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东耀

作品数:25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氧化氮
  • 6篇一氧化氮
  • 5篇核酸
  • 5篇肝细胞
  • 4篇微板核酸杂交
  • 4篇米夫
  • 4篇拉米夫定
  • 4篇基因
  • 4篇合酶
  • 3篇一氧化氮合酶
  • 3篇拉米夫定耐药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转换
  • 2篇亚砜
  • 2篇乙肝
  • 2篇脂质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东莞市桥头医...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5篇周东耀
  • 5篇康格非
  • 5篇汤习锋
  • 3篇靳安民
  • 3篇王虹
  • 3篇周初松
  • 3篇刘成龙
  • 2篇吕苏成
  • 2篇周永立
  • 2篇庞春梅
  • 2篇田碧文
  • 1篇孟江萍
  • 1篇张红明
  • 1篇陈林
  • 1篇周晓东
  • 1篇汪爽
  • 1篇赵子粼
  • 1篇庄俊华
  • 1篇童斌辉
  • 1篇陈金华

传媒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12篇2001
  • 4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链球菌磷壁酸胆碱成分介导细菌的侵袭被引量:5
2004年
分析肺炎链球菌细胞壁胆碱成分在其侵袭宿主细胞的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肺炎链球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侵袭实验 ,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PAF R)拮抗剂BN 5 2 0 2 1对肺炎链球菌侵袭率的变化 ,以及乙醇胺取代细胞壁胆碱后肺炎链球菌侵袭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受体拮抗剂BN 5 2 0 2 1处理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后 ,肺炎链球菌的侵袭率显著降低 (P <0 0 1 ) ,乙醇胺取代肺炎链球菌细胞壁成份中的胆碱同样降低了细菌对活化内皮细胞的侵袭 (P<0 0 1 )。
尹一兵周东耀张雪梅孟江萍康格非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大鼠脊髓伤后伤段脊髓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及其活性动态变化被引量:10
2001年
周初松靳安民刘成龙周东耀童斌辉
关键词:脊髓损伤基因表达
肝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诱导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对内毒素和几种细胞因子诱导肝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协同效应及酶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方法原位预灌流和胶原酶循环灌流大鼠肝脏、分离肝实质细胞,观察内毒素、 IFN- γ、 IFN- α、 TNF α、 IL-1β、IL-6及不同组合对肝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cGMP及NO2-+NO3-的影响,分析酶动力学特征及皮质甾与酶诱导的量效关系。结果 内毒素+IFN-γ+TNFα+IL-1β(IL-6)组台诱导酶表达效应最显著;酶参数分析显示:Km、 Vmax分别为 10.8 μ mol/L和 263.2 pmol·min-1· mg-1蛋白质,竞争性抑制剂 L-NMMA、 L-NNA作用的 Ki分别为 0.56 u mol/L及 0.94 u mol/L;诱导时间进程显示: iNOS活性表达在 9h达到峰值,但cGMP及 NO2-+NO3-的释放持续增加可维持至 18 h;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抑制肝细胞酶诱导的 IC50分别为 3.5 ×10-8mol/L和2.6 × 10-6mol/L。结论肝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依赖特异多细胞因子协同作用,这种可诱导性特征可能在内毒素血症和败血症休克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汤习锋周东耀康格非
关键词:肝细胞内毒素一氧化氮合酶细胞因子
拉米夫定耐药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测定被引量:1
2002年
晏泽辉张红明周东耀
关键词:拉米夫定HBVDNA含量乙肝
血液粘度质控物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制一种测定血液粘度的质控液 ,以确保标本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 分别制备 2 0 0g/L、1 50g/L、1 0 0g/L的聚乙二醇 60 0 0溶液作为测定全血粘度的高、中、低的质控液。结果 高、中、低质控液在切变率(1 50s- 1 、60s- 1 、1 0s- 1 )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 (2 85 %、1 2 0 %、0 89% )、(1 61 %、0 57%、0 42 % )、(2 93 %、1 95 %、1 63 % ) ,高、中、低质控液在切变率 1 50s- 1 的日间精密度为 1 1 1 %、1 1 6 %、2 1 2 %。结论 聚乙二醇 60 0 0溶液具有牛顿液体的特征 ,性质稳定 ,水溶性好 。
陈林庄俊华周东耀
关键词:血液粘度聚乙二醇6000
