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秋芳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癌
  • 2篇肝癌患者
  • 2篇癌患者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小板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真菌
  • 1篇真菌培养
  • 1篇糖蛋白
  • 1篇突变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葡聚糖检测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吴秋芳
  • 2篇李圣聪
  • 2篇卓传尚
  • 2篇柳丽娟
  • 1篇温珠妹
  • 1篇黄素钦
  • 1篇林英
  • 1篇谢海花
  • 1篇陈力
  • 1篇彭菲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GP73和PTEN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酯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甲胎蛋白(AFP)、GP73和PTEN三者联合检测在HC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HCC组(n=90)、肝硬化组(n=99)、肝炎组(n=90)和健康对照组(n=81)的血清GP73和PTEN浓度,用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AFP浓度。结果 HCC组GP73和AFP浓度均高于其他3组,PTEN浓度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患者血清GP73和AFP的浓度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GP73=0.343,PGP73=0.002;rAFP=0.250,PAFP=0.034)。GP73和PTEN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4.44%、65.93%和73.06%,优于其他组合。结论 GP73和PTEN是较敏感特异的良好HCC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的敏感性。
谢海花卓传尚柳丽娟吴秋芳
关键词:肝肿瘤PTEN
(1,3)-β-D葡聚糖检测对AIDS患者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AIDS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深部咳出的痰液以及其他深部组织液进行真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快速鉴定(API)/ATB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真菌鉴定。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1,3)-β-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 116例AIDS患者中真菌培养检出78例真菌,分别是18例念珠菌,44例马尔尼菲青霉菌,16例新型隐球菌;这78例真菌用(1,3)-β-D葡聚糖检测,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阳性分别为12、33、9例。8例痰液培养出念珠菌,但是其(1,3)-β-D葡聚糖浓度均小于20.0pg/mL。有8例真菌培养阴性,而(1,3)-β-D葡聚糖检测呈阳性;重新检测后,结果依然。14例真菌培养阴性,而(1,3)-β-D葡聚糖检测呈阳性;重新检测后,(1,3)-β-D葡聚糖检测为阴性,真菌培养仍为阴性。真菌培养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阳性标本及健康对照组标本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1,3)-β-D葡聚糖浓度分别为(310.22±143.23)、(530.61±263.24)、(50.15±22.33)、(4.00±1.52)pg/mL,前三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6、65.38、18.65,P<0.05)。结论 (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可以互为补充,(1,3)-β-D葡聚糖检测是诊断AIDS患者真菌感染的有效辅助手段。
黄素钦李圣聪吴秋芳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葡聚糖类真菌培养
围术期肝癌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主要参数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围术期肝癌患者TEG检测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Angle值)、凝固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相关性。结果 R值与APTT、T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46和0.348(P<0.05)。Angle值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7和0.518(P<0.05);与PT、PT-IN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7和-0.315(P<0.05)。K值与FIB、PLT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6和-0.625(P<0.05);与PT、PT-INR、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4、0.351、0.199(P<0.05)。MA值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9和0.751(P<0.05),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呈负相关(P<0.05)。CI值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9和0.681(P<0.05),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 TEG检测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具有互补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有利于合理制定输血和手术治疗方案,保证术中安全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陈力吴秋芳林英彭菲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血小板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前S区缺失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HBV感染是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但HBV的致癌机制至今不甚清楚。近年研究显示,HBV前S区缺失突变与肝病进展相关口^[1-2]。本研究采用PCR测序法调查HBV相关肝癌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区缺失突变频率,探讨前S区缺失突变与HBV相关肝癌的关系。
卓传尚柳丽娟吴秋芳温珠妹李圣聪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缺失突变肝细胞癌慢性HBV感染肝癌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