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深

作品数:234 被引量:992H指数:2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76篇会议论文
  • 2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1篇理学
  • 16篇医药卫生
  • 14篇化学工程
  • 10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9篇分子
  • 35篇毒性
  • 34篇离子
  • 32篇青海弧菌
  • 30篇污染
  • 25篇污染物
  • 25篇离子液
  • 24篇发光菌
  • 22篇离子液体
  • 20篇联合毒性
  • 20篇混合物
  • 18篇青海弧菌Q6...
  • 17篇色谱
  • 15篇QSAR
  • 14篇定量构效关系
  • 13篇化合物
  • 11篇分子电性
  • 11篇分子距边矢量
  • 10篇色谱保留
  • 10篇MEDV

机构

  • 122篇同济大学
  • 64篇桂林工学院
  • 47篇南京大学
  • 38篇重庆大学
  • 10篇渝州大学
  • 9篇桂林理工大学
  • 9篇湖南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6篇国防科学技术...
  • 6篇教育部
  • 6篇湘潭师范学院
  • 5篇桂林冶金地质...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安徽建筑工业...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3篇早稻田大学
  • 2篇长沙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34篇刘树深
  • 36篇李志良
  • 32篇刘海玲
  • 30篇王连生
  • 24篇易忠胜
  • 23篇王晓栋
  • 20篇葛会林
  • 15篇覃礼堂
  • 15篇林治华
  • 15篇朱祥伟
  • 14篇张瑾
  • 12篇刘红艳
  • 11篇赵欣
  • 9篇王格慧
  • 9篇莫凌云
  • 9篇王丽娟
  • 8篇周丽平
  • 8篇窦容妮
  • 8篇陈浮
  • 8篇曹晨忠

