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局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胃癌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2篇T3期
  • 2篇MSC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多模态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柱
  • 1篇胸腰段脊柱骨...
  • 1篇胸椎
  • 1篇悬吊
  • 1篇悬吊法
  • 1篇腰段
  • 1篇腰段脊柱
  • 1篇腰椎
  • 1篇医用生物胶

机构

  • 7篇南通市第四人...
  • 3篇南通市中医院
  • 3篇江苏省南通市...

作者

  • 9篇周聪
  • 4篇刘灵灵
  • 3篇陈义荣
  • 3篇曹建华
  • 3篇朱小建
  • 2篇汤小星
  • 1篇成红兵
  • 1篇解吕中
  • 1篇葛芳清
  • 1篇陈慧
  • 1篇韦永春
  • 1篇李向阳
  • 1篇陶永清

传媒

  • 4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交通医学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7例膀胱阴道瘘的诊断与治疗
2011年
目的探讨膀胱阴道瘘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要点。方法 17例膀胱阴道瘘的患者,均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于损伤发生后的3~6个月经膀胱手术径路行修补术。结果 1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膀胱阴道瘘的治疗效果与术前完备的检查和术中的仔细解剖有密切关系。
周聪冒维海陈义荣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复杂性肛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26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LAVA)序列,以手术结果为依据,比较常规序列和多模态序列(常规扫描序列+DWI+LAVA)对内口、主瘘管(包括细小瘘管)及支瘘管的显示情况。结果:MRI常规序列诊断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瘘管(包括细小瘘管)及支瘘管准确度分别为70.0%、69.0%和66.7%,灵敏度分别为72.9%、70.2%和66.7%;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诊断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瘘管及支瘘管准确度分别为82.7%、91.4%和91.4%,灵敏度分别为87.8%、91.4%和93.3%,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对主瘘管诊断的准确度及灵敏度优于常规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肛瘘内口、主瘘管(包括细小瘘管)及支瘘管,是术前诊断复杂性肛瘘的重要方法。
刘灵灵葛芳清陈琪李向阳韦永春陈慧周聪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磁共振成像平扫
应用改良TUERP与HoLE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对比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BP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人,研究组行改良TUERP(两叶悬吊法),对照组行HoLEP,对比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R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尿失禁、尿道狭窄发生率。结果改良TUERP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冲洗液量更少(P<0.05);剜除前列腺组织的重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Qmax、IPSS评分、PSA等疗效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且两组间无差异(均P>0.05)。两组尿失禁、尿道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与HoLEP相比,改良TUERP同样安全有效,且更易在基层医院开展,被泌尿科医生熟练掌握。
范翔宇范丽花徐伟周聪解吕中
关键词:HOLEP良性前列腺增生
医用生物胶在粉碎性骨折30例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在骨科中应用对术后骨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60例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分组观察治疗。实验组30例碎片复位后使用a-氰基丙烯酸酯快速医用胶(白云医用胶)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实验组碎骨块对位满意,无明显移位,术后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骨痂生长良好。对照组6例出现碎骨块移位。4例出现延迟愈合。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生物胶在骨科中的应用不影响骨痂的生长,同时简化了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曹建华朱蔚骏冒维海陈义荣朱小建陈普建丁正美周聪陶永清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骨痂生长
MSCT3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MS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胃癌的MS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26例,其中以静脉期更显著14例;13例伴有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5例伴有远处转移。增强分期准确性达到80%。结论 MSCT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刘灵灵周聪
关键词:胃癌螺旋CT
钼靶CR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CR钼靶诊断分析,以提高早期及不典型浸润导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钼靶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47例病历资料。结果47例中,有6例因腺体增生明显将块影遮盖,故造成误诊和漏诊,其余41例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时,应注意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合,对不典型病例应注重两侧对比观察,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诊、触诊,熟练应用CR图像后处理技术。
刘灵灵周聪汤小星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锁定钢板与植骨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3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植骨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方法:单足跟骨距下关节面骨折30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3例、IV型9例,25例为坠落伤,5例为撞击伤,左侧跟骨骨折18例,右侧12例,采用跟骨外侧锁定钢板与关节面下支撑植骨的方法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3~18个月,平均8.3个月,末次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SandersⅡ型优6足,良1足,优良率87.5%,SandersⅢ型优11足,良0足,优良率84.62%,SandersIV型优6足,良1足,优良率77.78%,总优良率83.33%。结论:外侧锁定钢板联合植骨是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朱小建曹建华丁正美周聪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锁定钢板植骨
MSCT3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MS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MS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26例,其中14例以静脉期更显著。13例伴有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5例伴有远处转移。增强分期准确性达到80%。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对胃癌做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刘灵灵周聪汤小星
关键词:胃癌MSCT
棒折弯角度的个性化设计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棒折弯角度的个性化设计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骨折后标准胸腰段侧位片,骨折椎体所在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其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其替代均值、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上椎体矢状面成角三者之和作为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cobb值,以此cobb角值作为术中钛棒折弯角度行后路复位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50例,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18个月,50例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其中28例术前、末次随访均行CT检查,17例末次随访行磁共振检查。结果:X线评价:术后椎体的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平均复位分别为6.39 mm、2.76 mm、22.56°,随访时矫正的丢失分别为1.06 mm、0.42 mm、1.57°;神经系统:有神经部分损伤的患者按Frankel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有部分恢复;腰痛末次随访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0分17例,2分15例,3分11例,6分2例,8分2例,56分1例,80分1例,87分1例;发生钉棒松动1例,尾丝松动2例,未发生螺钉断裂及棒断裂。均未取出内固定。结论:胸腰段单节段脊柱骨折时,骨折椎体所在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其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其替代均值、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上椎体矢状面成角三者之和作为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cobb值,以此cobb角值作为术中钛棒折弯角度行后路复位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能够较准确恢复需要固定节段的生理弧度,中长期随访效果肯定。
朱小建成红兵曹建华冒维海周聪丁正美陈义荣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矢状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