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海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乙酰化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蛋白
  • 5篇组蛋白
  • 5篇细胞
  • 5篇基因
  • 5篇胶质瘤细胞
  • 4篇乙酰
  • 4篇颅脑
  • 4篇脑损伤
  • 4篇GDNF
  • 4篇大鼠C6胶质...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转录
  • 3篇颅脑损伤
  • 3篇基因转录
  • 3篇GDNF基因

机构

  • 14篇张家港市第一...
  • 6篇苏州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滕州市中医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倪海波
  • 6篇刘惠祥
  • 5篇张立
  • 5篇孙晓峰
  • 5篇钱晓波
  • 5篇李建
  • 3篇虞正权
  • 2篇高嵘
  • 2篇高殿帅
  • 2篇张宝乐
  • 1篇沈鸟松
  • 1篇蔡红星
  • 1篇李周儒
  • 1篇任庆先
  • 1篇王中
  • 1篇线春明
  • 1篇蒋锋
  • 1篇雷宇
  • 1篇续继军
  • 1篇刘捷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创伤合并脑血管颅外段钝性损伤3例被引量:1
2022年
脑血管钝性损伤是由颅脑创伤或颈部外伤所致椎动脉和颈动脉的钝性损伤,其颅外段损伤通常是由颈部创伤引起,可致严重的外伤性脑梗死,若无法早期诊断、治疗,可危及生命。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3例颅脑创伤合并脑血管颅外段钝性损伤的患者。2例患者合并一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伴闭塞,其中1例经抗血栓治疗后颈动脉管腔恢复正常,另1例因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而行去骨瓣减压术,抗血栓治疗后颈动脉仍闭塞;1例患者合并双侧椎动脉损伤伴闭塞,导致小脑和脑干梗死而死亡。对于伴有严重颅底骨折、颈椎骨折、颈部软组织血肿及面部骨折的创伤患者,要高度警惕存在脑血管颅外段钝性损伤的可能。
李建张立刘惠祥邱耀忠孙晓峰倪海波刘诚林季东凯
关键词:颅脑创伤钝性损伤抗血栓治疗外伤性脑梗死颈部外伤
不同去骨瓣减压术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去骨瓣减压术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6-01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5)。2组均给予常规的术前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观察组良好率64.86%,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4.34±0.44)分,对照组为(3.89±0.43)分。观察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18,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颅内压下降快,值得推广。
孙晓峰刘惠祥高嵘蒋锋倪海波钱晓波李建季东凯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颅脑损伤GOS评分
曲古抑菌素A对C6胶质瘤细胞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
2015年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被认为是与胶质瘤关系最密切的生长因子之一,参与肿瘤细胞的扩散、种植[1].我们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 (TSA)干预大鼠C6胶质瘤细胞株,观察其对GDNF基因转录活性及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探讨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倪海波刘惠祥高殿帅高嵘
关键词: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6胶质瘤细胞基因转录活性曲古抑菌素A胶质瘤细胞株组蛋白乙酰化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固定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固定器,包括手术台,手术台的内部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一的上端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上端设有调节组件二,调节组件二上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头部夹持件,两组头部夹持件之间连...
