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立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军事人员
  • 3篇急性
  • 3篇病毒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新兵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呼吸道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呼吸道疾病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道
  • 2篇急性呼吸道疾...
  • 2篇疾病
  • 2篇合酶
  • 2篇肺炎
  • 2篇PCR检测方...
  • 1篇学员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解放军105...
  • 2篇解放军第10...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北京华大吉比...
  • 1篇北京宏微特斯...

作者

  • 9篇吴伟立
  • 5篇刘波
  • 5篇宋海燕
  • 5篇陈从新
  • 4篇张骏飞
  • 4篇陈唯军
  • 3篇姜君
  • 2篇王静宇
  • 1篇祁荣
  • 1篇程锦泉
  • 1篇周俊宜
  • 1篇邓海君
  • 1篇张海龙
  • 1篇迟洪霞
  • 1篇孙莉
  • 1篇姚相杰
  • 1篇谢飞飞
  • 1篇赵金银
  • 1篇杨洪
  • 1篇何雅青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调查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为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留取40例老兵、204例新兵和4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兵咽拭子,提取DNA和RNA,检测15种病原体的核酸,并留取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兵双份血清检测抗病原体抗体。结果老兵组咽拭子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核酸的检出率分别为32.5%、25.0%和15.0%,高于新兵组的2.5%、2.5%和2.9%(P<0.05);在40例散发的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新兵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5.0%和55.0%,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0.0%、7.5%和15.0%,与老兵组(分别为25.0%、15.0%和17.5%)或新兵入营时(分别为2.5%、2.9%和7.4%)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对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新兵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发现,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发生率为65.0%(26/4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率为5.0%(2/40),无甲型流感病毒H5N1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入伍新兵在入训期间散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
方健宋海燕刘波张骏飞吴伟立陈从新
关键词:军事人员呼吸道疾病
一起青年学员急性传染性肺炎暴发的病因学探究
2010年
目的从血清学和基因水平探究一起青年学员急性传染性肺炎暴发的病因。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提取血清DNA/RNA,采用PCR法检测病原体核酸;采用非选择性高通量扩增测序法直接查找病原体核酸,对扩增产物通过Solexa分析系统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在71例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检测到抗肺炎支原体IgM和/或IgG阳性,能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16例(22.5%);特异性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和支原体核酸均阴性;在非选择性扩增出的582750条带中,未见特征病毒序列出现;与限定物种数据库比对,不存在人流感病毒A型、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等呼吸道相关病原体的基因片段。结论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未能明确本次疫情的病因,与在疫情早期未能收集到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有一定的关系。
宋海燕陈从新刘波方健吴伟立陈唯军
关键词:传染性肺炎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特异性荧光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real-time PCR,快速准确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方法: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rfbE为待检靶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探针5'端用FAM基团标记,3'端用TAMRA标记。通过重组质粒的构建,建立并优化了大肠杆菌0157:H7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在人工污染样本无需富集的情况下,检测的最低DNA浓度是10拷贝/反应(3CFU/mL);特异性检测实验中,0157菌株检测结果均为rfbE阳性,而非0157:H7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复性实验中,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此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对分离的可疑大肠杆菌0157:H7菌株进行快速鉴定。
姜君王鹏志刘利成吴伟立陈唯军
关键词:TAQMAN探针
某部2008-2010年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调查某部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ARD)的发病率及常见的感染病因。方法收集某部2008-2010年入伍新兵的咽拭子及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5种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原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嗜肺军团菌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肺炎支原体-IgM和IgG及抗流感病毒抗体。结果 182名2008年新兵中,60.4%(110/182)患ARD;215名2009年新兵中,23.3%(50/215)患ARD;204名2010年新兵中,19.6%(40/204)患ARD。2008-2010年入伍新兵的ARD患者中,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比例分别为44.5%、30.0%和55.0%,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比例分别为8.2%、8.0%和5.0%。部分人群抗嗜肺军团菌和抗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但与历史对照相比,无特异性升高,不构成疾病流行证据,2008年新兵中,28.7%(31/108)的患者出现了肺部球形浸润性病变,但预后均良好。结论某部入伍新兵ARD发病率较高,加强预防和提高早期诊治水平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方健宋海燕吴伟立刘波张骏飞陈从新
关键词:军事人员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B型
