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学知

作品数:238 被引量:39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97篇专利
  • 3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生物学
  • 57篇农业科学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5篇医药卫生
  • 18篇化学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7篇基因
  • 43篇芽胞
  • 41篇杀虫
  • 40篇芽胞杆菌
  • 36篇工程菌
  • 36篇保藏
  • 35篇杀菌素
  • 33篇菌种
  • 33篇菌种保藏
  • 32篇肿瘤
  • 31篇抗肿瘤
  • 29篇苏云金芽胞杆...
  • 28篇蛋白
  • 25篇芽孢
  • 25篇活性
  • 24篇多杀菌素
  • 22篇芽孢杆菌
  • 20篇晶体蛋白
  • 18篇菌株
  • 16篇细胞

机构

  • 228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常德高等专科...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湖南城市学院
  • 5篇延安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常德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微生物...
  • 1篇沧州市农林科...
  • 1篇益阳广播电视...
  • 1篇禹城保立康生...
  • 1篇山东亿安生物...

作者

  • 236篇丁学知
  • 213篇夏立秋
  • 89篇孙运军
  • 65篇胡胜标
  • 32篇张友明
  • 28篇余子全
  • 26篇莫湘涛
  • 20篇黄伟涛
  • 15篇黄璠
  • 13篇王海龙
  • 13篇李文萍
  • 13篇付祖姣
  • 13篇罗玉双
  • 12篇陈宇
  • 10篇王发祥
  • 10篇赵新民
  • 9篇谢伟岸
  • 8篇唐琼
  • 7篇唐滢
  • 7篇肖秀情

传媒

  • 16篇湖南师范大学...
  • 11篇微生物学报
  • 10篇激光生物学报
  • 8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食品科学
  • 6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生命科学研究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2005年湖...
  • 3篇第六届芽胞杆...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0篇2023
  • 12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22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24篇2015
  • 8篇2014
  • 16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7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4篇2004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Nissle1917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与抗肿瘤活性
2014年
【目的】从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获得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大肠杆菌Nissle1917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上。将L-天冬酰胺酶Ⅱ表达载体pET28a-asp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表达的L-天冬酰胺酶Ⅱ进行鉴定,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收集表达出的L-天冬酰胺酶Ⅱ。用纯化定量以后的L-天冬酰胺酶Ⅱ作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果】来自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并通过LC-MS得到鉴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天冬酰胺酶Ⅱ对4T1细胞和Hep-3B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结论】来源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能显著抑制4T1细胞和Hep-3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L-天冬酰胺酶Ⅱ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机制和对实体瘤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梁毅偈孙运军胡胜标颜富张旭白利明张友明丁学知夏立秋
关键词:大肠杆菌克隆抗肿瘤
一种从解淀粉芽胞杆菌中分离纯化杆菌霉素的方法
一种从解淀粉芽胞杆菌中分离纯化杆菌霉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BaX030 发酵上清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处理,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将粗提物进行RPC反相色谱柱于ÄKTA avant 25进行一次色谱分离,收...
丁学知路娇扬夏立秋
文献传递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杀虫蛋白毒素研究进展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能产生如杀虫蛋白、抑菌物质等多种成分。由于这些杀虫毒素蛋白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和杀虫迅速等诸多优点,从共生菌中克隆杀虫毒素基因用于转基因抗虫作物和杀虫剂的开发,以延缓害虫对转Bt基因抗虫作物产生的抗性有非...
李焕发丁学知李文萍莫湘涛夏立秋孙运军
关键词:作物虫害生物防治杀虫蛋白
文献传递
喂食Cry1Ac毒素对棉铃虫中肠类胰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芽胞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原毒素被敏感昆虫吞食进入消化道后,在中肠蛋白酶的作用下经历一系列酶的剪切活化过程,形成具有杀虫活性的毒性肽.类胰蛋白酶因其在昆虫中肠内蛋白质水解和Bt毒素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提取了棉铃虫4龄幼虫的中肠BBMV蛋白,利用SDS-PAGE分析鉴定到喂食Cry1Ac毒素24h后,棉铃虫幼虫中肠类胰蛋白酶的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该下降趋势很有可能是作为一种昆虫对Bt毒素作用的早期反应,通过影响Bt毒素在中肠中的酶解活化过程,从而为昆虫提供即时保护.
袁灿夏立秋丁学知田野尹佳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棉铃虫CRY1AC类胰蛋白酶
Cu2+对苏云金芽胞杆菌S22毒蛋白的产量及杀虫毒力的影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S22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同时产菱形和圆形伴孢晶体的菌株,经形态特征镜检,结合16SrDNA鉴定,初步确定属于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亚种.经SD...
刘雪梅丁学知夏立秋刘霜穰杰何浩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甜菜夜蛾LC-MS/MSSDS-PAGECU2+
含鹅膏肽毒素基因的苏云金杆菌工程菌双效杀虫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基因克隆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工程菌菌剂。本发明以苏云金杆菌4.0718菌株及苏云金杆菌类等亚种为宿主,经过可调控表达载体的构建,将带有强启动序列和含有do...
夏立秋丁学知莫湘涛陈作红陈宇谢伟岸张何
文献传递
一株cspA基因加倍的须糖多孢菌工程菌株及其应用
一株<I>cspA</I>基因加倍的须糖多孢菌工程菌株及其应用,所述<I>cspA</I>基因加倍的须糖多孢菌工程菌株是通过将冷激蛋白基因<I>cspA</I>整合至须糖多孢菌的染色体组中产生。本发明之<I>cspA</...
夏立秋穰杰何昊城丁学知孙运军
文献传递
一株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及其晶体蛋白和活性产物的应用
一株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及其晶体蛋白和活性产物的应用,所述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为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BsX050,<I>Lysinibacillus </I><I>sphaericus</I> BsX050,保藏于中国典型培...
丁学知夏立秋王婷孙运军胡胜标余子全黄伟涛
文献传递
AO-CoOOH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AO‑CoOOH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CoOOH纳米片与AO溶液混合,混合物孵育15分钟,AO‑CoOOH纳米探针即制备获得。所述CoOOH纳米片与AO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0.01mM...
黄伟涛张新星路娇扬朱秋燕张福瑞夏立秋丁学知
文献传递
通过两种糖多孢菌属菌株原生质体融合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多杀菌素是由放线菌刺糖多孢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杀虫剂,兼具化学农药的高效性与生物农药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将红色糖多孢菌和刺糖多孢菌两种菌株做原生质体融合探究来得到高产多杀菌素的菌株。首先构建了不产红霉素的红色糖多孢菌工程菌株,然后将其与刺糖多孢菌做原生质体融合,经加有抗生素平板培养基及发酵液HPLC分析筛选,得到了产多杀菌素的4株融合菌株。基于4株融合菌株多杀菌素产量都不及起始菌株高,接着采用不加抗生素直接筛选的方法,成功筛选到若干高产多杀菌素的融合菌株,其中菌株B-2多杀菌素产量提高最为明显,较原始菌株增加了331%,并用质谱分析做了进一步的验证。融合菌株B-2后续传代培养多杀菌素产量稳定,表明遗传稳定性较好。本文对红色糖多孢菌和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探究并且成功提高了多杀菌素的产量,这为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红色糖多孢菌和刺糖多孢菌融合菌株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基础。
易卓夏立秋丁学知胡胜标罗玉双王海龙唐滢黄鑫
关键词:多杀菌素生物农药原生质体融合质谱分析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