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宏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2篇胸部
  • 2篇胸部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消化系
  • 2篇消化系统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动力学现...
  • 1篇亚群
  • 1篇氧消耗
  • 1篇液动
  • 1篇早期目标导向...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手术创伤
  • 1篇受体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4篇任宏
  • 4篇王宏志
  • 2篇杨乃众
  • 2篇杨拔贤
  • 2篇胡永华
  • 2篇杨奕
  • 2篇李青
  • 1篇陈冀衡
  • 1篇宛凤玲
  • 1篇潘振宇
  • 1篇金山
  • 1篇张弘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术后危重患者早期肠内应用谷氨酰胺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术后肠内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后的危重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重症监护室(ICU)132例行食管癌或胃癌根治术后危重患者分为两组:谷氨酰胺组(Gln组,n=70)给予标准的与对照组(n=62)等氮量、等热量营养支持,并于术后24h开始肠内给予谷氨酰胺;对照组仅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分别取外周血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并测量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观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ICU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28d病死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7dGln组血清PAB、TRF和IgG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4+/CD8+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1);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CU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P<0·05),28d病死率稍有降低。结论术后早期肠内应用谷氨酰胺能促进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危重患者的蛋白合成,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治疗结果。
杨奕李青王宏志任宏杨乃众
关键词:谷氨酰胺消化系统肿瘤根治手术危重病
不同麻醉方法对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通常低下,麻醉及手术刺激更进一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监视和清除作用,在预防各种感染中亦有重要作用[1,2].
胡永华王宏志潘振宇金山任宏杨拔贤
关键词:麻醉胸部肿瘤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效果。方法 择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186例,麻醉恢复后立即转入ICU,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89)和EGDT组(n=97),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晶体和胶体)治疗,EGDT组术后8h内行EGDT,即在CVP、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指导下,进行滴定式液体(晶体和胶体)治疗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监测术后24h内心脏指数(CI)及氧供指数(DO2I),记录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GDT组术后8h和24h CI和DO2I明显升高,ICU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行EGDT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杨奕陈冀衡李青王宏志任宏杨乃众
关键词:补液疗法消化系统肿瘤血液动力学现象氧消耗
手术创伤对胸部肿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胸部手术创伤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患者自身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施术 2小时及术后 1、3、5天分别检测 2 0例胸部肿瘤患者外周血SIL 2R、IL 6和TNF α的表达。结果 麻醉后SIL 2R、IL 6和TNF α的表达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 ,施术 2小时各指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SIL 2R(P <0 .0 1 )、IL 6(P <0 .0 1 )、TNF α(P <0 .0 5) ,术后第一天均达高峰 (SIL 2R :P <0 .0 0 1、IL 6 :P <0 .0 0 1、TNF α :P <0 .0 1 ) ,之后逐渐降低 (术后第 3天 :SIL 2R :P <0 .0 1、IL 6 :P <0 .1、TNF α:P <0 .0 5) ,术后第 5天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外周血SIL 2R、IL 6及TNF α动态变化反映了手术创伤对机体免疫状况的抑制程度 。
王宏志胡永华宛凤玲任宏张弘杨拔贤
关键词: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手术创伤胸部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