乙型脑炎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准确、快速、特异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 PCR)体系。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的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经过一致性比对分析,在乙脑病毒保守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区段,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以及Taqman-MGB探针,优化检测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一步法RT-q PCR方法。利用登革热、森林脑炎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狂犬病毒培养物和临床诊断为登革热及手足口病人的血清样本检测其交叉反应。选择15例疑似脑炎症状的病人血清样本,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乙脑病毒检测试剂盒作对照试剂盒,检测其临床适用性。结果所建立的乙脑病毒一步法RT-q PCR检测方法重复性试验Ct值的变异系数CV在0.46%~0.53%之间,最低可检出5 copies/反应样本。检测体系与登革热、森林脑炎病毒等黄病毒及EV71、Cox A16、狂犬病毒培养物等未发现交叉反应;64份临床诊断为登革热和手足口病人的血清样本检测也均为阴性。15份疑似乙脑感染的病人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乙型脑炎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但本方法操作步骤更少,检测时间更短。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乙型脑炎病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q 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可用于乙型脑炎病毒的检测。
孙莉陈路王华贵赵相胜胡小许迟洪霞祁荣吴伟立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RT-QPCR
麻疹病毒CC47疫苗测序分析及与其他A基因型病毒株比较
2010年
对长春-47(CC47)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即CC47疫苗进行测序分析,并与其他A基因型病毒株进行了比较。通过RT-PCR法扩增了6个编码基因,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产物进行自动测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CC47疫苗有13个特有的氨基酸改变分别位于N,P和L蛋白,可以看做是该疫苗株的"疫苗标签"。通过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了11株麻疹病毒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完善了CC47疫苗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对麻疹流行进行监测和对病毒减毒基因学基础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潜在目标。
王静宇吴伟立姜君邓海君白春杰陈唯军
关键词:麻疹病毒测序分析减毒
15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建立15种呼吸道常见病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新兵发热病因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定1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靶基因,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15种病原体的培养物和正常人的基因组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测试,并对健康和发热新兵各50例的咽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有效检测线性范围为1×102~1×109拷贝/ml,最低检测限为5~50拷贝/ml,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50例发热新兵咽拭子中,24.0%嗜肺军团菌阳性,30.0%乙型流感病毒阳性,24.0%肺炎支原体阳性,8.0%甲型流感病毒阳性,对照组上述病原的阳性率依次为20.0%、6.0%(P<0.05)、22.0%和0.0%,而腺病毒、麻疹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人冠状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5N1、风疹病毒、猪链球菌、肺炎衣原体和肺炎链球菌均阴性。18例(36%)流感病毒感染者急性期血清IgM和IgG阳性率分别为88.9%(16/18)和72.2%(13/18),在恢复期则分别为16.8%(3/18)和100%(18/18)。健康新兵的两次血清抗体检测无临床意义。在咽拭子嗜肺军团菌及肺炎支原体阳性个体,发热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和8.3%、8.3%和16.7%。结论成功建立可同时进行15种呼吸道病原体早期诊断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此次新兵营集训新兵发热病因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
方健王静宇宋海燕吴伟立刘波张骏飞陈唯军陈从新
关键词:军事人员聚合酶链反应呼吸道感染
2006年深圳市急性肠胃炎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调查(英文)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2006年深圳市急性肠胃炎发病的主要病因。方法收集深圳急性肠胃炎粪便样本200份(包含122份散发样本和78份暴发样本),采用RT-PCR的方法进行急性肠胃炎相关病毒检测。结果 44%(88/200)的样本为诺如病毒阳性,9%(18/200)为轮状病毒A阳性,2%(4/200)为星状病毒阳性,2%(4/200)为肠道腺病毒阳性,还有8%(16/200)的样本为混合感染。其中散发样本中检出腺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GI、诺如病毒GII 5种病毒,而诺如病毒GII是3次暴发样本中的唯一病原。对22例NoV GII阳性样本测序后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oV GII.4 variants 2006b cluster是造成2006年深圳市肠胃炎暴发的主要诱因,其次为NoV GII.12和GII.4 Hunter簇。结论 NoV GII.4是2006年流行于深圳的主要病毒株。
谢飞飞何雅青程锦泉姜君杨洪赵金银张海龙姚相杰周俊宜吴伟立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诺如病毒
一起小规模群体肺炎链球菌感染流行的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明确一次小规模不明原因发热疫情的病因。方法常规提取6例发热患者和11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DNA和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5种病原体,取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鉴定,并与常规培养结果比对;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结果在17例咽拭子中培养出肺炎链球菌阳性11例(64.7%),血清型鉴定为6群6A型,未分离到其他病原菌;在17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13例(76.5%)肺炎链球菌DNA阳性2,例(11.8%)嗜肺军团菌DNA阳性,3例(17.6%)肺炎支原体阳性,1例(5.9%)乙型流感病毒RNA阳性;在其中5例中3,例肺炎链球菌与肺炎支原体同时阳性,1例肺炎链球菌与乙型流感病毒同时阳性,另1例密切接触者同时检出肺炎链球菌与嗜肺军团菌;对所有CT值小于35的咽拭子DNA经普通PCR扩增后测序,并经NCBI基因库比对,结果与相应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相符。结论肺炎链球菌为引起此次疫情流行的主要病因。
方健宋海燕陈从新刘波张骏飞吴伟立
关键词:发热聚合酶链反应肺炎链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