);MDM2在对照组织和E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30)和58.06%(54/93)(P<0.01)。Pokemon蛋白表达水平与ESCC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深度等无相关(P>0.05)。MDM2蛋白的表达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Pokemon和MDM2在ESCC组织中呈正相关(r=0.508)。结论 Pokemon和MDM2的激活促进了ESC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联合检测两基因的表达对深入了解食管癌的发展及转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马莉柴大敏李红伟冯振中张琼陶仪声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POKEMONMDM2
Caveolin-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caveolin-1与ERK1/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型肺癌的(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检测50例人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caveolin-1、ERK1/2和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 NSCLC中caveolin-1、p-ERK1/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NSCLC的组织学分类、TNM分期间caveolin-1、p-ERK1/2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间caveolin-1、ERK1/2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caveolin-1与ERK1/2的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caveolin-1的表达上调激发ERK1/2蛋白的磷酸化在NSCLC的发生、分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aveolin-1基因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李子广夏申宏马莉吴华璞王恩举
关键词:肺癌CAVEOLIN-1ERK1/2
超星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超星平台建立病理学网络课程。将学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网络学习平台及翻转课堂模式,对照组仅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相关知识。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内化,课后强化。结果显示,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授课方式满意度及效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病理学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结合翻转课堂具有可行性,学生对网络平台中运用翻转课堂模式给予一定的认可度和肯定,有利于学生开拓临床思维,也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了一条合适的教学模式。
秦燕子周蕾李楠赵艳马莉
关键词:超星病理学教学改革
循证医学在外科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2013年
循证医学在一些临床医学教学中已经得到较好的应用,在临床外科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引进循证医学的理念,有利于培养病理学研究生及年轻医生发现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其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
欧玉荣马莉武世伍柴大敏陶仪声
关键词:外科病理学循证医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