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初荣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病
  • 2篇病变
  • 1篇新月
  • 1篇新月体
  • 1篇新月体肾炎
  • 1篇炎症
  • 1篇脂性
  • 1篇肾病患者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间质
  • 1篇肾小管间质病...
  • 1篇肾炎
  • 1篇足突
  • 1篇足细胞
  • 1篇微小病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结构
  • 1篇小病变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初荣
  • 2篇王素霞
  • 2篇杨莉
  • 2篇刘刚
  • 1篇张宜苗
  • 1篇鄂洁
  • 1篇李晓玫
  • 1篇李翠
  • 1篇林琼真
  • 1篇柴立军
  • 1篇郑欣
  • 1篇刘晓静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最新KDIGO急性肾损伤指南在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2012年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表的急性肾损伤(AKI)和急性肾脏病(AKD)定义在不同类型的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接受肾活检其光镜病理检查超过50%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的患者。根据2012年KDIGO指南AKI/AKD的定义,以血肌酐(Scr)和24h尿量为指标将入选的患者分为AKI组,非AKI的AKD组,非AKD组和无法分类组。结果 AKD能够识别84.2%的新月体肾炎患者,而AKI仅能识别61.4%的患者。对于不同类型的新月体肾炎,AKI识别抗GBM抗体型最高,达91%。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较肾小球肾炎伴多数新月体形成更易被AKI识别(P=0.002)。不同成分为主的新月体肾炎,AKI/AKD的识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012年KDIGOAKD的定义比AKI更能够早期识别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初荣刘晓静郑欣鄂洁王素霞杨莉刘刚
关键词:肾病急性肾损伤KDIGO新月体肾炎
微小病变肾病患者恢复期足突超微结构的改变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测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在肾病期、部分缓解期、完全缓解后足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分析其与蛋白尿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穿刺及外院送检标本确诊为MCD的患者29例,其中肾病期10例、部分缓解期13例、完全缓解后6例,以6例肾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在透射电镜下观测足突平均宽度、每10μm肾小球基底膜(GBM)上足突个数、足突融合的对应GBM的百分比以及高度与宽度比值分别≥0.5、1.0的"脊"的个数和形态。结果 MCD患者在病变的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足突融合。无论是在肾病期,还是在部分缓解期和完全缓解后足突平均宽度、每10μmGBM足突个数、足突融合的GBM百分比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足突平均宽度和足突融合的GBM百分比与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r=0.65、r=0.69,P<0.001),单位GBM上的足突数与蛋白尿程度呈负相关(r=-0.52,P<0.001);每10μmGBM"脊"数,随蛋白尿减少而增加:当"脊"高度定义为≥0.5时,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脊"高度定义为≥1.0时,完全缓解组仍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CD患者中,随着尿蛋白量的减少,足突宽度变窄、足突融合对应的GBM比例下降、足突数量增多。蛋白尿转阴在前,足突恢复在后。随着恢复程度的增加,"脊"的高度也在增加。
张宜苗初荣柴立军王素霞刘刚
关键词:足细胞细胞结构
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与IgA肾病肾间质炎症病变特点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类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D-IN)和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免疫炎症反应特点的异同。方法观察33例D-IN(急性23例,慢性10例)和32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D3+的T淋巴细胞和CD68+的单核/巨噬细胞均为肾间质的主要浸润细胞。D-IN组急性病例以CD3+细胞为主(CD3+/CD68+为3.7±1.0),慢性病例以CD68+细胞为主(CD3+/CD68+为0.3±0.1,P<0.05)。IgAN组两种细胞在数量上显著相关(r=0.839,P<0.001),比例不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变化。IgAN组,CD3+与CD68+细胞的浸润程度均与血肌酐、肾间质纤维化以及α-SMA阳性面积呈正相关(r=0.568,0.612;0.703,0.769;0.597,0.655,P均<0.001)。D-IN组,CD3+/CD68+与肾间质纤维化和α-SMA阳性面积呈负相关(r=-0.587、-0.442,P<0.05)。两组肾小管上皮OPN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与CD68+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604、0.8547,P<0.001)。结论在IgAN中,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能共同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慢性损伤过程;而在D-IN中,单核/巨噬细胞在肾功能恶化和病情慢性化过程中可能起主导作用。
林琼真李翠初荣李晓玫杨莉
关键词: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