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淋巴
  • 2篇病理分析
  • 1篇血管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增生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瘤
  • 1篇手术
  • 1篇皮肤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刘一靖
  • 3篇葛东峰
  • 3篇陈岚
  • 3篇田燕晓
  • 2篇邢鲁奇
  • 2篇孙硕彤
  • 1篇杨静
  • 1篇李新瑜
  • 1篇詹浩辉
  • 1篇米建强
  • 1篇孙聚葆
  • 1篇乔亮
  • 1篇陈岩
  • 1篇王希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内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CD44v6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P<0.05);E-钙黏附素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病理关系:胃正常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0,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100.0%,癌变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76.7%(46/60),E-钙黏附素阳性率为53.3%(32/60),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胃癌生长方式和其浸润程度,E-钙黏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E-钙黏附素分化程度和其浸润程度,二者在胃癌组织表达中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44v6和E-钙黏附素表达均参与并影响着胃癌患者癌细胞的转移扩散。
孙硕彤陈岩刘一靖
关键词:胃癌CD44V6E-钙黏附素淋巴结微转移
小肠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一例被引量:5
2013年
患者女,61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黑便2周于2012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大便呈黑色柏油样,每日1~2次,每次量不大,伴发头晕、出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不适。患者自述曾有腹部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稍苍白,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胶囊内镜显示:上段空肠见活动性出血,出血灶不能显示,未见明显肿物和溃疡,肠腔中可见大量血水样物,部分黏膜血管异常显露。辅助检查:大便潜血强阳性。肿瘤4项(癌胚抗原、甲胎蛋白、铁蛋白、胃肠癌抗原)未见异常。
刘一靖田燕晓葛东峰陈岚邢鲁奇
关键词: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皮肤黏膜大便潜血活动性出血
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特点及文献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体内均见多发大小不等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沿侧脑室壁生长,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条状低信号影,DWI呈低信号,增强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脑室外CNC,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丘脑,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夹杂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多发低信号,轻度瘤周水肿,增强呈不均匀片状强化。结论:位于侧脑室体部CN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其它部位CNC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
杨静孙聚葆詹浩辉刘一靖李新瑜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可手术男性乳腺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可手术性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病理诊断及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年间行手术切除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25例,并结合随访材料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7例患者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2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年,术后随访显示:10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生存期为3~10年。结论男性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表达和女性相比有所不同,抑癌基因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以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首选。
刘一靖孙硕彤陈岚邢鲁奇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病理特征
肺转移性肿瘤7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78例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病理类型肿瘤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78例肺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14~76岁,平均(52.8±7.3)岁。胸部CT扫描显示肺内多发性结节48例(57.7%),肺内单发性结节30例(42.3%);原发肿瘤:结直肠癌16例,乳腺癌14例,甲状腺癌12例,胸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9例,腺瘤、骨肉瘤、宫颈癌27例。不同部位原发肿瘤发生肺转移,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并不相同,可借此加以鉴别。结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可对肺转移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水平。
陈岚田燕晓刘一靖王希
关键词:肺转移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空肠系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013年
患者男,60岁,因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就诊.CT及B型超声均显示腹部右侧有一软组织阴影,术中见空肠系膜上有一单发包块,大小约8.0 cm×5.0 cm×5.0 cm,呈囊实性,边界不清,基底部向肠系膜根部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肠壁粘连,肠管狭窄,肿物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均有粘连,未见周围淋巴结肿大.关键词:空肠;肠系膜;肿瘤,肌组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刘一靖葛东峰乔亮米建强
关键词:空肠肠系膜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起源于巨大先天性痣的黑色素瘤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青春期前,儿童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极低,在20岁以下人群中不常见(约占2%),几乎不发生于2岁以下的新生儿。
葛东峰刘一靖田燕晓任磊
关键词:儿童黑色素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