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友明

作品数:47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基因
  • 10篇活性
  • 9篇肿瘤
  • 9篇抗肿瘤
  • 8篇毒素
  • 7篇工程菌
  • 6篇多杀菌素
  • 6篇杀虫
  • 6篇杀菌素
  • 6篇克隆
  • 6篇活性研究
  • 5篇菌剂
  • 5篇基因重组
  • 5篇发光杆菌
  • 4篇芽胞
  • 4篇芽胞杆菌
  • 4篇生物活性
  • 4篇苏云金芽胞杆...
  • 4篇昆虫
  • 4篇残毒

机构

  • 47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山东亿安生物...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禹城保立康生...

作者

  • 47篇张友明
  • 33篇夏立秋
  • 32篇丁学知
  • 15篇胡胜标
  • 14篇孙运军
  • 8篇黄璠
  • 6篇莫湘涛
  • 6篇李纯
  • 5篇王海龙
  • 5篇单世平
  • 4篇李文萍
  • 4篇张允雷
  • 4篇易勇
  • 4篇罗玉双
  • 4篇黄同龙
  • 4篇魏慧
  • 4篇吴雨婧
  • 4篇周偲
  • 3篇唐滢
  • 3篇谭月明

传媒

  • 6篇激光生物学报
  • 5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化学学报
  • 1篇2009中国...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杀菌素基因重组的工程菌菌剂
本发明涉及多杀菌素基因重组的工程菌。发明采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对多杀菌素(Spinosad)全基因进行修饰及插入功能性组件,同时与Bt4.0718菌株的crylAc基因重组,分别在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夏立秋张友明丁学知孙运军莫湘涛黄璠罗朝辉王海龙
文献传递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长毛对虾标苗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复合微生物菌剂是一类有效的生物防治剂,在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标苗为试验对象,共分为4个组别,组1投喂无微生物菌剂添加的饲料作为对照组,组2、组3和组4为试验组,投喂有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的饲料,其中微生物菌剂分别占饲料质量的1.0%、1.5%和2.0%。每个组进行33 d的养殖,测定养殖期间对虾生长性能、养殖水池底泥和水质相关性质,探讨微生物菌剂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前对照组与3个试验组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0),试验后各试验组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0),其中组4体重达(0.60±0.03)g,表明微生物菌剂的使用促进了对虾标苗的生长;水体弧菌个数在试验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0),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第30天时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照组弧菌数目最高,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控制水体有害菌的生长;水体中的溶解氧(DO)含量在养殖不同时间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F=191.959,P=0.000),NH4-N、NO2-N和NO3-N的含量均是如此,F值分别为250.633、659.806和1937.649,P值均为0.000,从养殖第10天开始,试验组D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NH4-N、NO2-N和NO3-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对虾有明显地促生长作用,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养殖环境。
谢芝玲徐佳莹潘登刘峰陈燕杨焕胜印遇龙印遇龙张友明张友明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虾养殖
苦瓜MAP3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天然苦瓜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去前导肽后成熟的MAP30蛋白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中。将含MAP30基因的表达载体pET28a-MAP30转化至E.coli Rostta(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杂交(Western blot)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表达的重组MAP30蛋白进行鉴定,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将pUC19质粒与不同浓度的纯化后的重组MAP30蛋白孵育,分析其切割DNA的活性。同时将纯化后的重组MAP30蛋白体外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MTT、AO/PI双染等方法进行抗肿瘤活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蛋白经质谱鉴定和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成功地与His-tag融合表达。首次发现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的重组MAP30蛋白同天然蛋白一样可以切割超螺旋DNA活性。MTT、AO/PI双染结果证实重组MAP30体外可诱导MCF-7细胞发生凋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制备MAP30蛋白,进一步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为以后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邱华丽穰杰丁学知胡胜标张友明朱道奇夏立秋
关键词: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工程DNA切割
