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廉亭

作品数:665 被引量:2,65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0篇期刊文章
  • 130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23篇血管
  • 185篇动脉
  • 184篇动脉瘤
  • 141篇颅内
  • 124篇手术
  • 113篇栓塞
  • 96篇静脉
  • 81篇动静脉
  • 78篇血管内治疗
  • 77篇外科
  • 76篇颅内动脉
  • 75篇出血
  • 71篇颅内动脉瘤
  • 57篇脑血
  • 53篇栓塞治疗
  • 53篇脑血管
  • 50篇动静脉瘘
  • 50篇静脉瘘
  • 48篇血管内栓塞
  • 47篇假性动脉瘤

机构

  • 594篇广州军区武汉...
  • 6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9篇南方医科大学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佛山市第一人...
  • 7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环湖医...
  • 3篇珠海和凡医药...
  • 3篇西门子(中国...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58篇马廉亭
  • 244篇杨铭
  • 225篇徐国政
  • 203篇李俊
  • 202篇潘力
  • 199篇秦尚振
  • 179篇龚杰
  • 159篇余泽
  • 101篇陈刚
  • 93篇张新元
  • 86篇姚国杰
  • 79篇胡军民
  • 50篇吴佐泉
  • 49篇张小征
  • 36篇杜浩
  • 34篇张戈
  • 30篇向伟楚
  • 26篇李欢欢
  • 26篇束枫
  • 24篇李国栋

传媒

  • 215篇中国临床神经...
  • 42篇中华实验外科...
  • 35篇中华神经外科...
  • 25篇临床外科杂志
  • 18篇华南国防医学...
  • 16篇中国微侵袭神...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0篇中华神经医学...
  • 10篇第16届中南...
  • 9篇首届中国中青...
  • 8篇微侵袭神经外...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华医学会神...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6篇国外医学(神...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4篇2018
  • 16篇2017
  • 34篇2016
  • 30篇2015
  • 21篇2014
  • 37篇2013
  • 26篇2012
  • 31篇2011
  • 33篇2010
  • 36篇2009
  • 26篇2008
  • 32篇2007
  • 29篇2006
  • 37篇2005
  • 39篇2004
  • 21篇2003
  • 27篇2002
  • 28篇2001
6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大额颞颧入路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显微解剖学研究
廖旭兴马廉亭杨铭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李俊
肌纤维发育不良伴颅内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肌纤维发育不良伴颅内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三年来收治的6例FMD患者,总结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结果 6例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6例病人中,一例入院时病情危重治疗无效死亡,一例无法治...
张新元杨铭潘力王在贵黄成马廉亭
关键词:肌纤维发育不良血管病
文献传递
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覆膜支架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覆膜支架的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并行覆膜支架(willisstent,上海微创,中国)治疗的13例创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
潘力杨铭马廉亭李俊陈刚蔡明俊冯雷
关键词:颅内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覆膜支架
颅内特殊部位及特殊形态动脉瘤非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目的:探讨颅内特殊部位、特殊形态动脉瘤的支架非常规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方法:对颅内近Willis环分叉部,巨大、宽颈、棱形特殊形态的动脉瘤,采用了非常规支架辅助技术,包括交叉支架、单支架、支架横置、支架头端或尾端置入动...
马廉亭杨铭李俊潘力陈刚蔡明俊甘志强祝源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关于“Hybrid operation”译名的商榷及我院开展“复合手术”的历史被引量:1
2015年
英文"Hybrid"的中文含义有杂交、复合、联合、混合等多种含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与医疗器械设备的更新进步,近些年国内外对一些疑难、复杂、急危重症疾病除内、外治疗手段外又开展了介入治疗。对疾病的治疗除应用单一方法外,又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其中把外科开放手术与介入治疗同时或先后结合在一起应用的“Hybrid”手术,有的译名为“杂交手术”、有的译名为“复合手术”或“复合杂交手术”。把同时能开展这类手术的手术室,有的叫“杂交手术室”,有的叫“复合手术室”或“复合杂交手术室”(Hybrid Operating Room),或一站式杂交或复合手术室(OneStop Hybrid Operating Room)。到底叫什么名称好?或叫什么名称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听起来更文明。在国内各医院、各专业之间存在争议,个人认为有统一的必要,以使名符其实。
马廉亭
关键词:杂交手术手术名称
双微导管技术结合3D-DSA治疗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双微导管辅助技术结合3D-DSA的多次应用治疗12例复杂难治性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造影示100%栓塞7例,>90%栓塞5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无缺血并发症发生。11例病人恢复良好,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双微导管技术结合术中3D-DSA应用可有效治疗颅内复杂的临界宽颈动脉瘤。
郭再玉马廉亭李俊杜浩张戈
关键词:双微导管技术3D-DSA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治疗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2
1996年
本组54只兔共72条股动脉制成69个假性动脉瘤,成功率为95.8%。制作术后不同时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T、MRI、动脉造影,解剖和组织学观察,证明制成的确是假性动脉瘤,并阐述了它的形成机理。讨论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T、MRI和动脉造影在假性动脉瘤影像学诊断方面的价值。
郑玉明徐永年陈庄洪孙鸿涛马廉亭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动物模型动脉瘤
脑供血动脉直接测压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前后的应用
1997年
对16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人的34支供血动脉在用真丝线段栓塞治疗前后经微导管直接测压,结果栓塞后平均压力升高2.3kPa(P<0.01)。认为微导管直接测压能为脑AVM血管内栓塞治疗提供准确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可以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秦尚振马廉亭魏崇健余泽徐国政龚杰杨铭乔英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疗法
237例脑动静脉畸形的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与DSA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无创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 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相控阵变频探头,使用频率2.0MHz,经颞窗、枕窗探测颅底主要血管及部分分支血管,了解各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AVM大小、部位、供血分支、引流静脉及颅内盗血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7例中除18例因透声窗不满意检测失败外,实际检测219例,其中明确诊断176例,可疑25例,未见明显异常18例,与DSA比较其总检出率为92%。结论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动态观察畸形血管团及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引流静脉及颅内盗血情况,准确提供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因而可作为脑AVM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
张小征莫雪红李俊陈刚马廉亭
关键词: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前后评估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320排CTA)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前、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经320排CTA检出动脉瘤患者90例,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320排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对60例患者(20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40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进行320排CTA随访,对比手术前、后CTA图像,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90例阳性患者中共检出100枚动脉瘤,其中<3 mm的28枚,≥3 mm的72枚。320排CTA诊断3 mm以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9%,对≥3 mm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60例患者术后未发现动脉瘤残余,载瘤动脉均未见狭窄或闭塞。结论 320排CT颅脑一站式检查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技术,但可能遗漏微小动脉瘤,3D-DSA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程少容曾晓华王鹰陈信坚孙志强黄文才王翅鹏马廉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共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