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雷

作品数:40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9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地震
  • 11篇第一性原理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7篇高温高压
  • 5篇地震前
  • 5篇第一性原理研...
  • 5篇断层
  • 5篇震前
  • 4篇地震前后
  • 4篇动力学
  • 4篇熔体
  • 4篇同位素
  • 4篇橄榄石
  • 4篇流体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动力学
  • 3篇遥感
  • 3篇玉树MS7....
  • 3篇泥火山

机构

  • 30篇中国地震局地...
  • 11篇中国地震局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40篇刘雷
  • 26篇杜建国
  • 16篇周晓成
  • 13篇陈志
  • 13篇崔月菊
  • 10篇李营
  • 10篇刘红
  • 10篇易丽
  • 8篇谢超
  • 5篇邓莉
  • 3篇李静
  • 2篇王海涛
  • 2篇张文来
  • 2篇张炜斌
  • 2篇王传远
  • 2篇高小其
  • 2篇许秋龙
  • 2篇刘红
  • 2篇孙凤霞
  • 1篇时丕龙

传媒

  • 5篇地震
  • 4篇高压物理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地震监测...
  • 1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46 Bq/m3和4.2 ng/m3。破裂带中Rn浓度变化幅度大,而Hg的浓度变化较小。断层主滑面附近Rn浓度相对降低,为地表破裂后断层气逃逸所致。泉水气氡观测发现,震前氡浓度增高,表明地震断层活动性增强。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向东不均匀挤压,使深部气体沿地震断裂逃逸至地表,这也是造成断层带气氡、汞浓度的增高的原因。
刘雷杜建国付碧宏谢超达杰智美周晓成陈志时丕龙崔月菊李静
关键词:断层气地震地表破裂玉树MS7.1级地震
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的动力学特征与地震断层气测量
@@活动断层是气体和液体从地球深部向上迁移的有利通道,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探测活动断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气体地球化学变化特征能很好的反映地震活动断层的活动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地震前兆的有效对象。
刘雷崔月菊李静杜建国付碧宏谢超达杰智美周晓成陈志时丕龙
关键词:玉树地震活动断层动力学特征
张渤地震带高光谱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卫星高光谱数据分析了张家口—渤海(张渤)地震带CO和CH4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时间上,该地区CO总量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变化,但是CH4总量的周期性季节变化不明显。空间上,研究区南部CO和CH4总量高于北部地区;由西向东气体总量增大,在平原和山区交界的地方变化明显。CO和CH4总量背景趋势时间上受气候和气象变化影响,空间上主要受控于区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地壳厚度等。研究结果不仅为研究区地震地球化学测量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而且对地震异常判识、断裂带分段活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崔月菊杜建国李营刘雷周晓成陈扬陈志韩晓昆
关键词:CH4地震活动性地球化学
高温高压下岩石波速研究进展
2023年
针对目前高温高压岩石波速数据分散、整理不足等问题,本文详细地收集、整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百多篇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岩石波速相关论文,对高温高压岩石波速的研究目的及内容进行了汇总,讨论研究岩石波速对地震学观测的重要性,并对高温高压下岩石波速的变化规律及目前岩石波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温高压下测量岩石波速的实验方法,它是获取地球内部岩石波速的重要途径.其次列举高温高压岩石波速的研究成果,将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非严格对比,总结出各类岩石的波速范围.然后对影响岩石波速的因素进行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岩石本身特性(物质组成、密度和微裂隙结构)和流体都对岩石的波速有显著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岩石的各向异性和纵波低速现象,发现“同一区域不同岩石波速不同”和“不同区域同一岩石波速不同”两个重要特征,为更进一步的开展对高温高压下岩石波速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逸凌刘雷杜建国
关键词:高温波速岩石
西藏拉萨市土壤气中氡、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5
2007年
研究了拉萨市及其附近土壤气中的氡、汞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计指数法评价了其环境质量.1579个测点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气中氡、汞的背景值分别是7634.9Bq/m3、41.5ng/m3,标准偏差分别为2.7Bq/m3、2.2ng/m3.土壤气氡环境质量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比较好,在中部从南向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最高达到中度污染;氡的主要污染源是山间盆地沉积物中局部富集的放射性铀元素.从拉萨郊区向市中心,土壤气汞污染程度逐渐增加,最高达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废气中的汞、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汞以及含汞的垃圾和废水.
