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素美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腺癌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3篇蛋白酶
  • 3篇血管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基质
  • 3篇基质金属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病理
  • 2篇胸苷
  • 2篇胸苷磷酸化酶
  • 2篇原发性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意义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机构

  • 15篇潍坊市人民医...
  • 6篇潍坊医学院
  • 1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潍坊市寒亭区...

作者

  • 16篇高素美
  • 7篇张云香
  • 5篇张居民
  • 4篇李湘洲
  • 3篇刘志健
  • 3篇耿婷婷
  • 2篇董光
  • 2篇张娜
  • 2篇王振华
  • 2篇张红香
  • 2篇孙怡
  • 1篇郭永顺
  • 1篇卢洪凯
  • 1篇黄进
  • 1篇王成东
  • 1篇臧运江
  • 1篇张明荣
  • 1篇严庆涛
  • 1篇方龙江
  • 1篇任凡

传媒

  • 4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单纯乳腺鳞状细胞癌一例
2012年
患者,女,4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两月入院。体检右乳外上象限扪及一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乳头无内陷,乳腺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右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孔凡华李湘洲高素美
关键词:乳腺鳞状细胞癌原发性肿大淋巴结活动度
原发性食管下段恶性黑色素瘤1例被引量:2
2020年
病例女,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于深吸气、夜间、饭后加重,与剧烈活动有关,无吞咽困难。既往无肿瘤病史。上消化道钡餐示:食管下段椭圆形腔内充盈缺损,形态规则(图1)。胸部+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示:食管下段占位,凸入食管腔内,黏膜部分欠清晰,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平扫CT值约38 HU,增强后中度强化,CT值约70 HU(图2~5)。
刘志健耿婷婷高素美
关键词:黑色素瘤食管肿瘤
甲胎蛋白阳性胰腺肝样腺癌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男性,61岁。糖尿病病史10年余,应用胰岛素,高血压8年余,否认心脑血管病史,无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无手术史。患者7天前无意中发现上腹部一肿物,无明显疼痛不适,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等伴随症状。查体:左上腹触及一大小约13.0cm×8.0cm×5.0cm肿物,质硬,移动度差。
刘志健耿婷婷高素美董光
关键词:甲胎蛋白阳性肝样腺癌胰腺传染病史巩膜黄染伴随症状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皮肤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皮肤鳞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理证实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75例,以46例健康人血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MMP-9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癌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9水平随着肿瘤厚度的增加和临床分期的变晚呈递增趋势(P<0.01)。侵袭性鳞癌组明显高于原位鳞癌组(P<0.01),而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皮肤鳞癌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建立血清MMP-9水平对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3(95%CI 0.839~0.971),诊断最佳临界点为197.75mg/L。结论 MMP-9在皮肤鳞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血清MMP-9水平与皮肤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皮肤鳞癌侵袭性判断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新血清学标志物。
王辉孙怡王振华严庆涛高素美高建芳王成东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病理学
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女,69岁。左大腿红色斑块、结节伴瘙痒、疼痛2年。皮肤科查体:多个大小不一红色斑块、结节,质地较硬,基底深在,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融合成片,大小约8.5 cm×11.0 cm,有压痛。组织病理学示:皮下梭形细胞肿瘤,奇异型核多见,局部病理性核分裂像,伴多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可见间质粘液变性。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68(大部分+)、SMA(+),Ki-67指数(75%)。诊断: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
徐作佼高素美王振华李惠曹哲徐陶陶孙怡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罕见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C-MYC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首次诊断为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组织标本中C-MYC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情况,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6%(20/42);C-MYC基因异常检出率为26.2%(11/42),其中基因易位检出率23.8%(10/42);基因扩增2.4%(1/42);C-MYC蛋白表达阳性与C-MYC基因易位有相关性(χ2=11.813;P=0.001);C-MYC基因易位主要见于生发中心B细胞型(χ2=4.029;P=0.045)。结论C-MYC蛋白表达阳性(≥40%)与C-MYC基因易位有相关性。在DLBCL中,C-MYC蛋白高表达提示可能存在C-MYC基因易位。
于海王慧张娜高素美张云香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基因扩增
胃恶性血管球瘤1例被引量:3
2019年
患者女性,63岁。反酸、烧心1年,加重40天入院。胃镜示胃角处见一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图1);EUS:相应位置可探及大小约2. 4 cm×1. 3 cm低回声光团,似来源于固有层。胃镜诊断:食管裂孔疝,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黏膜隆起病变。遂行经胃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病理检查巨检:ESD切除标本,黏膜表面光滑,局部隆起,剖开固有层见一卵圆形肿物,2. 4 cm×1. 3 cm×1 cm大小;切面灰白、灰黄色,质脆,界限不清。
孔凡华陈丽倩高素美徐国栋张云香
关键词:血管球瘤恶性血管球瘤病理诊断
前列腺尿路上皮型粘液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尿路上皮型粘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前列腺尿路上皮型粘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示粘液腺癌。乙状结肠镜等内镜检查未发现原发于肠道的肿瘤。免疫组化示PSA、P504s阴性表达,而CK7,CK34βE12,CK 20和CDX2表达阳性,从而诊断为前列腺尿路上皮型粘液腺癌。给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目前患者已随访3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局部进展及远处转移情况,效果满意。结论:前列腺尿路上皮型粘液腺癌预后差,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该病较有效的措施。该病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不适宜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放疗治疗。
郭永顺高素美张明荣张居民臧运江卢洪凯
关键词:腺癌粘液型尿路上皮前列腺
TPX2和T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Xklp2靶蛋白(TPX2)和胸苷磷酸化酶(TP)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腺癌(其中结肠40例,直肠32例)、6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TPX2和TP蛋白的表达。结果 TPX2在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7.1%,47.0%和66.7%,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在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9.5%,41.2%和63.8%,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X2与TP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7,P<0.05)。TPX2,TP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TPX2和TP的高表达可能是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TPX2和TP可为结直肠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候选标志物。
刘洁李湘洲张居民张云香高素美张红香
关键词:直肠肿瘤胸苷磷酸化酶
腮腺皮脂淋巴腺癌1例
2020年
患者女性,63岁,2月前发现右侧面部肿物,无疼痛及不适。查体:右侧耳下腮腺区触及一实性肿物,大小约为3 cm×2.5 cm,质软,无压痛,活动度较好。CT报告右腮腺区结节样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动脉期明显强化。全麻下行腮腺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腮腺深叶,与周围组织粘连,有包膜。
董晓彤樊心童金吕程高素美张云香
关键词:腮腺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