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立军

作品数:281 被引量:71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114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2篇颅脑
  • 71篇手术
  • 65篇创伤
  • 51篇脑损伤
  • 36篇颅脑损伤
  • 34篇手术治疗
  • 31篇创伤性
  • 29篇血管
  • 27篇脑创伤
  • 26篇颅脑创伤
  • 24篇神经损伤
  • 22篇外科
  • 20篇出血
  • 19篇颅内
  • 19篇内镜
  • 18篇动脉
  • 17篇视神经
  • 16篇入路
  • 15篇胶质
  • 12篇颅底

机构

  • 279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 2篇上海市医学会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0篇侯立军
  • 100篇卢亦成
  • 73篇于明琨
  • 68篇白如林
  • 67篇黄承光
  • 52篇吕立权
  • 40篇李一明
  • 38篇梅其勇
  • 34篇胡国汉
  • 34篇齐向前
  • 32篇骆纯
  • 32篇张光霁
  • 32篇张丹枫
  • 30篇孙克华
  • 30篇潘承光
  • 29篇王君玉
  • 29篇朱诚
  • 27篇韩凯伟
  • 26篇陈怀瑞
  • 21篇金海

传媒

  • 4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7篇中华创伤杂志
  • 12篇第八届全国创...
  • 9篇中国微侵袭神...
  • 8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华医学会神...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人民军医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家庭健康(医...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41篇2017
  • 28篇2016
  • 21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46篇2011
  • 13篇2010
  • 21篇2009
  • 17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规范化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规范。方法回顾315例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颅底动脉解剖部位和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进行分类,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受累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点、脑组织血供改变以及侧支循环情况综合决定患者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预后,利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类型和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本组血管内治疗269例,显微外科手术18例,单纯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28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5年,mRS0~2分269例,mRS3~5分11例,mRS6分(临床死亡)3例。结论规范的诊治流程是提高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梅其勇白如林黄承光陈怀瑞齐向前吕立权李一明董艳于明琨孙克华侯立军
关键词:颅底颈内动脉椎动脉脑损伤
犬颅脑爆炸伤后早期脑组织病理改变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研究犬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的病理特点.方法:24条犬随机分为颅脑爆炸伤组和单纯颅脑弹片伤组.观察比较两组动物局部伤道、脑挫伤出血区范围、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和脑水肿等病理变化.结果:爆炸伤组颅骨骨折、急性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比例均明显高于弹片伤组(P<0.01),挫伤区蓝染范围明显大于弹片伤组(P<0.01),爆炸伤后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弹片伤组(P<0.05).爆炸伤组脑组织伤道呈梭形,约10 mm×15 mm大小,脑组织挫伤区与震荡区边界不清,全脑和颈髓有点状出血;弹片伤组脑组织伤道呈漏斗形,约8 mm×12 mm大小,挫伤区宽度约为(12±1.8) mm.光镜下,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损伤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变性和水肿为主.结论:爆炸冲击波和弹片在对脑组织的致伤效能上具有叠加效应;原发性脑损伤多为可逆性损伤,继发性脑损伤出现早且较为严重,积极的早期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侯立军张光霁朱诚卢亦成吴国萍刘荫秋李兵仓赖西南
关键词:枪击弹片伤爆炸伤颅脑损伤
犬颅脑穿透性爆炸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颅脑穿透性爆炸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以高速钢球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破片,以同步电雷管爆炸所产生的爆轰波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冲击波,建立犬颅脑穿透性爆炸伤模型.记录致伤前后呼吸、心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脑电图等病理生理改变.结果:动物伤后即刻出现呼吸暂停是颅脑爆炸伤最明显的特征,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降低和脑电活动消失等短暂的病理生理改变,持续时间在30 min以内;后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持续时间3~4 h;最后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颅内压呈现明显的瞬时增高后下降,再进行性增高的特征性改变.结论:(1)动物伤后即刻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和平均动脉压降低等短暂性抑制,随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并持续3~4 h,之后呈现进行性衰竭状态;(2)颅内压呈现双峰改变(呈现明显的瞬时增高后下降,再进行性增高的特征性变化).
侯立军张光霁朱诚卢亦成刘荫秋李兵仓赖西南
关键词:颅脑损伤枪击爆炸伤冲击伤病理生理学
