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岚
-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OXA2、ALK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叉头框架蛋白A2(FOXA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17例,取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A2、ALK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FOXA2、ALK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肺腺癌组织中FOXA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ALK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腺癌组织表达FOXA2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肺腺癌组织表达ALK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3)FOXA2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FOXA2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LK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A2在肺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ALK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肺腺癌组织表达FOXA2、ALK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段会娟陈岚邓青张勇峰
-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小肠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一例被引量:5
- 2013年
- 患者女,61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黑便2周于2012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大便呈黑色柏油样,每日1~2次,每次量不大,伴发头晕、出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不适。患者自述曾有腹部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稍苍白,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胶囊内镜显示:上段空肠见活动性出血,出血灶不能显示,未见明显肿物和溃疡,肠腔中可见大量血水样物,部分黏膜血管异常显露。辅助检查:大便潜血强阳性。肿瘤4项(癌胚抗原、甲胎蛋白、铁蛋白、胃肠癌抗原)未见异常。
- 刘一靖田燕晓葛东峰陈岚邢鲁奇
- 关键词: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皮肤黏膜大便潜血活动性出血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他莫昔芬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淋巴细胞、NK细胞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2.56%、48.8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控制率分别为51.16%、72.09%,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头痛和潮热例数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陈岚陈巍李硕果
- 关键词:贞芪扶正胶囊枸橼酸他莫昔芬片NK细胞
- 肿瘤标志物联合炎症因子对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炎症因子对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和100例乳腺癌良性患者,并筛选100例该时间段内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女性。由病理检查结果将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100例乳腺癌良性患者作为良性组,100例体检健康女性为健康组。采取三组受试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乳腺癌良性组和健康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恶性组血清中CA153、CA125、CE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5)。乳腺癌良性组和健康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恶性组血清中TNF-α、hs-CRP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5)。肿瘤标记物与炎症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比,CA153+CA125+CEA+TNF-α+hs-CRP联合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最高,灵敏度为62.22%,特异性为92.00%。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53、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与乳腺癌转移及发展有关,TNF-α、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病理生理等功能有关。肿瘤标志物联合炎症因子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张勇峰陈岚王希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乳腺癌早期诊断价值
- S100P、GPC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S100P)、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同期选取60例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S100P、GPC3水平;取胃癌患者术中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两组织中增殖与侵袭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存活蛋白(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p2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S100P、GPC3水平与胃癌增殖与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S100P、GPC3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病理分级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患者的血清S100P水平为(11.87±3.4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3±4.11)μg/L,GPC3水平为(5.29±1.7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0.5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含量为(77.56±10.35)ng/mg,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45.28±7.14)ng/mg,PTEN、p21、Caspase-3蛋白含量分别为(24.17±4.53)ng/mg、(30.48±4.57)ng/mg、(11.36±1.62)ng/mg,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38.45±6.19)ng/mg、(47.82±7.20)ng/mg、(18.75±2.46)n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与S100P呈负相关(r=-0.693,P<0.05),与GPC3呈正相关(r=0.686,P<0.05),PTEN、p21、Caspase-3蛋白表达与S100P呈正相关(r=0.704、0.667、0.652,P<0.05),与GPC3呈负相关(r=-0.745、-0.722、-0.693,P<0.05);S100P、GPC3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00P、GPC3表达水平为影响胃癌病理分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S100P水平下降,GPC3水平上升,两者与病理分级、增殖侵袭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早期的有效生
- 邓青程蔚蔚陈岚
- 关键词:胃癌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病理分级
- HRD1、P53、HER2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研究HRD1、P53,HER2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并实施相关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收集全部患者的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两步法比较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中HRD1、P53、HER2水平,分析HRD1、P53、HER2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HRD1(χ^(2)=5.502,P=0.019)、P53(χ^(2)=6.552,P=0.011)、HER2(χ^(2)=5.512,P=0.02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脉管侵犯有无、不同肿瘤直径、TNM不同分期以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患者的P53、HRD1、HER2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肿瘤直径、脉管侵犯、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的HRD1、P53、HER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RD1、P53、HER2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日后治疗的重要靶点。
- 陈岚
- 关键词:P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可手术男性乳腺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可手术性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病理诊断及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年间行手术切除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25例,并结合随访材料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7例患者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2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年,术后随访显示:10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生存期为3~10年。结论男性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表达和女性相比有所不同,抑癌基因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以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首选。
- 刘一靖孙硕彤陈岚邢鲁奇
-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病理特征
- 肺转移性肿瘤7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肺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78例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病理类型肿瘤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78例肺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14~76岁,平均(52.8±7.3)岁。胸部CT扫描显示肺内多发性结节48例(57.7%),肺内单发性结节30例(42.3%);原发肿瘤:结直肠癌16例,乳腺癌14例,甲状腺癌12例,胸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9例,腺瘤、骨肉瘤、宫颈癌27例。不同部位原发肿瘤发生肺转移,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并不相同,可借此加以鉴别。结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可对肺转移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水平。
- 陈岚田燕晓刘一靖王希
- 关键词:肺转移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 直肠癌患者术前PAB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98例直肠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选择29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PAB水平。比较不同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复发情况的直肠癌患者血清PAB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AB水平与直肠癌病理特征及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P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脉管浸润及复发直肠癌患者血清PAB水平显著低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及无复发直肠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不同肿瘤直径直肠癌患者血清PA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B水平与直肠癌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血清PAB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复发呈负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PAB呈低水平状态,血清PAB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及复发密切相关,PAB有望成为评估直肠癌发生、进展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陈岚
- 关键词:直肠癌前白蛋白病理特征复发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铁蛋白、整合素α3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6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对其进行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水平检测,根据判断标准分为阳性与阴性,分析各指标水平阴性、阳性与Ⅳ期肺癌病理关系;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水平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96例患者HDL-C阴性51例、阳性45例;铁蛋白阴性42例、阳性54例;整合素α3阴性33例、阳性63例。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对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水平表达情况无显著影响(P>0.05);鳞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水平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经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中位PFS为7.3个月,整体中位OS为22.1个月。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阳性表达组中位PFS、OS均短于阴性表达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阳性表达为影响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HDL-C、铁蛋白、整合素α3阳性表达较高,高水平表达可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评估其预后有效辅助指标。
- 邓青程蔚蔚陈岚
-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铁蛋白整合素Α3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生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