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莎

作品数:44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护理
  • 16篇血管
  • 9篇手术
  • 9篇颅内
  • 8篇动脉瘤
  • 7篇血管内治疗
  • 7篇外科
  • 7篇颅内动脉
  • 7篇颅内动脉瘤
  • 6篇多普勒超声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6篇超声
  • 5篇神经外科
  • 5篇围手术
  • 5篇围手术期
  • 5篇颅多普勒
  • 5篇经颅多普勒
  • 5篇出血
  • 4篇动脉

机构

  • 43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作者

  • 43篇华莎
  • 12篇吕健
  • 11篇马廉亭
  • 9篇张小征
  • 9篇莫雪红
  • 5篇全凌雅
  • 5篇彭娜
  • 5篇肖建英
  • 5篇徐敏
  • 4篇杨剑
  • 4篇陈静
  • 4篇龚杰
  • 4篇束枫
  • 4篇张瞿璐
  • 3篇杨铭
  • 3篇刘迎辉
  • 3篇冯娟娟
  • 2篇徐国政
  • 2篇周道裕
  • 2篇王丽

传媒

  • 20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全国神经内外...
  • 1篇全国第二届重...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外科治疗的护理特点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针对经血管内及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进行严密病情观察,周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早期开展肢体功能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积极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69例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51例,手术治疗18例。住院期间无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18年,其中15例进行了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随访未见复发;治愈30例,好转25例,无变化14例。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或血管内治疗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华莎马廉亭潘力龚杰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护理
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诊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 2 4例 ,明确诊断 2 2例 ,高度怀疑 1例 ,阴性者 1例 ,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 96%。CDFI及CDE探测 12例 ,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并被DSA证实。结论 TCD、CDFI及CDE能实时动态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CDFI及CDE对狭窄处血流显示敏感 ,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 ,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又因其无创 ,病人易接受 ,可作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病人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张小征吕健莫雪红束枫华莎马廉亭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一种小儿输血监控装置及其输血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儿输血监控装置及其输血器,所述小儿输血监控装置包括红外监控装置,红外监控装置包括壳体、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和电源装置;壳体的上端和下端设有卡扣,卡扣与输血器中的滴斗上下两端的滴管相扣合,壳体的中部设有...
莫雪红张小征华莎周道裕
文献传递
述评
2014年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世界为200/10万/年,我国为2-19/10万/年;死亡率世界为100/10万/年,我国为116/10万/年。我国死亡率已上升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位,占22.45%。近三年来我科收治脑脊髓血管病病人,每年都在1700例左右、包括每年600多例颅内动脉瘤,其中绝大多数都为急危重症病人。因此对这些急危重症病人不仅需要采取急诊治疗,包括直接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而且在围手术期也需要给这些病人相应的耐心、细致、精准“个体化”护理。
华莎马廉亭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重症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超选择窦内碎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超选择窦内碎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2例重症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行静脉窦超选择碎栓、溶栓治疗。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11例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重症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通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碎栓、溶栓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的变化,合理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严密监测凝血指标,做好动脉导管鞘的护理,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王婷华莎彭娜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碎栓护理
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血源性传染疾病的防护
血源性传播病原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特殊病原微生物,因其致病力较强,常因现代医学逐步增加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上的复杂程序,使其在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
华莎
文献传递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146例,针对手术相关并发症,采取准确的评估,密切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病人中,4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2例血栓栓塞、2例支架移位、5例脑血管痉挛、2例穿刺部位出血症状均得以控制,康复出院。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肖建英华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2003年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1].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9%~41%,再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2].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24例,探讨再出血的诱发因素与预防对策.
吕健束枫华莎杨剑徐敏何蕾全凌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再出血护理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策略与方法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 探讨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诊治策略与方法.方法 通过我院收治的69例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患者,总结诊断方法主要靠MRI全脊柱成像、脊髓水成像及脊髓顺磁性血管造影,最终确诊依据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明确病变类型、瘘口部位、大小、血流速度等,确诊后再选择治疗方法与应遵循的策略.结果 本组69例,血管内介入治疗51例,手术治疗18例,治愈30例,好转25例,无变化14例.结论 本病血管内治疗及显微于术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马廉亭龚杰樊辉潘力莫雪红杨铭李俊张新元陈刚张戈华莎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外科手术疗效
介入治疗3例婴幼儿Galen静脉瘤术中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瘤介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例经多次血管内栓塞治疗的Galen静脉瘤婴幼儿进行术中病情观察、用药、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做好术中的护理及观察,配合做好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结果 3例婴幼儿均平安度过手术期,转回NICU,再转回病房,经治疗护理治愈出院。结论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配合能保证Galen静脉瘤婴幼儿平安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王丽华莎束枫
关键词:GALEN静脉瘤婴幼儿介入治疗护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