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元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铁道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中心协作方案(MCP)序贯治疗儿童急淋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的远期疗效
- 刘振荣谢晓恬刘兴元杨剑清
- 关键词:序贯治疗
- 改良四唑盐法快速检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被引量:1
- 1997年
- 为对白血病患儿实施个体化治疗,用四唑盐法测定了2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确定了不同化疗药物药敏阈值,计算了联合化疗方案综合杀伤率,并确定了联合化疗时体内外疗效评定标准。23例白血病患儿药敏评定结果:药敏总符合率为91.3%,阳性符合率为94.7%,阴性符合率为75.0%,体内、外疗效有较好的一致性(r=0.7,P<0.05)。结果表明,改良四唑盐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兴元吴长根
- 关键词:白血病药敏试验
- 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急性白血病肝浸润1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白血病肝浸润临床表现不同,本文报道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白血病肝浸润,对诊断方法、浸润机制、肝浸润与长期预后的关系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收治急性白血病60例,其中ALL35例,NHL Ⅳ期11例,ANLL14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14岁,每例于化疗前后复查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者每3~5天复查1次,保肝治疗同时作乙肝/丙肝病毒抗原和/或抗体检测。
- 刘兴元谢晓恬王耀平
-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肝功能异常肝转移瘤
- 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3
- 1998年
- 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谢晓恬王耀平刘振荣石苇刘兴元近年来一些国外文献报道,同时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联合免疫抑制(IS)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尤其是治疗重型再障(SAA)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1,2]。现介绍我们应用联合IS治...
- 谢晓恬王耀平刘振荣石苇刘兴元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免疫抑制剂药物疗法儿童
- 蚕豆病的临床和发病机制探讨
- 1998年
- 蚕豆病的临床和发病机制探讨王巧冠刘兴元付晓燕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儿科(上海200065)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而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为研究其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观察分析了7例婴幼儿患者,报告...
- 王巧冠刘兴元付晓燕
- 关键词:儿童贫血蚕豆病发病机制
- 儿童急性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研究儿童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急性白血病实施强烈化疗,可疑病人作真菌培养等检查,并提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疗效标准,对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以氟康唑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及抗生素预防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21例22例次发生深部真菌感染,全部病例均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及高热,予氟康唑治疗,治愈率86.4%,无明显毒副作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与粒细胞减少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有关,与疾病的种类无关,P>0.05;缓解前的诱导治疗较缓解后的巩固强化治疗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的病人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诱导治疗阶段尤为多见。
- 刘兴元谢晓恬杨剑倩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氟康唑儿童
- 多种免疫抑制剂(ATG、CSA、HDIG、HDMP)联合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胞菌素A(CSA),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G)和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等免疫抑制剂对17例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进行联合免疫抑制(IS)治疗,其中急性再障(SAA-...
- 谢晓恬刘振荣石苇刘兴元杨剑清
- 关键词:儿童贫血环胞菌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 儿童急性白血病肝功能损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8年
- 为了研究白血病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的病因,测定了5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肝功能,并提出了药物性肝脏损害及白血病细胞肝脏浸润的诊断方法。56例患儿中36例(64.3%)有肝功能受损,其中29例43例次发生药物性肝脏损害,白血病肝浸润9例,2例肝浸润时均无骨髓、中枢等复发证据。4例发生病毒性肝炎。对不同类型肝损害进行治疗,各种肝脏损害恢复时间平均为:药物性8.1天,白血病肝浸润7天,病毒性肝炎30天。结果表明:急淋患儿在诱导及强化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左旋门冬酰氨酶是引起药物性肝炎最主要药物,其次是6-巯基嘌呤、甲氨喋呤;肝脏可能是急淋白血病的庇护所,环磷酰胺试验治疗对肝脏浸润早期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刘兴元谢晓恬付小燕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肝功能损害病理生理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