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建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指令性课题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腰椎
  • 9篇骨折
  • 7篇腰椎间盘
  • 7篇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突出症
  • 5篇椎间孔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关节
  • 4篇胸椎
  • 4篇矢状
  • 4篇矢状面
  • 4篇脊柱
  • 4篇脊柱骨
  • 4篇脊柱骨折
  • 3篇胸腰段
  • 3篇胸腰段脊柱
  • 3篇腰段

机构

  • 20篇南通市第四人...
  • 4篇南通市中医院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通大学第二...

作者

  • 20篇朱小建
  • 16篇曹建华
  • 5篇陶永清
  • 3篇成红兵
  • 3篇周聪
  • 2篇姚羽
  • 2篇徐冠华
  • 2篇陈义荣
  • 1篇陈向东
  • 1篇陈佳佳
  • 1篇叶红
  • 1篇张烽
  • 1篇李玉前
  • 1篇王震
  • 1篇保国锋
  • 1篇崔志明
  • 1篇曹涌
  • 1篇杨惠林
  • 1篇姜星杰
  • 1篇孙郁雨

传媒

  • 5篇交通医学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渗透性缓泻药物早期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渗透性缓泻药物早期干预大便管理对卧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在入院时随机抽签选入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排便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排便管理的同时,入院后即口服渗透性缓泻药物早期干预排便,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消耗时间短于对照组,入院后首周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大便的性状更合理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126,P<0.05)。结论:渗透性缓泻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早期预防性口服渗透性缓泻药物能更好对排便功能进行管理。
谈霞秦晓东刘二涛丁正美朱小建郭张建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策略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 :36例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疼痛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临床疗效标准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VAS评分术前1天8.1±3.6分,术后1天2.3±1.6分,术后6个月2.1±1.9分,末次随访1.8±1.2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术前1天61.3±8.3分,术后1天18.6±6.8分,术后6个月12.8±7.2分,末次随访9.1±3.7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无复发病例。未发生相关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5±15 min,卧床时间9.5±2.0 h,住院天数3.5±1.0天。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选择正确穿刺靶点以及椎间孔成形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姚羽薛华伟朱小建冯琪杰秦荣卿姜星杰李明陈向东曹涌张烽
关键词: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殊体位的肩胛骨关节盂的X线参数与肩胛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在特殊体位下肩胛骨关节盂的X线参数变化与肩胛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0例,术后常规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术后3个月、6个月时分别测定健、患侧肩关节的最大主动前屈、外展、后伸活动度,采用ROM评定肩关节功能;同时在最大主动前屈、外展、后伸位对双侧肩关节行站立位X线检查,在影像系统上测定并比较肩胛骨关节盂经投射形成的面积及外展角度。结果:同体位患侧肩关节ROM康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训练,患侧肩胛骨功能均有改善。同体位患侧关节盂投射面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体位患侧关节盂投射角度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点,患侧肩关节在最大主动后伸、外展体位,关节盂投射面积与投射角度存在强的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均>0.7),检验结果显著(P<0.05)。在肩关节处于最大主动外展位时,外展活动度越大,关节盂投射面积越小,关节盂投射角度越大,肩胛骨功能越好;在肩关节处于最大主动后伸体位时,后伸活动度越大,关节盂投射面积越大,关节盂投射角度越小,肩胛骨功能越好。结论:关节盂投射面积与肩胛骨前后倾的程度相关,面积的数值变化越大、肩胛骨的前后倾功能越好。关节盂投射角度与肩胛骨的内外旋相关,角度变化越大、内外旋功能越好。当盂肱关节功能一致时,最大主动后伸、外展位的关节盂投影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肩胛骨功能变化。在康复过程中,最大主动后伸位的关节盂投射面积的增大能反映肩胛骨的前倾功能改善,最大主动外展位的关节盂投射面积的缩小能反映肩胛骨的后倾功能好转;最大主动外展位的关节盂投射角度增大能提示肩胛骨的外旋功能提升。
余蓓蓓丁正美黄宾朱小建刘二涛秦晓东郭张建
关键词:肩胛骨关节盂
胸腰段脊柱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时棒的折弯角度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在50例正常人胸腰椎侧位片上测量T10到L3各运动节段及各椎体的矢状面成角,目标椎体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均值法),预测目标椎体的cobb角并与实际测量值统计学分析。结果:T11、T12、L2各椎体cobb角的预测值并与其实际测量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椎体cobb角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差值均值1.06°,最高2.56°。结论:脊柱胸腰段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存在分布规律,采用"均值法"得出目标椎体的矢状面成角,并以此角度来参与计算预测目标椎体的cobb角,可较为准确的预测目标椎体cobb角,从而为临床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时预测骨折椎体的cobb角提供依据。
曹建华朱小建成红兵朱蔚俊陈普建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矢状面
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开放手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0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年龄19~6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予以囊肿完整切除及韧带关节囊修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以支具外固定于腕背伸20°~30°的腕关节功能位,支具远端固定至2~5掌骨远端、近端固定至前臂中段,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需每日主动屈伸活动。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及术后3年腱鞘囊肿的复发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估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中发现,本组40例患者中,14例腱鞘囊肿的蒂部起源于伸指肌腱腱膜下方的破损处,26例蒂部起源于腕关节韧带或者关节囊的破损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囊肿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3.755、Z对照组=-2.449,P值均<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678,P<0.01)。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有6例腱鞘囊肿复发。结论腕部腱鞘囊肿患者在完整切除囊肿和腕部韧带修复的基础上,采用支具外固定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腱鞘囊肿的复发,短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正美朱小建曹建华陶永清秦晓东
关键词:骨囊肿腱鞘囊肿腕关节外固定器复发
