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蕾

作品数:23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缺血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蛋白
  • 6篇急性
  • 5篇细胞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脑缺血
  • 5篇梗死
  • 5篇干细胞
  • 4篇症状
  • 4篇神经干
  • 4篇神经干细胞
  • 4篇老年
  • 3篇心源性
  • 3篇心源性脑卒中
  • 3篇预后
  • 3篇源性
  • 3篇氨酸

机构

  • 15篇哈励逊国际和...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6篇吉林大学白求...
  • 4篇延边大学医学...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吉林省中医药...
  • 1篇吉林省中西医...
  • 1篇衡水市第二人...

作者

  • 23篇卢蕾
  • 9篇魏琰
  • 8篇宋磊
  • 7篇王晓莉
  • 7篇崔永健
  • 6篇孟伟建
  • 6篇张维文
  • 6篇靳云姗
  • 5篇郑胜哲
  • 3篇田亚楠
  • 3篇高倩
  • 2篇林卫红
  • 2篇董静
  • 2篇李静
  • 2篇张俊领
  • 2篇金鲜花
  • 1篇吕玉丹
  • 1篇丁文婷
  • 1篇卢娜
  • 1篇张立志

传媒

  • 5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A与CES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与心源性脑卒中(CES)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单中心入院的连续病例5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其中295例LAA,205例CES,均根据欧洲进展性脑卒中标准分为LAA进展组(n=91)和非进展组(n=204)、CES进展(n=99)和非进展组(n=106)。统计比较各组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史、饮酒史、病灶侧、入院时初次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实验室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利钠肽(BNP)]、影像学指标[颈动脉狭窄、不稳定斑块、梗死的最大直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LAA与CES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LAA与CES病情恶化计量相关因素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关联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LAA与CES病情恶化计量相关因素预测LAA与CES进展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CES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LAA(P<0.05);糖尿病、入院收缩压、FIB、D-D、颈动脉狭窄、梗死灶最大直径可作为LAA病情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房颤、右侧病灶、BNP、D-D是CES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AA病情恶化患者入院收缩压、FIB、D-D、梗死灶最大直径与mRS评分呈正相关,与SSS评分呈负相关(P<0.05);CES病情恶化患者年龄、BNP、D-D与mRS评分呈正相关,与SSS评分呈负相关(P<0.05);LAA、CES病情恶化计量相关因素联合预测病情恶化的AUC分别为0.881、0.861,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糖尿病、入院收缩压、FIB、D-D、颈动脉狭窄、梗死�
卢蕾张宏博田亚楠李静孟伟建王晓莉魏琰
关键词:心源性脑卒中
X盒结合蛋白1转染神经干细胞移植帕金森大鼠黑质中相关递质及核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X盒结合蛋白1基因可以转染至神经干细胞中并稳定过表达X盒结合蛋白1,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优于普通神经干细胞。目的:通过测定转染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内单胺类递质和α-突触核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7只帕金森病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侧脑室内移植PBS,神经干细胞组移植空白神经干细胞悬液,转染组移植X盒结合蛋白1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悬液。分别于移植后7,14,21,28d对各组大鼠进行诱导旋转实验观察神经功能;Western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水平;黑质切片后免疫组化染色测酪氨酸羟化酶(+)神经细胞。结果与结论:转染组大鼠黑质内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量降低,酪氨酸羟化酶(+)神经细胞数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对照组,且大鼠旋转实验中旋转行为改善。表明在帕金森病中,X盒结合蛋白1转染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率高,转染后可降低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从而改善帕金森症状起到治疗目的。
张艳华卢蕾董静宋磊何春珂章圆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Α-突触核蛋白
囊虫病致老年人脑梗死1例
2012年
囊虫病是北方一种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为脑部囊虫感染即脑囊虫病(neurocysticercosis,NCC)。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主要表现有颅内高压、脑膜炎、癫痫发作、脑积水、精神障碍等。NCC所致的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少见,约占所有患者的3%^[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囊虫病致老年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供参考。
郑胜哲卢蕾谷玥
关键词:囊虫病脑梗死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大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影响及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Wistar雄性成年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白藜芦醇组。采用线拴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β42和p-Tau在海马CA1区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β42、Tau,p-Tau在海马CA1区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脑缺血组较假手术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增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减少,并且海马CA1区Aβ42和p-Tau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可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下调海马CA1区Aβ42和p-Tau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及学习记忆障碍,这种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海马CA1区Aβ42和p-Tau蛋白的表达相关。
张维文王晓莉孟伟建崔永健靳云姗卢蕾魏琰
关键词:脑缺血白藜芦醇AΒ42
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因TIA住院的98例患者,并随访1年,其中35例患者进展至脑梗死,称为脑梗死组;63例患者未进展至脑梗死,仍反复发作,称为TIA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及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占比例。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TIA组(P<0.05);脑梗死组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TIA组(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 TC、TG、LDL水平升高及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占比例增高是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Hcy水平与TIA进展至脑梗死尚无明确的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Hcy的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
王心颖鲍双振王志超丁文婷卢蕾
