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雷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陈清轩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
王斌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范必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曹颉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生物学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转基因
2篇
基因
1篇
动物
1篇
生长激素基因
1篇
体外
1篇
体外培养
1篇
猪生长激素
1篇
猪生长激素基...
1篇
转基因动物
1篇
转基因动物研...
1篇
转基因鼠
1篇
外源
1篇
外源基因
1篇
激素基因
1篇
PCR
1篇
PCR技术
机构
3篇
中国科学院发...
1篇
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3篇
刘雷
3篇
陈清轩
1篇
曹颉
1篇
范必勤
1篇
王斌
传媒
1篇
生物工程进展
1篇
生物化学与生...
1篇
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1篇
1994
2篇
199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早期转基因兔胚的培养及外源基因滞留的研究
被引量:2
1994年
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外源SMTPGH基因的早期兔胚进行体外培养,并用PCR技术对单个胚中的外源基因进行了检测,以探讨SMTPGH基因在早期兔胚中的滞留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转基因兔胚在Tc199+10%FCS培养液中有75%发育到囊胚期;其外源基因在8细胞期前没有丢失,随后有逐渐丢失的现象。到胚胎的发育后期,其外源基因的滞留率接近于整合率。
陈清轩
刘雷
宋德秀
范必勤
王斌
关键词:
体外培养
PCR技术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1992年
1982年Palmiter对转基因巨鼠的报道在生物界引起巨大反响,从而把对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推向一个高潮;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发表的有关论文数百篇。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巨型鼠的产生显示了转基因技术的巨大经济潜力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陈清轩
刘雷
关键词:
PCR技术
转基因动物
带有猪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鼠
被引量:1
1992年
为研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整合及表达调控的机制,我们首先进行了转基因鼠的研究。(a)外源基因片段的制备:把羊金属硫蛋白启动基因(SMT)和猪生长激素基因(PGH)与载体质粒pUC19相连接,构建成psMTPGH表达质粒。
陈清轩
刘雷
曹颉
宋德秀
关键词:
PCR
转基因鼠
生长激素基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