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美容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组织缺损修复探讨被引量:2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和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1991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56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组织缺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原位缝合12例、皮片移植8例、局部皮瓣25例、邻位皮瓣9例和远位皮瓣2例修复。结果:本组56例,除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伤口II期愈合外,其余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区均I期愈合。38例患者获随访1~6年,1例复发;复发病例为植皮治疗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扩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随访3年未再复发;随访患者均存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彻底切除、及时修复、杜绝复发及取得良好的外观和功能效果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修复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头面部美学单位或亚单位原理遵循由简至繁的原则,尽可能兼顾缺损区域外形和功能的恢复。
- 宋维铭王佳琦郭鑫王逢贤房林于红敏刘晓伟
- 关键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植皮
- 下斜方肌肌皮瓣解剖学特点及在头面颈部缺损修复中的移植应用前景被引量:9
- 2008年
- 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大大扩展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斜方肌有多支营养血管,下斜方肌的主要营养血管是颈横动脉浅降支和颈横动脉深支,位置恒定,解剖简单。副神经是斜方肌的支配神经,下斜方肌肌皮瓣的切取一般不会损伤副神经。下斜方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灵活,可以设计成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下斜方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有"超灌注学说"和"血管网学说",但其可切取的末端位置还不明确。下斜方肌肌皮瓣的适应证及优缺点可以指导临床应用。随着血流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下斜方肌肌皮瓣必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于红敏宋维铭
- 经颞部骨膜下剥离面中部提紧术
- 目的探讨一种经颞部矫正面中部老化征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经颞部头皮切口在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间剥离,下达颧弓,内达眶外侧缘。在颧弓上约2cm,平行颧弓切开颞深筋膜浅层约3cm,在颞深筋膜浅层下剥离至颧弓上缘进入骨膜下剥...
- 郑行跃于红敏王佳琦宋业光
- 文献传递
- 左大腿皮肤平滑肌肉瘤一例
- 2007年
-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2岁,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肿物,直径约1cm左右,不伴疼痛,无其它不适,肿物缓慢长大,1个月前出现触摸时胀痛感.半个月前于外院门诊行左大腿肿物切除术,术后肿物送病理活检,病理报告:梭形细胞肿瘤,细胞丰富有一定异型性;免疫组化:SMA(+),CD68(-),S-100少数细胞(+),确诊为左大腿平滑肌肉瘤(图1),遂就诊于我院。专科检查:左大腿中段内侧1cm×1.5cm瘢痕,紫红色,质稍韧,与基底组织粘连紧密,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肿大(图2)。
- 王逢贤宋维铭房林于红敏
- 关键词:左大腿梭形细胞肿瘤肿物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S-100病理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