倪海波
文献传递
3D-CTA和3D-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影像诊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比较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早期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3D-CTA和3D-DSA检查,比较两者对SSAH早期影像诊断的效率。结果3D-CTA发现颅内动脉瘤91例(检查出动脉瘤102个)、脑动静脉畸形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烟雾病4例、阴性11例。3D-DSA发现颅内动脉瘤95例(检查出动脉瘤112个)、脑动静脉畸形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烟雾病4例、阴性5例。3D-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低于3D-DSA(91.07%vs.100%)(P<0.05)。两者对SSAH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3D-CTA和3D-DSA对破裂的责任动脉瘤检出率相仿(95.79%vs.100%)(P>0.05)。结论3D-CTA和3D-DSA在SSAH患者病因诊断准确性相仿,大部分患者可以基于3D-CTA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3D-CTA对颅内夹层动脉瘤、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直径<1cm的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仍有部分漏诊,对3D-CT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李建刘惠祥沈鸟松邱耀忠倪海波张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维CT血管造影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HAT/HDAC抑制剂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根治困难,对放化疗药物敏感性差等特点,预后极差。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可通过改变染色质特定区域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成为一类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本文就HAT/HDAC抑制剂在胶质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倪海波刘惠祥虞正权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及CRP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检测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分为轻型组(9~15分,n=17)与重型组(3~8分,n=13);根据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n=25)与死亡组(n=5)。对所有患者血清NSE、CRP水平进行检测,统计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NSE、CRP水平。结果重型组患者血清NSE、CRP水平分别为(34.58±4.86)μg/L、(6.28±1.69)mg/L,轻型组患者分别为(22.78±4.44)μg/L、(4.59±1.15)mg/L,重型组明显比轻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5、3.260,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NSE、CRP水平明显比存活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NSE、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且死亡患者NSE、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有着一定的评估价值。
钱晓波季东凯倪海波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Ⅰ区组蛋白高乙酰化可能参与了其高转录调控过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高转录与其启动子Ⅰ区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和ChIP-PCR技术分别检测了大鼠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启动子Ⅰ区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浓度的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姜黄素(Curcumin)或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对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较之正常星形胶质细胞,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增高(P<0.01),并且其启动子Ⅰ区H3K9的乙酰化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C6胶质瘤细胞经Curcumin处理24 h后,gdnf基因mRNA的表达量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100μmol/L作用浓度时其表达量下降了74.17%(P<0.001);相反,TSA处理后gdnf基因mRNA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200nmol/L组其表达量约上升145.35%(P<0.05)。结论: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Ⅰ区H3K9发生了高乙酰化修饰,这种修饰可能是其高转录的原因。
倪海波张宝乐任庆先续继军高殿帅虞正权
关键词:GDNF启动子组蛋白H3乙酰化胶质瘤
组蛋白高乙酰化介导的Egr-1结合促进gdnf基因高转录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组蛋白H3K9高乙酰化引发该基因高转录的机制。方法采用Ch IP-PCR技术检测了大鼠C6星形胶质瘤细胞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转录因子Egr-1结合位点处H3K9的乙酰化水平以及Egr-1与该启动子的结合能力;利用Real-time PCR和Ch IP-PCR技术,检测了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姜黄素(Curcumin)和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对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Egr-1结合位点处H3K9的乙酰化水平、Egr-1与之的结合能力以及该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较之正常星形胶质细胞,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Egr-1结合位点处H3K9的乙酰化水平显著升高,并且Egr-1与之的结合能力也显著升高(P<0.01)。当Curcumin显著降低了Egr-1结合位点处H3K9乙酰化水平时,Egr-1与启动子II区的结合量以及gdnf基因m RNA的表达量都显著下调(P<0.05);而当TSA显著升高了Egr-1结合位点处H3K9乙酰化水平时,Egr-1与启动子II区的结合量以及gdnf基因m RNA的表达量都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II区H3K9高乙酰化介导的Egr-1结合量升高可能是其高转录的原因。
李周儒刘捷雷宇倪海波蔡红星张宝乐
关键词:GDNF组蛋白乙酰化EGR-1
组蛋白高乙酰化促进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启动子Ⅱ区RNA POLⅡ的募集
2022年
目的:探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启动子Ⅱ区组蛋白高乙酰化引起该基因高转录的机制。方法:采用ChIP-PCR技术检测了大鼠C6星形胶质瘤细胞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GDNF启动子I区和Ⅱ区RNA POLⅡ的募集量;利用ChIP-PCR技术,检测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姜黄素(Curcumin)和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C6胶质瘤细胞对GDNF启动子I区和Ⅱ区RNA POLⅡ募集的影响。结果: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启动子I区RNA POLⅡ募集量无明显差异;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相比,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启动子Ⅱ区RNA POLⅡ募集量显著升高。当Curcumin显著降低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启动子Ⅱ区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时,RNA POLⅡ募集量显著下调(P<0.05);而当TSA显著升高GDNF启动子Ⅱ区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时,RNA POLⅡ募集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启动子Ⅱ区组蛋白高乙酰化介导的RNA POLⅡ募集量升高可能是其高转录的原因。
郭庭文张宝乐李亚东倪海波曾振林线春明
关键词:GDNF乙酰化胶质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