周晓成杜建国王传远曹忠权易丽刘雷
关键词:土壤气环境地球化学
玉树M_S 7.1地震断层甘达村段的动力学特征与地震断层气测量
1.研究意义、地质背景和研究方法活动断层是气体和液体从地球深部向上迁移的有利通道,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探测活动断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气体地球化学变化特征能很好的反映地震活动断层的活动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地震前
刘雷杜建国付碧宏谢超达杰智美周晓成陈志时丕龙崔月菊李静
文献传递
定量单轴压力下单晶硅片原位拉曼谱峰测试(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测量获得了金刚石压腔系统中碳化钨基座单轴下的总压应力(F/N)-应变(ε/μm/m)关系:F=3.395ε+12.212(R^2=0.999 9),研制出可以在定量单轴压力下原位测试样品谱学特征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测试了单轴压力在2548.664 MPa下单晶硅片的拉曼谱峰。测试结果表明,当压力垂直于单晶硅样品[100]结晶面时,样品的519.12cm^(-1)谱峰随压力增大有规律的向高频方向偏移,谱峰频移量(Δω/cm^(-1))与压力(σ/MPa)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σ=365.80Δω+10.19。式中的常数项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样品本身存在的残余应力;一次项系数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本实验考虑了样品受力的定向性。Δω-σ线性关系式中的常数项可能代表两层含义:一是实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硅片本身存在的内应力的大小。
谢超杜建国刘雷易丽刘红陈志李静
关键词:单晶硅片残余应力
北天山泥火山对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_S6.6地震的响应被引量:18
2013年
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北天山泥火山出现了喷溢和地球化学异常变化.该地震前、后4天内两次观测了北天山泥火山,采集了两批温泉和泥火山气体样品,测定了样品的气体组分和He、Ne同位素及CH4、CO2的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泥火山发生了同震喷发,气体排放量增加,温泉和泥火山气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微量气体浓度异常,独山子泥火山震前出现了3 He/4 He高值异常.研究结果有利于确定利用泥火山和温泉监测地震活动的方法和指标.
杜建国周晓成陈志崔月菊刘雷李营张文来高小其许秋龙王海涛
关键词:泥火山地震气体同位素
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后大气物理化学遥感信息被引量:19
2011年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反演了地表温度、水汽、CO总量和CH4体积分数的时空变化,讨论了这种变化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 7.1地震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关系。利用MODIS L1B数据反演的玉树地震前后的温度数据表明,在主震前亮温和地表温度出现高值,高值异常高于震前几年的同期平均温度并沿NW向断裂带分布;这与测量的玉树地区气温在3~4月高于震前10年的同期平均温度的现象一致。利用AIRS数据提取的水汽总量、CO总量和CH4体积分数数据表明,水汽总量在主震后高于前2年平均值,CO总量在地震前后也有升高变化。反演结果和地震地质资料表明在大地震前后的这些参数异常变化可能是地球深部物质运动和地下气体沿断裂带逸散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地表温度、湿度和大气微量组分含量的时空变化信息在地震监测、预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崔月菊杜建国陈志李静谢超周晓成刘雷
关键词:卫星遥感地震MODISAIRS
2012年6月30日新源MS6.6地震前后北天山泥火山及温泉的水化学变化被引量:21
2014年
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新疆北天山地区的泥火山及温泉出现了明显的水化学异常。在地震前后4天内,采集了两批泥火山和温泉水样品,测定了泥火山和温泉水样的水化学参数。资料表明,泥火山喷溢水属于低温、弱碱性咸水或盐水,水化类型为ClNa,来源于储存在封闭构造中并与干旱海相、河-湖相沉围岩发生了漫长而复杂水-岩作用的大气降水。温泉水为中温、弱碱性SO4·Cl-Na型淡水,形成于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过程中的水岩作用。安集海泥火山出现同震喷溢,震后泥水温度(T)、总矿化度(TDS)、K+、Na+及Ca2+大幅上升;独山子、白杨沟及AM02泥火山为震前喷溢,独山子、白杨沟泥火山表现为T、TDS、EC、Na+、Cl-的升高和K+、Ca2+、Mg2+的降低;AM02泥火山K+、Mg2+明显降低,Ca2+上升达223%。震后沙湾25号泉T降低7℃,TDS、电导率(EC)、K+、Na+、Ca2+、Mg2+、Cl-及SO2-4升高。研究结果可用于北天山地区的地震趋势分析和改进利用各泥火山、温泉进行北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监测的水化学方法。
陈志杜建国周晓成崔月菊刘雷李营张文来高小其许秋龙王海涛
关键词:水化学泥火山温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