三种组成型启动子调控的鼠李糖脂基因在防御假单胞菌中的异源表达及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研究利用Red/ETDNA重组技术对实验室已有的含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RhlAB的分泌表达载体pBBR1-genta-RhlAB进行修饰,将3种不同强度组成型启动子(Papra、Ptac和PrhaB)成功替换了RhlAB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原始启动子,成功获得了表达载体pBBR1-genta-Papra-RhlAB,pBBR1-kan-Ptac-RhlAB和pBBR1-kan-PrhaB-RhlAB,并将这些表达载体分别在防御假单胞菌Pf-5中异源表达,通过LB培养基发酵42h后,Pf-5/pBBR1-genta-RhlAB的鼠李糖脂产量为17.56mg/L,而Pf-5/pBBR1-genta-Papra-RhlAB,Pf-5/pBBR1-kan-Ptac-RhlAB和Pf-5/pBBR1-kan-PrhaB-RhlAB分别是11.135mg/L,441.135mg/L,557.764mg/L,启动子优化后产量分别是原始启动子的0.63,25.12和31.76倍。对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检出相对含量变化的4类质核比不同的鼠李糖脂同系物。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hlAB基因的表达量,发现启动子替换为Ptac和PrhaB后RhlAB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原始启动子的2.16和2.77倍。本研究初步实现了RhlAB基因在Pf-5中的表达,发现组成型启动子Ptac和PrhaB比RhlAB的原始启动子表达效率更高,可为异源合成鼠李糖脂提供重要参考。
谢芝玲陈汉娜钟林徐佳莹李演潘登刘峰丁学知夏立秋张友明张友明
关键词:鼠李糖脂
大肠杆菌Nissle1917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与抗肿瘤活性
2014年
【目的】从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获得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大肠杆菌Nissle1917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上。将L-天冬酰胺酶Ⅱ表达载体pET28a-asp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表达的L-天冬酰胺酶Ⅱ进行鉴定,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收集表达出的L-天冬酰胺酶Ⅱ。用纯化定量以后的L-天冬酰胺酶Ⅱ作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果】来自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并通过LC-MS得到鉴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天冬酰胺酶Ⅱ对4T1细胞和Hep-3B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结论】来源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能显著抑制4T1细胞和Hep-3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L-天冬酰胺酶Ⅱ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机制和对实体瘤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梁毅偈孙运军胡胜标颜富张旭白利明张友明丁学知夏立秋
关键词:大肠杆菌克隆抗肿瘤
Au,Pt和Pd纳米线为阳极催化剂的直接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比较研究(英文)
2015年
在含Triton X-114的水相中制备了直径为2~3 nm的超细Au,Pt和Pd纳米线.纳米线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极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以商品Pt/C为阴极催化剂,分别以Au,Pt和Pd纳米线为阳极催化剂所构建的葡萄糖/氧气燃料电池在生理溶液中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68,64和1.6μW·cm^-2.此外,Au纳米线比Pt或Pd纳米线作为阳极催化剂所构建的葡萄糖/氧气燃料电池具有更好的持久力.该研究为选择贵金属纳米线构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和燃料电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杨璐张友明张旖珈邓文芳谭月明马铭谢青季
关键词:电催化活性
细菌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张允雷夏立秋张友明
关键词:细菌靶向性抗肿瘤基因载体
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重组杀虫工程菌及其菌剂制备方法
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重组杀虫工程菌及其菌剂制备方法。该杀虫工程菌是由苏云金芽胞杆菌的crylAc基因与一种外源毒素基因融合构建的双效工程菌,并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表达融合杀虫晶体蛋白。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为苏云金芽胞杆菌4....
夏立秋丁学知曾智孙运军张友明
文献传递
叶柄粘球菌STXZ77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从土样中分离纯化粘细菌,对其进行鉴定与归类,以丰富粘细菌菌种资源,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为抗肿瘤药物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灭活大肠杆菌诱导法,从土样中分离纯化粘细菌,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向发酵液上清中加入XAD-16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发酵产物粗提物,CCK-8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RP-HPLC分离抗肿瘤活性组分,LC-MS/MS分析其分子质量。结果:分离并鉴定了STXZ77菌株,命名为Myxococcus stipitatus STXZ77。该菌株的发酵产物XAD-16树脂粗提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结肠癌细胞SW480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性,作用24h的IC_(50)值分别为5.34μg/ml、13.50μg/ml、11.93μg/ml、28.70μg/ml、48.09μg/ml,而对正常细胞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较小,IC_(50)值为17.09μg/ml,小于B16、4T1及SMMC-7721的细胞毒性。RP-HPLC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组分AP-C,质谱分析其分子质量为422.99m/z。结论:从土样中分离得到粘细菌Myxococcus stipitatus STXZ77,从该菌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组分AP-C,具有开发成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
雷良欢黄同龙魏慧廖继燕吴雨婧周偲夏立秋张友明
关键词:粘细菌纯化抗肿瘤
多杀菌素研究进展
@@本实验室从436份土壤中分离出的两株放线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经对多杀菌素成分分析和杀虫生物活性测定,呈现了较高的杀虫毒力,其中一株已成为国家发明专利菌种(CCTCC M...
夏立秋唐滢杨尉寇笑笑张友明黄科学余子全胡胜标罗玉双黄瑶易勇全梅芳
关键词: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