传媒

  • 15篇生态毒理学报
  • 12篇化学学报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波谱学杂志
  • 8篇桂林工学院学...
  • 7篇首届西部地区...
  • 6篇分析化学
  • 6篇第五届全国环...
  • 5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化学
  • 5篇第八届中国化...
  • 5篇第四届全国环...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分析科学学报
  • 4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色谱
  • 4篇化工技术与开...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中国科学(B...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26篇2009
  • 15篇2008
  • 21篇2007
  • 17篇2006
  • 17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及作用模式关键蛋白的探究——以青海弧菌Q67为例
<正>近年来,随着单个化学品及其混合物毒性实验的研究的深入,科学工作者追求的不仅仅局限于毒理学现象,还尝试着去挖掘造成这一现象的机理。基于化学小分子进入机体以后,并非作用于单一蛋白、遵循单一机制,而是作用于细胞、组织、器...
王泽君刘树深
关键词:分子对接相互作用青海弧菌
离子液体与重金属化合物对青海弧菌的协同毒性评估
<正>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通常都含有重金属离子,活性污泥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有少量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物。对于废水中的重金属,由于它们对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很难使用常规的溶剂通过液液萃取的方法进行去除。离子液体是一种非常规的"...
葛会林刘树深陈浮
文献传递
基于咪唑离子液体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结合模式预测混合物毒性被引量:3
2015年
混合物毒性的评估与预测一直是毒理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浓度加和模型(CA)和独立作用模型(IA)是目前应用最多的2个加和参考模型.但是,由于作用模式的相似性或相异性难以确定,难以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参考模型.为了探索分子水平上的结合模式与加和模型的关系,本研究以4种1-烷基-3-甲基咪唑氯离子液体([Cnmim]Cl,n=2,6,8,12)和萤火虫荧光素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离子液体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C2mim]Cl和[C6mim]Cl与荧光素酶具有相似的结合模式(BP1和BP2),[C8mim]Cl和[C12mim]Cl具有相同的结合模式(BP3).通过荧光素酶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4个离子液体及两两组合构成的6个二元混合物体系共18条混合物射线的发光抑制毒性,应用CA和IA模型评估混合物毒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结合模式的[C2mim]Cl-[C8mim]Cl和[C2mim]Cl-[C12mim]Cl混合物体系,其毒性可用IA预测;具有相同结合模式的[C2mim]Cl-[C6mim]Cl和[C8mim]Cl-[C12mim]Cl体系,其毒性可用CA预测;而[C6mim]Cl-[C8mim]Cl和[C6mim]Cl-[C12mim]Cl体系,其部分混合物毒性可用CA描述,因其组分的结合模式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
陈浮刘树深余沫李恺
改良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烷烃物理性质被引量:14
1998年
A quantativ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tructru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The molecular structrue of the examined compounds is selectively described by a molecular distance-edge(MDE)vector.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kanes such as boiling points,density at 25℃,refractive index at 25℃, heat capacity at 300K,Gibbs energy,enthalpy at 300K are estimat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by a novel modified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method based on the above MDEvectot.
刘树深杨万平曹展忠李志良
关键词:MDE人工神经网络烷烃物理性质
分析数据建模与预测被引量:1
1993年
提出了分析数据建模与预测的方法。首先以单纯形优化获取关系数据矩阵,构成响应与因素间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模型各参数,实现对未知因素响应的有效预测,最后给出响应随因素变化的响应曲线。应用于两个实际体系,获得满意结果。
刘树深
关键词:化学分析模型建立
取代苯酚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及定量结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测定了29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72h—lgMN20),并对此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构建了遗传毒性与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29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都显著地导致了微核的产生,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遗传毒性大小与取代官能团及官能团位置存在一定的规律;遗传毒性的大小与分子结构参数溶剂连接性指数(X2SOL)、自由基信息参数(ICR)、零阶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X0A)及修正指数(LOP)之间存在良好的结构-活性相关关系,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r2=0.816,可以用于定量评估其它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
肖乾芬高树梅王晓栋刘树深王连生
关键词:苯酚遗传毒性QSAR
基于估计均方差的统计量Sp的修正变量选择法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提出并详细说明基于估计均方差的统计量Sp的修正变量选择(MVSSp)方法.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及其二次项表征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和多氯联苯(PCBs)三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异构体分子结构,结合MVSSp方法选择适当的描述子,建立了三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别对芳烃受体(AhR)亲合性,芳香羟化酶(AHH),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诱导作用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模型的质量优于文献或相当,讨论了这些实验毒性与分子结构关系.这对研究和预测这些持久性污染物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易忠胜刘树深
关键词: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多氯二苯并呋喃多氯联苯
混合污染物毒性预测方法
人类或生态环境不可能只暴露于某个化学品而总是同时暴露于多种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中)。化学混合物的效应不总是其中各化学品效应的简单加和,有些可能具有协同(大于加和)或拮抗(小于加和)的毒理学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混合物效应还常...
刘树深
关键词:联合毒性
微板吸光法测定9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被引量:13
2008年
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指示生物,96微孔板为暴露反应载体,SpectraMax M5酶标仪为吸光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毒物对藻生长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论文系统研究了微板吸光法中斜生栅藻的可见吸收光谱和生长曲线以及pH和暴露时间对藻生长的影响,同时应用该方法成功测定了环嗪酮、阿特拉津、西草净、扑灭通、苯嗪草酮、敌草快、草甘膦7种除草剂和磷胺、甲胺磷2种杀虫剂对斜生栅藻的剂量-效应曲线(DRC).通过对剂量-效应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模拟,获得了这些农药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及置信区间.对比标准锥形瓶栅藻毒性试验,微板吸光法具有测试简便快速,所需样品体积少,便于多次平行毒性测试等优点.
葛会林刘树深朱祥伟王丽娟
关键词:斜生栅藻除草剂杀虫剂
基于SCGE的五氯酚对稀有鮈鲫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研究了在不同的染毒时间内不同浓度的五氯酚(PCP)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血细胞和肝脏细胞DNA的损伤.结果显示,各PCP染毒组细胞彗星尾部DNA含量(%DNAT)和彗星尾长(TL)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彗星尾部%DNAT和TL逐渐增加,其相关系数>0.926,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在同一浓度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处理组%DNAT和TL逐渐增加,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由于PCP可引起稀有鮈鲫血细胞和肝脏细胞DNA的严重损伤,因此稀有鮈鲫血细胞和肝脏细胞DNA的损伤可作为PCP遗传毒性的指示.
马永鹏王燕朱祥伟刘树深刘堰
关键词:五氯酚DNA损伤遗传毒性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