胸腰椎骨折矢状面弧度矫正与内固定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实验验证经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钛棒的折弯弧度与所固定节段矢状面弧度的等同关系,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取成年猪8具5~6个连续节段的颈椎、颈胸椎为实验标本,制成前中柱损伤模型,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分析所固定钛棒的折弯角、所固定节段矫形后的cobb角,分析两角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棒的折弯角度与钉棒系统所固定节段矫形后的cobb角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证明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钛棒的折弯角度与所固定节段脊柱形成的cobb角度等同,能够较精确的预见术后恢复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的弧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朱小建曹建华成红兵杨惠林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内固定器矢状面
侧后入路椎间孔镜行腰椎间孔成形术相关解剖数据测量
2021年
目的:测量侧后入路椎间孔镜下行腰4/5、腰5/骶1节段椎间孔成形术的相关数据,为镜下成形术及器械改良提供依据。方法:解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6具成人尸体脊柱标本,测量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出口根的距离,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腰5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出口根的距离以及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骶1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结果: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出口根的距离为11.05±2.52 mm,腰5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4腰5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为10.34±3.21 mm,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出口根的距离为13.27±4.22 mm,骶1上关节突前1/4点至腰5骶1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为11.25±3.13 mm。结论:测量侧后入路椎间孔镜下行腰4/5、腰5/骶1节段椎间孔成形术的相关数据,可为改良镜外环锯的直径大小设计提供依据。侧后入路经皮椎间孔镜关节突成形时,在腰4/5、腰5/骶1节段环锯直径可以达到8 mm、8.5 mm或9 mm,能安全有效行关节突成形。
朱小建徐冠华曹建华秦晓东
关键词:尸体解剖腰椎间盘
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市第四和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L_(4/5)、L_(5)/S_(1)高度游离型LDH 64例,其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29~77(55.6±16.5)岁,病变节段L_(4/5)36例、L_(5)/S_(1)28例。64例均接受脊柱内镜辅助下突出髓核摘除术,其中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TD)的32例纳入PETD组,采用UBE治疗的32例纳入UBE组。分别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髓核残留,以及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6个月患者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UBE组分别为(70.7±8.8)min、(11.5±2.9)mL、(4.9±1.2)d,PETD组分别为(66.3±11.9)min、(13.0±3.5)mL、(5.0±1.3)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2、-1.88、-0.32,P值均>0.05)。UBE组术中透视次数为(8.6±2.2)次,少于PETD组的(15.9±4.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01)。UBE组无髓核残留;PETD组术后出现2例有症状髓核残留,再次予以孔镜手术摘除残留髓核。2组间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UBE组和PETD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分别与组内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术后6个月,UBE组和PETD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8%(30/32)和90.6%(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41)。结论对于高度游离型LDH患者,PETD和UBE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UBE能够直视下摘除髓核、相较PETD能够减少髓核残留概率,明显减少透视次数。
朱小建曹建华李玉前王震丁正美秦晓东刘二涛郭张建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医用生物胶在粉碎性骨折30例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胶在骨科中应用对术后骨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60例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分组观察治疗。实验组30例碎片复位后使用a-氰基丙烯酸酯快速医用胶(白云医用胶)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实验组碎骨块对位满意,无明显移位,术后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骨痂生长良好。对照组6例出现碎骨块移位。4例出现延迟愈合。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生物胶在骨科中的应用不影响骨痂的生长,同时简化了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曹建华朱蔚骏冒维海陈义荣朱小建陈普建丁正美周聪陶永清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骨痂生长
改良的肩胛骨控制训练对锁骨骨折术后肩胛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采用改良的肩胛骨控制训练对患者早期康复,探讨该种训练方法是否对肩胛骨功能产生正性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我院骨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开放复位、双层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按时间节点依次由手腕肘关节逐步过渡到盂肱关节、全肩关节等,从被动到主动、小幅度到全关节范围的循序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肩胛骨控制训练。第1周即主动行耸肩、沉肩、含胸、扩胸等动作训练,共8周。术后3、6个月时采用DASH-Chinese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分别测定健、患侧肩关节的最大主动前屈、外展、后伸幅度,采用ROM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时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内固定无松动、折断。2组患者上肢功能纵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同时点的上肢功能横向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同体位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侧ROM纵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外展、后伸P值均<0.05)。相同体位、相同时点,2组患侧的ROM横向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外展、后伸的P值均<0.05)。不同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和上肢功能均改善,针对肩胛骨控制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其患侧肩关节功能和上肢功能明显好于同时段的对照组。结论:采用双层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早期通过耸肩、沉肩、含胸、扩胸等动作针对肩胛骨控制训练,能有效提升肩胛骨功能,能更好恢复肩关节功能。
丁正美黄宾朱小建刘二涛秦晓东郭张建曹建华陶永清冒维海蒋云杰黄辉
关键词:锁骨骨折肩胛骨康复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