关键词: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腺病毒介导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转染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在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X盒结合蛋白1基因转染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观察其是否可以促进干细胞增殖以及在缺氧环境下的抗凋亡能力。方法:取孕16dSD大鼠胚鼠的海马组织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克隆、nestin免疫荧光检测,以及传代和扩增;将重组腺病毒Ad-XBP1-EGFP质粒转染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得到基因修饰后的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选取普通神经干细胞标记为对照组,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标记为转染组。通过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法检测对照组和转染组的增殖情况,连续检测7d,绘制生长曲线;取两组神经干细胞用CoCl2诱导缺氧,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转染组的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的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在缺氧条件下,转染组神经干细胞凋亡程度较缺氧对照组减轻(P<0.05)。结论:利用重组腺病毒作为载体成功可以将X盒结合蛋白1基因导入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中;转染后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和在缺血、缺氧条件下抗凋亡能力较普通神经干细胞明显增加。
谷士权谷月卢蕾宋磊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神经干细胞神经因子
心源性脑卒中病情发展评估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心源性脑卒中的病情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6例,详细分析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并根据发病原因,筛选出心源性脑卒中患者94例、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184例纳入本研究;将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按病情是否发展分为发展组(28例)与非发展组(66例),2组病情评估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心源性脑卒中及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心源性脑卒中相比,年龄> 60岁,房颤,风湿性瓣膜病,栓塞史,左房内径(LAD)及D-二聚体(DD)为心源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情发展组与未发展组比较,年龄> 60岁、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右侧病灶、DD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 60岁、右侧病灶和DD是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1)年龄> 60岁、房颤、LAD及DD为心源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心源性脑卒中促进病情发展的因素为年龄> 60岁、DD、右侧病灶。
卢蕾张宏博田亚楠李静孟伟健魏琰
关键词:心源性脑卒中病情发展影响因素房颤左房内径D-二聚体
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 MRI 检查是否伴有无症状脑梗死将患者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组与非无症状性脑梗死(非 SCI)组,其中 SCI 组62例,非 SCI 组73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两组患者发生脑卒中2周及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对两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3年内复发率、死亡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SCI 组与非 SCI 组两周及3个月 VCIND、VD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3个月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所占比例仍较高。虽然非 SCI 组两周及三个月 VCIND 发生率较 SCI 组高,但 SCI 组两周及三个月显示出更高的 VD 趋势。与卒中后2周比较,非SCI 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显著改善,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 SCI 组与两周时比较,卒中后3个月 SCI 组总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无显著改善,无统计学意义。SCI 组不能抬起上肢、不能独立行走及3年内脑梗死复发率、3年内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 SC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显示出更高的 VD 趋势,会进一步加重脑卒中患者认知的损害,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脑梗死复发率及死亡率。在临床上应重视对 SCI 的诊断,并使患者对 SCI的危害得到充分的认识,积极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张维文王晓莉孟伟建崔永健魏琰卢蕾靳云姗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预后影响
G-CSF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细胞外谷氨酸摄取和抗自由基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体外模型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否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外谷氨酸摄取和抗自由基作用发挥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8日龄SD乳鼠断头处死,取脊髓切片后放入培养液中构建脊髓器官模型。将构建的脊髓器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模型组和G-CSF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仍常规培养;ALS模型组按照Matyja等人的方法加入THA和PDC构建ALS模型;G-CSF组在ALS模型组处理的基础上再加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培养的1w、2w、3w、4w时对各组培养液中的Glu进行测定,并在第4w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各组前角存活的运动神经元。结果对照组培养液中Glu浓度较低,并且随时间变化(1w、2w、3w、4w)不大,基本维持在恒定水平;ALS模型组和G-CSF组培养液中Glu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2w后G-CSF组Glu浓度显著低于ALS组(P<0.05)。第4周时ALS模型组脊髓前角中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F组SOD活性高于ALS模型组(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CSF有显著的抗自由基和抗兴奋性毒性作用并明显减少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凋亡和缺失,可能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朴铁花蔡鸿彦席中原卢蕾宋磊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肌萎缩侧索硬化谷氨酸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在传统肠内营养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益生菌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入院第1天和第14天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同时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后第1天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第1天有所下降,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水平下降程度低于实验组(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传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制剂能有效改善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阻止患者营养不良进一步恶化,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张宏博卢蕾田亚楠李勇郑群
关键词: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