碘仿在体内及体外的抑菌作用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观察碘仿在体内及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①比较碘仿和四环素在体外对不同种类细菌的抑菌作用并绘制抑菌曲线;②建立48只肝外伤合并肝创面感染(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大白兔模型,不同组肝创面分别填塞6%碘仿绷带、10%碘仿绷带、四环素软膏+普通纱布、生理盐水+普通纱布,术后1、3、7 d检验肝创面细菌并计数。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证实碘仿组对大部分需氧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四环素组,对厌氧菌的抑菌作用与四环素类似;在大白兔体内,10%碘仿组对上述3种细菌抑菌作用显著优于四环素组(P<0.01)。结论碘仿对大部分细菌的抗菌作用强于四环素。
唐力军高毅赵子粼龙军周东耀
关键词:碘仿体外抑菌作用四环素
尿嘧啶DNA糖苷酶防止PCR产物污染及其对核酸杂交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分析尿嘧啶DNA糖苷酶(UNG/UDG)防止PCR产物污染及其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在不同A/T含量的微生物中含尿嘧啶的PCR产物对核酸杂交的影响。方法 以3组dUTP含量不同的PCR产物作模板,抗污染组用UNG处理,直接进行再次扩增。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检测第二次PCR扩增的结果。 结果 抗污染组中以含dUTP的PCR产物作模板,结果为阴性;而以不含dUTP的PCR产物作模板,结果为阳性。非抗污染组全部为阳性。对3组PCR产物再进行核酸杂交无明显差别,且在一定温度内,3组具有同样的稳定性。 结论 UNG能有效降解含dUTP的PCR产物,使之不能作为模板再次扩增,可以有效地防止PCR产物的污染。含有尿嘧啶的PCR产物对寡核苷酸探针的杂交无影响。
王省良周东耀王丽之万成松曾位森彭华国王虹
关键词:尿嘧啶DNA糖苷酶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杂交
二甲亚砜、尼克酰胺对肝细胞生长素促肝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为探讨原代肝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培养条件和机制 ,观察了肝细胞生长素 (HPN)、二甲亚砜 (DMSO)及尼克酰胺 (NA)对肝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细胞生长素刺激离体肝细胞 3 H TdR掺入和钙动员。DMSO抑制钙动员 ,NA无显著影响。肝细胞原代培养证实 :NA促进DNA合成 ,而DMSO抑制 3 H TdR掺入 ,但DMSO在NA协同下使肝细胞表现为一定的延迟合成活性 ;肝细胞cAMP水平在 96h内与增殖活性呈负相关。 7d条件培养后 ,DMSO +HPN及DMSO +NA +HPN培养组肝细胞对 3 H TdR掺入分别为NA +HPN组的 3 83及 3 5 8倍 ,[Ca2 +]i瞬增分别为 3 0及 3 3倍。表明HPN具有体外刺激原代肝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加入NA可以促进肝细胞DNA合成 ;DMSO则抑制 3 H TdR掺入 ,长期表现为稳定肝细胞作用 ,移除DMSO后肝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
汤习锋周东耀康格非
关键词:二甲亚砜尼克酰胺肝细胞生长素肝细胞细胞培养体外培养
拉米夫定耐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病人免疫学状态 (HBeAg血清转换 )、DNA水平及拉米夫定 (YMDD)耐药株的发生及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6个月、9个月肝功能 (ALT)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并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DNA含量及YM DD耐药突变株 (包括YIDD及YVDD突变株 )。结果  47例HBVDNA阳性的乙肝病人口服YMDD治疗 9个月后 ,74%的病人血清DNA水平转阴 (<1pg/ml血清 ) ,伴有ALT水平正常。有 17%的病人出现HBeAg血清转换 (e抗原转阴 ,e抗体转阳 )。另有 15 %病人单纯HBeAg阳转阴。共有 19%的病人出现YMDD耐药株 ,分别于服药前 3个月后 1例 ,服药 6个月后 3例 ,服药 9个月后 5例。其中有 3例病人在服药期间出现YMDD耐药株 ,经加大拉米夫定用药 3个月后 ,YMDD耐药株消失。仅 1例病人加大用药剂量后耐药株不消失。结论 口服YMDD 9个月 ,74%病人血清HBVDNA转阴 ,17%病人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 ;19%的病人出现YMDD耐药。而e抗原血清转换绝大多数发生于HBVDNA低于10 0pg
周东耀熊梦辉吴志华王虹王省良彭华国万成松
关键词:YMDD突变HBEAG血清转换微板核酸杂交
白血病白细胞p^(16)基因纯合缺失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探讨 p1 6基因纯合缺失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73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 p1 6基因纯合缺失情况。结果 73例白血病患者中有 5例 p1 6基因纯合缺失。其中 ,2 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未见 p1 6基因纯合缺失。 2 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非淋 )患者有 1例缺失 ,缺失率为 3.7% (1/ 2 7)。 2 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有 4例缺失 ,缺失率为 16 % (4 / 2 5 )。 2 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 p1 6基因缺失。结论 p1 6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淋 )
周东耀庞春梅陈剑锋张俊德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白血病P16基因纯合缺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