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松
- 作品数:26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微波消融在不可手术高危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对不可外科手术的高危肺结节进行微波消融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断高危肺结节并进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和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72.0(59.5,77.0)岁。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9例患者共12处高危肺结节进行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和微波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无法进行胸外科手术的原因主要有肺功能无法耐受(55.6%)、其它系统基础疾病(33.3%)、多叶段病灶(22.2%)、个人意愿(22.2%)、高龄(11.1%)等。CT影像显示肺结节中位直径13.5(9.5,22.0)mm,结节距离胸膜中位距离5.3(1.8,16.3)mm。所有结节导航规划路径到达后并使用径向超声探头进行确认,活检组织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术后病理诊断腺癌4处、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殊型1处、炎症性病变2处、未见异型者5处。微波消融成功率83.3%(10/12),其中脱靶2处病灶均再次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中位住院时间3.0(2.0,3.0)d,术后短期随访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可外科手术的高危肺结节患者,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安全有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刘洁张勇叶茂松刘子龙胡沁张新李春
- 关键词:微波消融肺结节
- 支气管热成形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浸润、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气道疾病.目前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难治性哮喘在哮喘疾病中占5%~10%,却是引起哮喘患者高病死率和严重经济负担的主要类型[1].2014年ERS/ATS的难治性哮喘专家共识将难治性哮喘称为重度哮喘(severe asthma),并定义为“已明确哮喘的诊断,并规范治疗和管理3个月以上,需要用高剂量的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加另一种控制药(或口服激素)仍控制不好的哮喘”[2].
- 王坚叶伶叶茂松金美玲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成形术慢性气道疾病难治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
- 可用于全麻支气管镜手术的多功能转换接头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全麻支气管镜手术的多功能转换接头,包括:一通气操作管、一第一操作孔组件、一通气连接管和一通气接头;第一操作孔组件导通连接于通气操作管的第一端,第一操作孔组件包括一第一操作孔;通气连接管导通连接于通...
- 刘子龙李春叶茂松刘洁郝晟瑜谢梁向桂玲李善群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播散性诺卡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提高多播散性诺卡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9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播散性诺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播散性诺卡菌病患者多有免疫缺陷,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结论对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胸部CT见实变、肿块影、结节影、胸腔积液等,特别是合并皮下脓肿时,应考虑播散性诺卡菌病的可能,尽快取得病原学诊断予以正规、联合和足疗程治疗可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 王林林张新洪群英金美玲佘君刘洁刘子龙叶茂松李春
- 关键词:诺卡菌
-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肺部影像的处理和分析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肺部影像的处理和分析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图像读取模块;系统参数设置模块;基于图像的数据计算和分析模块,包括组织结构间距离计算模块、肺泡腔径计算、组织结构壁厚计算、直方图统计和伪彩色统计...
- 白春学朱煜杨达伟胡洁叶茂松
- 文献传递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在儿童轻、中度哮喘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病例选择2-13岁男、女患儿哮喘病史至少1年以上。参照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42:100-106)...
- 叶茂松
- 文献传递
- 吸烟对成人哮喘控制及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吸烟对成人哮喘控制和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吸烟哮喘患者(吸烟组)20例及非吸烟哮喘患者(非吸烟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并行肺功能检查,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常规、血总IgE、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和可替宁,并行诱导痰检测,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吸烟组每人平均1年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1.80±1.88)次,高于非吸烟组患者[(0.76±1.4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CT评分、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和痰中嗜酸细胞百分比(Eos)、血IgE、诱导痰涂片中巨噬细胞百分比(Ma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诱导痰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39.60±13.32)pg/mL,明显高于非吸烟组的(33.87±4.46)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尿LTE4为(203.25±136.3)pg/mgCr,较非吸烟组的(121.23±62.77)pg/mgCr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尿LTE4水平与吸烟量呈直线相关(r=0.521,P=0.032),FeNO与血IgE无直线相关性;非吸烟组FeNO水平与血IgE呈直线相关(r=0.612,P=0.009)。吸烟组FEV1、痰Neu、痰Eos、痰上清液中IL-8和吸烟量无直线相关性。结论:吸烟使哮喘更难以得到控制,使患者痰液中TNF-α分泌增多,导致白三烯代谢增加,且其增加的量与吸烟量正相关。
- 杨琤瑜杨冬叶伶徐益明叶茂松金美玲
- 关键词:哮喘吸烟哮喘控制
-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59
- 2013年
-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未规范使用控制药物的哮喘患者25例,给予为期12周的布地奈德(200μg,bid)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肺功能、ACT评分、血常规、血清总IgE以及诱导痰。同期选取25例健康受试者,给予检测FeNO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后的FeNO水平(体积分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9.98±25.98)×10-9 vs.(109.18±65.23)×10-9,P=0.000]。治疗前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9.18±65.23)×10-9 vs.(12.44±4.31)×10-9,P=0.000],治疗后的FeNO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9.98±25.98)×10-9 vs.(12.44±4.31)×10-9,P=0.000)]。治疗后的FEV1/pre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83.40%±15.74%)vs.(72.45%±7.48%),P=0.002];治疗后的ACT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22.88±1.81 vs.14.88±4.21,P=0.000);治疗后的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明显低于治疗前[(4.33%±1.89%)vs.(5.70%±1.85%),P=0.004];治疗后的血清总IgE显著低于治疗前[(231.35±200.59)ng/mL vs.(284.81±231.12)ng/mL,P=0.004];治疗后的诱导痰Eos%明显低于治疗前[(6.58%±3.66%)vs.(10.00%±4.75%),P=0.004]。治疗前的FeNO水平与AC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5,P=0.034),与诱导痰Eos%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20)。结论 FeNO水平是一种用于评估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可行性指标,其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 龚颖叶伶安霞叶茂松陈琪李丽金美玲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哮喘管理
- 电子支气管镜联合ROSE对提高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诊断率的影响
- 目的:探讨浸润型肺癌与外压型肺癌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与快速现场评价(ROSE)诊断对提高诊断率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19年11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经多种活检方式诊断为肺癌的患者95例进行研究,...
- 殷明叶茂松
- 关键词:肺癌浸润型电子支气管镜
- 文献传递
- 适用于呼吸系统传染病患者使用的雾化面罩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传染病患者使用的雾化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雾化药仓,雾化药仓位于面罩本体的前端,面罩本体上设有呼气孔,同时还包括能覆盖住所述呼气孔的滤膜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面罩对气溶胶能起到明显阻隔作...
- 叶伶金美玲刘洁郁慎吉叶茂松罗哲宋元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