胃造瘘术对创伤性迷走神经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及胃造瘘术对于迷走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创伤性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4.5±8.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2例,交通伤15例,其他8例。舌咽神经损伤12例,副神经损伤21例,舌下神经损伤20例,均予营养神经、激素、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非手术治疗;迷走神经损伤32例,其中15例接受胃造瘘术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7例予经鼻留置胃管并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胃造瘘术对迷走神经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胃造瘘术15例中仅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营养不良;经鼻留置胃管17例中9例出现肺部感染(P〈0.05),7例营养不良(P〈0.05)。胃造瘘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均治愈;鼻胃管组7例肺部感染和5例营养不良治愈。结论在后组颅神经损伤中,迷走神经损伤最为常见,患者常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胃造瘘术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创伤性迷走神经损伤患者的营养情况、降低肺部感染率,是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林超梅其勇韩凯伟金海顾进茂巩顺季晶刘宁孙海晨侯立军
关键词:颅神经损伤迷走神经胃造瘘术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2009年
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发生率及死亡率极高的创伤性颅脑损伤领域。作为研究蛋白质整体水平的重要学科,它以其全面性、高通量等特点,为该病的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将蛋白质组学技术作为一门方法学对其要点进行介绍,也将其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李波王慧侯立军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蛋白质组学死亡率
责任血管的控制在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
王君玉韩凯伟于明琨卢亦成白如林孙克华黄承光侯立军
关注外科手术基础教学中的情商教育被引量:5
2013年
手术学基础是医学生接触外科的开始,通过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的训练,逐渐完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为下一步的临床课程和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笔者所在教研室在外科手术基础教学中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
李一明李维卿侯立军沈宏亮王来根
关键词:外科手术学情商教育
3417例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各种不同类型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进一步提高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对上海长征医院1993年1月到2007年3月共14余年收治的3147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者统一视为死...
侯立军卢亦成于明琨吕立权丁学华孙克华白如林胡国汉骆纯黄承光楼美清陈菊祥刘平韩唏陈怀瑞吴小军陈先震严勇张光霁朱诚
文献传递
爆炸冲击波对犬脑干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爆炸冲击波对犬脑干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冲击伤组。根据爆炸源与颅骨表面的距离将冲击伤组随机分为 15、2 5和 35 cm三个亚组。用高频电子压力传感器记录冲击波的压力参数 ,并经压力放大器放大进行分析。伤后持续观察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心率的改变 ,伤后 1h电镜观察犬脑干超微结构的改变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脑干延髓区域 TNF-α 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电镜下可见神经元肿胀、神经胶质细胞胶样变性和髓鞘板层结构不清等脑干超微结构变化。所有致伤动物伤后即刻出现心动过缓和呼吸暂停等脑干抑制现象。脑干区脑组织内 TNF-α m 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呼吸暂停时间与脑干区脑组织内 TNF-α m 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爆炸冲击波可导致脑干超微结构和生物化学改变 。
侯立军张光霁朱诚卢亦成白如林江基尧周萍李兵仓赖西南
关键词:枪击冲击伤脑干超微结构肿瘤坏死因子爆炸冲击波
姑息清创术治疗颅脑爆炸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姑息清创术对颅脑爆炸伤动物的影响。 方法 :45条犬随机分为姑息清创组 ( 2 7条 )、彻底清创组 ( 13条 )和对照组 ( 5条 ) ,用完全随机研究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清创动物伤后颅内感染和肢体麻痹的发生率 ,研究血浆内 TNF -α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姑息清创组和彻底清创组动物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8%和 15 .4%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 P>0 .0 5 )。而姑息清创组动物肢体麻痹的发生率为 2 5 .9% ,明显低于彻底清创组 6 9.2 % ( P<0 .0 1)。清创术后不同时相点实验组动物血浆中 TNF -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姑息清创组和彻底清创组动物血浆中 TNF -α含量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姑息清创术颅内遗留碎片没有明显增加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但本术式可减少肢体麻痹的发生率 ,提示其可改善颅脑爆炸伤动物的生存质量。
侯立军卢亦成张光霁朱诚江基尧于明琨白如林袁国梁李兵仓赖西南
关键词:爆炸伤清创术颅内感染动物实验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